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滋,郭健彪
(1.2.福建江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受到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影响,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理论界存在一种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误解,见“物”不见“人”,片面夸大了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忽视了马克思“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的人本思想。科学发展观确认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核心之后,我们再来回顾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以人为本正是唯物史观创立的起点和归宿。十九大明确宣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唯物主义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根本上说是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人、塑造人,立德树人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和塑造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三观”的根本指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根源,必须追溯到唯物史观以人为本的价值祈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于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其纯粹思辨色彩独步于世界哲学殿堂,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绝非凌虚蹈空的抽象哲学,从其诞生之初,就具有鲜明的问题色彩:马克思正是不满于德国古典哲学无法解答和应对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病,从而借助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转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了批判现实社会、建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全新的唯物史观。
1.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推演逻辑是从个人出发,寻求个人性与社会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的辩证统一。事实上,马克思以人为本的价值眷注从小就在家庭和学校深厚的启蒙文化氛围中涵养,中学毕业之际自觉地作出了“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的人生抉择。[1]459博士论文又被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运动”透露出的“个人自主活动”人文价值线索深深牵引。马克思一度沉浸于黑格尔哲学,但终于发现并摆脱黑格尔所谓的自由到底是绝对精神的自由,而非人的主体性自由;后又被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所启迪,转向人的自由,但仍不满于费氏仅仅是对人的感性的直观。当马克思摆脱各派哲学的牵绊,独立自主地形成唯物史观之后,“人”的概念在马克思那里有了独特的实践辩证法:“人”当然是以“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人”为前提,然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1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滋养下,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确立起来,其核心内涵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其终极眷注指向的正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53标称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
2.劳动是个人自主活动的现实体现
“个人自主活动”现实地展现为人的劳动力(人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以此构成生产力的核心。以生产工具为主要要素的劳动资料不过是人的劳动力的物化表现与延伸,劳动对象则必然是经过人的劳动改造后的“人化对象”。作为劳动者的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但也是最具弹性的要素。究其根本在于人的劳动力绝非简单的劳动能力与劳动量大小,关键在于人的劳动意愿。个人劳动意愿高,即使劳动能力小,也将创造出十分可观的价值;反之,个人劳动意愿低,即使劳动能力再大,也将一事无成。个人劳动意愿取决于个人自主活动水平,个人越是将劳动本身视为自我实现的目标,而非外在的强制,个人的劳动意愿越高,劳动力越强。必须强调的是,个人劳动意愿绝非纯粹的主观精神因素,就其现实性而言,只有合理的生产关系才能激发出高度的劳动意愿。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正是保障合理生产关系的基石,在公有制中,劳动者的劳动所得与劳动付出直接地、紧密挂钩,从根本上激励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历史是人的自主力量的实践展开
众所周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关于这一原理,马克思有过这么一段著名的论述:“这些不同的条件,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自主活动的桎梏,这些条件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各种交往形式的相互联系的序列,各种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另一种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4]470-471显然,马克思是将“个人自主活动”水平的高低作为判断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价值标准。在马克思眼中,人类的创造性正是源于“个人自主活动”,生产力就是“个人自主活动”水平的现实呈现。“个人自主活动”水平越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而生产关系究其核心,就是要创造一个最合适的能够激发更高“个人自主活动”水平的社会关系状态,让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充分涌流。以“个人自主活动”为标准,马克思在价值上,而非时间上,将历史的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5]4486只有到了第三阶段,人类才真正告别人类的“史前史”,开启真正的“人类历史”。
4.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作为一个从小浸淫西方思想海洋的思想家,对于“自由”从来都不是简单地拒绝与排斥,在《共产党宣言》中,他甚至把自己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深情祈望标识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正如前述,与黑格尔历史观围绕绝对精神展开不同,按照马克思历史观的运思逻辑,“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才是一切历史的事实前提和价值归宿。按照黄克剑先生的观点,马克思不仅在本然意义上使用“自由”概念,把“自由”作为人的类特性区别于动物,而且在应然意义上将“自由”宣示为人类历史的价值祈向。也正是从“自由”出发,马克思进一步引出了“个人自主活动”的概念:“历史中的人的‘自由’也更多地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实践关系中的‘个人自主活动’。”[6]29如果说“自由”范畴主要是一个哲学范畴,有时显得过于高远、流于空泛,甚至可能堕落为放纵或异化为专制,那么,马克思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运思,借助“个人自主活动”的范畴,把“自由”落实为一个历史的、实践的范畴,即落实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也据此与自由主义划清了界限。“个人自主活动”水平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可谓一体两面。“全面”标示着发展的广度,即个人实现其潜能的丰富性与否;“自由”标示着发展的深度,即自主水平的高下。
树立起共产主义的高远理想,马克思找到了一个批判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标尺。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张绝不能仅仅满足于作为“批判的武器”的哲学,而应进一步寻求“武器的批判”,即唤醒广大无产阶级,投入到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改造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正是把人确立为实践的主体,人在历史观中“本”的地位和作用才得以确立。革命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起源,通过实践,人的主体性得以在历史中卓然挺立。在实现“个人自主活动”的意义上,“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7]81,“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3]119。
170年前,《共产党宣言》向世人宣告了马克思主义雄浑而隽永的终极理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53“每个人”“一切人”,贯通了个人幸福与国家富强,成为中国共产党先辈们矢志不渝的自觉追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97年后,十九大对先辈们拳拳初心的最好诠释。
《共产党宣言》全文贯穿历史和价值的双重逻辑。从历史的维度,宣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人类以往历史阶段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关系,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结论。如果说历史的分析是显现的,那么价值的维度则相对潜藏,却丝毫不比历史分析来得次要。马克思是一位将激情与理性完美融合的天才。自从17岁写作中学毕业论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自觉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择业的指针,确立“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初心,马克思就没有动摇过。激情易逝,理性长存。马克思伟大之处就在于,他通过哲学的钥匙,打开了变革不合理、不道德的现实社会的科学大门;这个大门指向的正是宣言指明的无产阶级革命的路径;路径的终点不是革命,革命只是过程,革命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宣言发表之时,马克思正值而立之年,激情青年的马克思已经转变为理性睿智的马克思,但马克思还是那个马克思,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与“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具有何其一贯的价值理路!借着唯物史观,马克思找到了科学合理地解释世界的哲学钥匙,但他立志改变世界,决然放弃特里尔城“富二代”的优渥生活,自觉地充当为无产者提供哲学武器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为此不惜一生颠沛流离,贫穷困顿。
