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以格力电器为例

2019-03-27 14:01:30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3期
关键词:格力电器总资产格力

(江南大学商学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引言

家电行业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整体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现有产品市场规模也日趋稳定。格力电器作为家电行业领军品牌,从经营困难的珠海海利空调器厂到连续23年处于中国空调市场龙头地位,以发展践行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以掌握核心科技证明“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信心和使命担当。格力近三年来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且营业收入增长率与总资产增长率稳步上升,格力电器的公司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并且201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高于总资产增长率,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能力[1]。但公司的发展情况分析不能浮于表面,因根据其财务报表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一、偿债能力

(一)流动负债比率过高

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例维持在较高水平,连续三年超过99.5%且逐年上升,高于行业平均值,这表明企业近三年偿债风险增大。2015年现金流动负债比率高达39.4%,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2016年大幅度降低且连续两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表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逐渐降低,按期偿还到期债务能力减弱。表面来看,格力电器似乎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二)负债结构较好

从格力电器流动负债结构来看,预收账款占流动负债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应付账款占比则稳定在23%左右,远低于行业平均。预收账款只需将商品货物发出至客户即可,偿付金额是商品存货的成本而不是交易价格,虽然作为负债但并不会给企业增添较大的偿付压力。同时在空调行业景气的背景下,较高的预收账款说明经销商付款积极性较高,体现了格力电器未来强劲的收入增长潜力。

(三)销售返利

格力电器流动负债的另一大头是隐藏在其他流动负债中的销售返利,销售返利占其他流动负债的比率一直高于95%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格力电器销售返利高达594.66亿,约占其他流动负债的97.63%,占流动总负债的40.32%,占总资产的比重高达28.34%。格力电器的销售返利按经销商货额计提,并不付现,以货物作为返利方式。格力通过计提超额返利,使得销售返利占据大比例,虚增了流动负债,但格力实际偿债压力很小。有关销售返利的盈余管理问题将在盈利能力一节展开。

(四)总体分析

虽然从总体来看格力电器的流动负债率始终高于行业水平,但从结构来看,主要由付现压力小的预收账款、销售返利组成,而偿还压力较大的应付账款比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格力电器短期偿债能力良好。当然格力电器也不能盲目乐观,由于近年来空调行业竞争压力增大,国内电器市场受到日美品牌冲击,经营现金净流量占比逐年降低,会增加企业短期偿债风险。

二、运营能力

(一)应收账款周转能力强

2017年家电上市企业行业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1.96,格力为33.80,约为行业平均的3倍。一方面格力电器自建门店和控股经销商,有利于账款的回收;另一方面格力电器凭借格力的OPM战略使得企业预收账款多,应收账款少,提高了应收账款周转能力。但是在营业收入显著增长的情况下,201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了3.92,企业应提高警惕,加强对应收账款、销售渠道与经销商的管理,增强用户信用分析,加速回收账款,以免引起坏账。

(二)存货周转能力较高

格力电器的存货周转率维持在7.5以上,虽然2017年下降了0.1,但是降低幅度很小,且一直维持在远高于行业平均的水平。第一是因为格力的销售能力较强,多年来稳居国内空调市场老大,第二是因为格力电器与供应商达成协议,供应商在淡季压货,降低了格力电器的存货水平。在2015年行业去存货的背景下,存货的积压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三)总资产周转能力较弱

格力电器的总资产周转率较低,虽然2015-2017年有一定的改善,但是趋势并不明显。家电上市企业2017年平均总资产周转率为0.88,格力低于行业平均,总资产周转速度较慢,资产利用能力与效率相对较弱。这是因为格力的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高,达到46.36%。格力为轻资产运营模式,固定资产比重小,流动资产比重高,并且获取现金能力强。自2014年武汉产业园投产后,格力电器形成了以珠海总部为中心,合肥、武汉、重庆和郑州四大基地覆盖全国的产业布局,空调产能扩张告一段落,短期之内无较大的资产支出,沉淀了大量闲置资金,因此具有高货币资金比例。但大量的现金流和闲置资金没有用于生产经营或者对外投资融资以获得收益,降低了资产利用效率。

三、盈利能力

(一)盈利质量减弱

盈利现金比率反映了企业的资金链和收现情况。格力电器的盈利现金比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在2016年出现了一次大幅度下降,在2017年下降到1以下,说明在2017年格力电器的利润中存在较多尚未实现的现金收入,盈利质量降低。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格力电器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出现了小幅度下降,因此格力电器应该优化下游渠道,维持高现金收入能力,才能保障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

(二)高定价低成本增大毛利率

从成本来看,压缩机是生产空调最大的成本来源,约占30%,格力子公司凌达在掌握压缩机的研发技术并实现量产后,改变了格力过去压缩机依赖进口的处境,使得空调生产成本大幅降低。除了凌达,格力旗下原料、配件类子公司还包括凯邦电机、新元电子等等,产品直接为格力电器配套,稳定了格力的供应链体系,进一步降低了生产电器的成本。此外,格力通过套期保值等金融手段避免生产成本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产生大幅波动。

