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等同原则的目的在于防止他人通过看似不同的方法来盗用专利发明的实质,具体的作法是将专利保护范围扩大到等同的技术特征,而不局限于权利要求书所叙述的文义范围。然而,也正因为突破了文义范围的限制,等同原则可能被滥用并由此损害公众利益.所以必须对等同原则的适用有一个准确的把握。①
1、等同原则的概念。美国法院在审理Graver一案时论述:在如今的专利侵权诉讼案件当中,纯粹抄袭专利技术的情形已经十分罕见了,假如法律放任他人通过对局部技术特征的细微改动而肆意滥用或仿造专利技术,那么专利权将会形同虚设,专利制度鼓励杜会公众公开其技术诀窍的目的就会落空。②虽然等同原则得到普遍认可,但等同原则的相关规定在我国《专利法》中并不存在,其首次被规定在《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若干规定》中,但是此规定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定义,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对等同特征的判定主体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标准是他们能通过自己本领域的知识显而易见的推算出的特征,达到的结果是所记载的技术特征能够以基本相同的手段,来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从而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
2、等同原则产生的必要性。专利权的客体不同与其他民事权益的客体,其特殊性在于专利权的客体源于智力活动所形成的一种无形物。因为其无形性而导致专利权限范围的难以准确界定,进而会引发在个案中的权利救济困难。当专利权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其专利权限范围即是以权利要求书为根据,权利要求书必须精炼准确地概括出说明书中所要表达的具有专利性的技术特征,从而简明扼要的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1、等同原则的适用条件。专利侵权包括全面覆盖原则和等同侵权原则,在判定时首先进行全面侵权判定,如果不成立,再进行等同侵权判定。等同原则的适用以专利权人明确主张为启动条件,如果专利权人未主张适用等同侵权,法院不可以主动适用。在等同侵权判定中,权利要求中的毎一项技术特征都必须包含在被诉侵权产品或方法中,不允许适用多余指定原则或者变劣技术方案。
2、判定等同侵权的时间限定。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解释等同的判定时间:一是“申请日说”,其主要认为认定等同侵权的时间标准主要是以申请日为主,这种观点主要是从申请时间上 确定权利,在审查的时间范围内不能纳入以后的不确定性,不能在无法掌握的内容中扩大保护范围。但是这种观点没有充分考虑到技术人员利用新技术侵权的情况,而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技术已经将技术的范围逐渐代替。二是“侵权日说”这一观点认为侵权的时间点主要是以侵权日为主。笔者认为采用专利侵权日标准较为合适,因为这种划分,合理的保护了专利权人的利益,它能够制止专利申请日后,侵权人用非实质性的技术置换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的等同侵权行为。
3、等同原则的适用目地。将等同原则适用在专利侵权技术判定中主要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为了对发明专利创造的积极性进行保护,对社会公众参与技术创新用专利权人的利益来表示,从而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如果将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无限制的扩大,这样可能会在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内纳入专利申请资格的其他专利技术方案,从而对专利的创新发展方面造成不利影响,对不特定社会公众应用和发展技术的相关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不符合专利的立法原则和目的。
4、等同原则在我国现行法律中的实践。等同原则是随着专利制度的完善和专利司法实践的统一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审判专利侵权判定的准则之一,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但等同原则也并非完美,在立法上也具有自己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适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审判机关在进行审判时应该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平衡原被告之间的利益关系,但是基于等同与相似之间的混淆程度,再加上现有的立法内容中缺少具体的规定和依据,这易造成法官在主观意识上的模糊不清。
1、法律解释的不确定性。当我们看到司法解释中对于某些法条或者法条中名词的扩大解释时,也许并不会发现扩大解释的不妥之处,那是因为其解释的范围已经具体到了某一个法条甚至是某个词语。而等同原则只是对权利要求字面含义进行扩大解释的原则,它无法精确到某一个具体的概念或描述。而且等同原则只适用于专利侵权判定之中,也就是这个社会中新出现的事物,解释的对象是新的,解释的范围也会因个案而有所不同,我们如何进行解释以及解释到什么程度都鲜有先例。
2、无法解决利益冲突。等同原则的另外一个巨大的缺陷,在于适用等同原则对权利要求进行的扩大解释,只是诸多法律解释方法中的一种方法。③在专利侵权判定领域,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个扩大解释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等同原则的适用是基于对专利权人利益的保护,但是当专利权人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等同原则这种单纯扩大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法律解释方法将无力解决这一冲突。
1、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国家应该完善统一的、权威性的司法解释或判例,对等同原则的内容、要件及限制条件都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便在诉讼审判中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设立专门的专利侵权司法审判机构,进行统一审理,作出统一的判定结果,从而保证了等同原则的统一性,解决不同审判人员的主观意识的限制问题。
2、司法审判机关在审理专利侵权诉讼案件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避免滥用等同原则,致使审判结果有失公正。一方面,应当由当事主体原告就等同原则适用提出诉求,并进行举证,司法审判机关无权干涉;另一方面,正确表述被控标的的技术特征,举证该标的是否存在公知性。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因此需要更加重视专利法律制度的完善。完善专利侵权法律制度,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为“万众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是当前专利法的重要使命。因此,有必要通过深入的研究,来促进相关制度的完善。等同原则作为专利侵权判断的重要原则,其实际并不是调节发明人个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关系,而是为了保证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而让渡部分社会么众的短期利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专利权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从而鼓励科技创新。
【注释】
①鲍磊.论专利侵权中的等同侵权原则.[D]云南财经大学,2016.
②邱固科.专利侵权判定中等同原则的适用[J]复旦大学学报,2010(4):35-38.
③梁慧星:《民法解释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