(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金华 321004)
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当前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展中存在的消费需求与消费趋势,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生在消费上存在的不合理行为,做出适当的引导,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促使大学生获得更为积极健康的成长。由此就对浙师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以更为充分的了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以及消费观念等,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对于促进浙师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及消费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调查对象。研究主要以浙师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实行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学生的性别:男142人,女230人;年级:大一40人,大二53人,大三122人,大四68人,研究生89人;城乡分异及居住地情况如下:城市159人,农村213人,金华本地23人,省内其它县市192人,其它省市156人,港澳台地区1人。
(二)调查内容。调查中主要对浙师大生日常消费中的生活费来源及分配情况,消费的习惯方式,消费行为,消费预算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由此全面了解浙师大生的日常消费情况。
(三)分析方法
1.问卷调查法。研究中运用随机抽样法,随机选取浙师大的38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发放380分,问卷回收372份,有效问卷372份,问卷有效率为97.9%。
2.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数据统计工具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得出具体的调查数据,为促使研究分析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一)浙师大学生的消费基本情况
通过对浙师大学生的生活费数量及来源情况的调查,每月生活费在1000元以下的有11.6%,1000-1500元的有51.1%,1500-2000元的有26.3%,2000元以上的则占据11%,由此可以发现当前浙师大学生的生活费数量相对较高,大部分处于每月1000元至2000元之间。
对学生期望的生活费标准进行调查,其中有44.1%的学生表示希望生活费在1400元以上,有38.4%的学生期望生活费在1001-1400元之间,有14.5%的学生表示期望生活费在604-1000元之内,还有3%的学生则表示生活费可以在300元以下。所以学生预期的生活费的标准与实际消费的标准相一致,消费可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二)浙师大日常消费的情况及方面
通过对浙师大消费情况的调查,其中认为自己消费非常高的有1.1%,表示自己消费偏高的有23.9%,表示自己消费水平正常的有70.4%,认为自己消费偏低的有4.3%,还有0.3%的学生表示自己消费非常低。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水平都属于正常水平,少部分学生存在消费偏高的情况,表明学生在日常消费上能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少部分学生存在消费盲目性。
整体来看,浙江大学学生在聚餐上的消费支出相对较多,聚餐作为大学生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是大部分学生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服装与护肤品的消费上,大多数学生的消费水平处于300元以内,相对来说对于服装与外表的投资消费较少。
(三)浙师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有71.5%的浙师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消费中会量入为出,不会盲目消费;有14.8%的学生则表示会能省则省,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有8.1%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在日常消费上缺乏规划性;还有5.6%的学生是属于其他消费方式。所以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在日常消费上都具有规划性,能够明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消费,只有少部分学生在日常消费上缺乏规划性与合理性。
(四)浙师大学生的冲动消费、攀比消费及从众消费情况
1.学生的冲动消费情况。根据数据可以发现,有34.4%的学生表示在看到自己热衷的物品的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消费;有48.9%的学生表示自己偶尔会出现这种情况;还有16.7%的学生则表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以此浙师大的学生大多数都会出现冲动消费的情况,能够始终保持理智消费的学生相对较少。
2.学生的攀比消费情况。对学生的攀比消费情况调查中,有15.6%的学生表示自身身边的同学朋友存在攀比消费的行为,有47.3%的学生表示身边的同学及朋友没有攀比消费的情况,还有37.1%的学生则表示不清楚。
(五)浙师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与预算情况
1.学生的基本支出情况。通过调查了解浙师大学生在吃饭、交通、日用等基本生活消费支出情况,有51.6%的学生表示会消费在601-900元之间,有21.5%的学生表示消费在301-600元之间,有25%的学生表示会消费在900元以上,还有1.9%的学生则表示基本生活支出处于300元以下。由此可以明确,吃饭、交通及日用等基本的生活消费占据浙师大学生日常生活费用的一半以上。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1]
2.学生的消费预算情况。对浙师大学生每月消费预算情况的调查中,有14%的学生表示自己每个月都会进行预算,消费也就比较具有计划性;有50%的学生表示会偶尔会做预算,有16.9%的学生表示很少做预算,但是做过,还有19.1%的学生则表示从来没有做过预算。所以大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消费理财意识,但是行动上却较为缺乏。
(一)问题
(1)学生生活费主要依靠于家庭。(2)学生存在冲动消费、攀比消费及从众消费的行为。(3)学生的消费预算能力薄弱。
(二)建议
(1)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提升学生自主的能力。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的人生态度,还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2)强化学生合理科学消费的引导,督促学生形成节约习惯。学校需要重视就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制定相应的消费引导措施,在校园内加强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等内容的宣传。社会方面,一要优化社会风气,治理高校周围的环境,消除那些不健康、低品位的文化娱乐场所,优化校园周边环境[3]。(3)积极推广消费预算,锻炼学生的预算能力。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推广消费预算,可以借助校园活动宣传消费预算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养成节约与存储的习惯,端正学生的消费思想,形成规范的消费观念,获得健康积极的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