从定价来看,格力空调的价格比同类型的空调价格水平平均高出近500元,高溢价主要包括格力自身的技术成本和外在的品牌附加值。同一种产品格力的高报价和低成本增大了格力电器的毛利率,进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盈利能力。

(三)基于销售返利的盈余管理

格力电器近5年来报表所展现的净利润异常平稳,这得益于“丰年储粮,荒年赈灾”的销售返利政策。计提巨额返利不仅强化了格力对销售公司和经销商的控制,还隐藏了大量的利润和净资产,格力电器的销售净利润远不如报表所示的那么简单,其盈利能力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营业收入结构单一

2017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同比增长了36%。按产品细分,暖通空调收入占比高达83.22%,格力意图发力的生活电器和智能装备占比都不超过1.5%,格力目前产品结构单一、过度依赖空调业务的困境。虽然格力在空调行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单个行业的市场会达到饱和状态,格力需要新的收入增长源,提高营业收入水平。

(五)分红政策增加未来融资压力

2015-2017年格力电器的每股收益不断攀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倍。格力电器具有业绩稳定增长、低估值、高股息等属性,安全边际高,在家电行业中非常亮眼,但是近年来格力电器的分红政策也不时受到外界质疑。分红回报虽不作为股东们选股条件,但分红本身却可以对我们评判一家优秀企业的财务状况起到辅助印证作用。现金充足、经营性现金流稳健充沛的企业才有能力分,对未来发展有信心的企业才有意愿分,这是人们对于分红政策的初步认知,虽然格力电器选择分红或者减少分红量可以留住企业资金用来未来投资发展,但是不稳定的分红政策会减少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加大后期融资压力。

四、发展能力

(一)整体发展能力较好

格力近三年来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且营业收入增长率与总资产增长率稳步上升,格力电器的公司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并且201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显著高于总资产增长率,说明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能力。201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达到10.80%,在去库存的趋势下营业收入回升,价格战结束后销售价格逐步提高,并且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回暖,促进了格力的销售。

(二)发展空间多元化

空调是格力发展的基石所在,未来也应该注重空调业务的稳定增长。同时格力也存在多元发展的空间,比如横向多元化发展,从家用空调延伸至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和小家电等,同时从家用空调延伸至中央空调、光伏空调等。格力进行沿着产业链进行纵向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原料的供给、配件的研发,减少进口依赖,并将成熟的工业制品出售给其他制造企业。

(三)智能装备业务发展迅速

智能装备21.26亿元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关联交易,仅银隆新能源就购买了19.01亿元格力电器的智能装备,占比达89.41%。去除这笔关联交易,格力电器16年实际智能装备营业收入未2.2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0.15%,这一百分比与2016年持平。根据格力电器2018年披露的半年报,上半年智能装备收入为3.5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0.45%,由此看出,格力智能装备在2018年发力显著,有望成为格力未来发展的新动力。

五、对策分析

(一)充分利用货币资金

格力电器剩余的闲置货币资金占比过高,引起总资产利用率下降。货币资金并非越多越好,格力需要加强货币资金的利用效率。运用货币资金持有量模型,认真分析企业未来生产经营需要,对资金用途和金额做出详尽规划,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排除限制性资金和用于未来公司运营的资金后,提前偿还资金成本较高的负债,可以减少利息费用支出。然后将剩余的闲置资金用于理财,比如投资一些风险较低,时间较短的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考虑到原材料价格波动,格力还可以增加原材料期货的购买,进行套期保值。通过理财可以降低财务费用,产生投资收益,增加利润表的净利润,给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明确股利分红政策

格力电器应关注宏观经济,在制定现金分红政策时应合理判断宏观经济走势和其对微观财务因素的影响,权衡股东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发展,制订出有助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红利政策[2]。同时格力电器在制定转型政策过程当中需首先征求投资者及股东大会的意见,然后再进行公告,而非在年度报告中才公布此类报告。

(三)建立预警机制

201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企业应建立预警机制,防止应收账款的坏账。通过对企业应收账款债务人的企业性质、应收账款的发生时间、应收账款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后,针对不同性质的应收账款按不同的时间段划分并做出风险识别预警标识,根据不同的预警标识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3]。并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加强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沟通,在发生预警时及时对相应的应收账款进行回收,并落实催收负责人。

猜你喜欢
格力电器总资产格力
三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同比增10.1%
怎么看待美的集团业绩预告
电脑报(2019年4期)2019-09-10 07:22:44
格力电器未来十年内在价值大探
格力电器扮演举牌方 引发交易所关注
格力电器开板
海格力斯和仇恨袋
学生天地(2016年9期)2016-05-17 05:45:13
格力玩“多栖”
中国品牌(2015年11期)2015-12-01 06:21:03
格力 大玩家的小确幸
机电信息(2015年28期)2015-02-27 15:58:06
格力:为什么又快人一步?
机电信息(2014年1期)2014-02-27 15: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