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9-03-27 14:01:30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3期
关键词:薪资待遇高校教师

(哈尔滨理工大学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在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科技、经济等方面的较量究其根本还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较量,谁把握了人才,谁就相当于决定了未来、赢得了未来。而人才的培养还是要依靠教育,高端人才离不开高等教育。因此,教育决定这未来。纵观世界,高校的教师队伍已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同时,高校的教师队伍力量也代表着一个高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对于高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困扰高校发展的问题逐渐显露,高校教师的流失导致高校师资队伍出现了断层,影响了师资队伍的结构,一些课程因师资力量的缺乏而无法开课,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受到了制约,从而影响了人才的培养与输送,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甚至是国家的经济、科技的发展。如何减少高校教师流失保证高等教育的正常运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其问题进行了原因和对策分析,期望能为各高校提出一点建议。

一、高校教师流失原因分析

1.高校教师待遇偏低

高校教师待遇偏低是高校教师人才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不同地区的高校教师待遇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省份的不同高校待遇也不尽相同。教师行业与其他行业对比也是偏低,教师待遇偏低不仅仅是关系到生计问题,还是一个心理平衡问题。据调查显示,约有83%的大学教师对工资收入不满意,33%的被访大学教师三年内没有调薪。职称级别是决定教师薪资的重要条件。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与其待遇不相匹配,导致了教师心理不平衡,教师的社会地位逐渐低下,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也不再那么强烈,为了寻找与自身价值相匹配的行业,大多数教师选择了跳槽。此外,高校的人员经费在学校运营的总经费占比不足,斯坦福大学的人员经费占其运行总经费的60.7%,密歇根大学为66.5%,而国内大学的平均人员经费仅占36%。

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道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一样,导致了各地区生活水平出现了差距,发达地区较欠发达地区的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同时,也导致了地区内人民的教育观出现了差异,地区内的高校薪资也截然不同,发达地区对于高校资金的投入多一些,自然而然高水平的科研人员的待遇也会得到了改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如果无法满足高校教师在生活、医疗、购房等需求,高校教师缺乏安全感、稳定感,一些教师就会选择从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3.高校内部学科发展不均衡

高校的学科建设应与师资力量相对应,高校对不同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均衡,例如对一些基础课的学科不够重视,导致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科研经费不足,科研仪器设备缺乏,教学和科研条件无法得到满足,学科和课程建设力不从心,科研活动无法开展。另外,高校薪酬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同步,论年龄、排资历等问题大大影响了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的积极性。高校教师认为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在所处高校发展机会小,没有发展前途,不利于自己个人的发展,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自身成就感无法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的知识科研水平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一些高校教师则会选择向另外高校流失或放弃教师职业,寻找自我发展的出路。

二、高校教师流失对策

1.改善高校教师的待遇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薪资水平不断上涨,但教师的经济收入仍然偏低,高校教师待遇偏低是高校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流失的方式主要有政府公务员、考博出国、流向其他高校、企业工作等。增加教师的薪资待遇不仅仅要靠国家政策的扶持,还要靠地方政府对高校教师利益保障的制度。此外,改善教师的待遇实质上更是国家、地方、高校领导对教育的认识问题。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国家和地方应提高对高等教育问题的认识,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应增大对高校教师的福利力度,在生活和科研上多为优秀的青年教师考虑,例如住房购房优惠、职称评选、保险等方面。保障老师的切实利益,提高高校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满足他们在生活中的需求。

第二,切实解决教师的包袱,例如孩子上学户口问题、父母的工作安排、夫妻的住房等问题,帮助青年教师卸下包袱,扫除后顾之忧,使青年教师一心一意的将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学当中。从而减少高校教师的流失问题。

2.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很多地区日益凸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地区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人民生活水平出现了差距。与其他行业相比,教育行业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如果引入市场竞争,单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节,教育、教师行业在众多的行业中都是处于不利的地位的,恐怕难以存活。由于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如果不运用好国家的宏观调控,高校教师流失的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从而加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平衡性。长远下去,我国的教育水平势必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运用好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关系。

3.改善学校内部环境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想减少高校教师的流失,单单是提高教师的薪资水平是不够的,在满足高校教师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还有实现事业理想的需要。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高校应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一是要多为高校教师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开阔教师的视野。例如,增加参加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或者在校内组织各类活动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要为各位高校教师科研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工作环境、实验室及实验器材、教学设施等。帮助每一位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校级领导要多与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交流,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氛围,提高工作效能。

第二,高校应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工作科研氛围,严打教师间勾心斗角、争权争利的现象,在职称评定、出国深造等问题上要杜绝人际关系的作用,保证每一位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在工作中产生幸福感,使他们有一个“家”的感觉。完善各项制度,高校制度的制定应以教师的发展为根本,制度能够及时的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上的需求,对于教师的考核制度,应更加公平、合理,考核制度的管理人应减少主观性的活动,切实保障每一位教师的考核公平性。

第三,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因此,要提高教师在学校的地位。高校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师观,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学生都要尊重每一位教师。要在高校形成尊师重道的良好的风气,高校问题决策时可以让教师参与,给教师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保证教师在学校的重要地位。

在高校教师流失问题上,必须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同时入手,一方面保证高校教师在生活质量上的需求,同时还要保障其自身价值的实现,培养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此外,高校还要做好内部的管理和教师的文化建设,多方面的关注高校教师人才工作、科研等方面。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调节因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教师薪资偏低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留住高校教师,使各地教育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薪资待遇高校教师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8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6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8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优先待遇
小说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08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
PAMPERED POULTRY 享受“高级待遇”的文昌鸡
汉语世界(2012年2期)2012-03-25 1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