宣言发表169年后,中国共产党人遵循同样的价值理路,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重申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对马克思终极眷注的当代回应,也是因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变化的不二选择。今天,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已经提升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富足,还在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在于每个人各得其所、各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1.发展为了人民
《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42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马克思颠覆了黑格尔将绝对精神视作历史归宿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同时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将直观的个人作为历史基点的旧唯物主义历史观,将“现实的、活动的个人”作为新历史观的起点和归宿。马克思并不否认资产阶级在实现人的政治解放、摆脱人与人之间封建式人身依附的历史进步性,但他尖锐地挑明了资产阶级政治解放只是赋予了少数人自由发展权利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从而提出了人类解放的任务。所谓的人类解放,一方面摆脱阶级剥削和压迫,另一方面摆脱以资本为代表的紧紧束缚着现代人的重重物役,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不再刻意追求GDP,转而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化繁荣与文化自信、社会治理与社会和谐,都是为了走出现代人单向度发展的迷途,让发展中的人民拥有一个丰富、充实的人性,实现马克思憧憬的“人性的复归”。
2.发展依靠人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是创造一个除了自由出卖劳动力外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却是“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4]38。马克思清醒而坚定地告诉无产阶级,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无产阶级自己解放自己。只有投身于革命的洪流,才能到达人类解放的对岸。今天,我们早已完成了创建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任务;然而,改革开放的“第二次革命”正在面临全面深化的历史挑战。战争与流血不再,但奋斗与斗争仍然继续,十九大发出的“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号召,需要我们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坚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共产党宣言》宣示:“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4]47马克思承认:“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36资本主义的不合理之处在于,劳动人民创造的巨大的财富却绝大多数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了。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基础之上的分配不公引发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并将最终为资本主义送终。建国先驱们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为我们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然而,我们依然必须正视40年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不公问题,消除社会动荡的隐患。为此,过去五年以来,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精准扶贫尤为显著,人民获得感日益增强;接下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我们正在谋划并不断推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一系列新举措,并郑重承诺,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早就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具体实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中央已经做出了“两个一百年”的战略规划,接下来需要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认真负责,踏实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自觉而坚定地将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使命。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到高校思政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做到高校思政工作为了学生、高校思政工作依靠学生和高校思政工作成果由学生共享。《共产党宣言》警示我们:“资产者唯恐失去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4]48我们培养的时代新人应始终着眼于知识的完善、能力的扎实、人格的健全、道德的高尚,为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突出高校思政工作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与“怎样培养人”不同,“培养什么人”首先是一个价值引领问题,而非知识性和技术性问题。高校思政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的根本特点就在于,思政工作就是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思想性和政治性解读、传播和引导,有效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这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无疑是集体的事业,但马克思主义从来不偏于个体性与社会性的一端。青年马克思很早就自觉地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融合一贯,而立之年又将他终生眷注的共产主义界定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我们的思政工作当然也应该致力于二者的有机融合。
所谓思想政治工作,一是思想工作,二是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是起点,政治工作是归宿,二者有机一体,不可畸轻畸重。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思政工作理当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当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与灌输,但如果只是单向度的、自上而下的灌输,面对自主意识日益提高的新一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边际效应就会日渐下滑。为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和个性,研究新一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从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入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政治工作贯穿其中,并起到政治引领作用。这样才能切实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只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受到学生真心的欢迎;只有切实回应和解答学生成长的困惑与痛苦,才能增进学生的获得感。但是,这不意味着简单地迎合学生,毕竟他们正处于一个青春躁动、“三观”未正、亟需引领的年龄,迎合很可能意味着放纵,放纵就是对学生对社会最大的不负责任。当代“00后”大学生的智力水平之高、信息之易得、各种可能性之大远非昔日可比,然而他们也不再拥有“70后”“80后”相对单纯的外在环境,面对着五光十色的诱惑,稍不留神就可能失足陷阱,也就是说,他们更加迫切需要价值观引导以帮助自己进行选择和判断。悖谬的是,他们之中却少有人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这个客观需要,而是纵情于网络社交、游戏、购物、娱乐之类的外在诱惑;进而,不合他们品味的思想教育方式更会触发他们拒绝一切正当而必要的思想教育。为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琢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理念和方针。
2.树立“求真、养德、树人、至善”的教育理念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9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当然是一种知识体系,但是知识并非一定能转化为行动。高校思政工作就是要通过一系列讲授、体验、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真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认同。在知识与行动之间,价值认同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知识是主体对外在于自身的客体的认识与理解,价值则是主体基于自身需要对于客体的判断和取舍,知识需要内化为价值,才能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为此,笔者认为,高校思政教育应该循着价值引领的理路,确立“求真、养德、树人、至善”的理念。
其一,“求真”,就是要引导学生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思政教育,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真理性来源。马克思主义作为凝聚了人类已有优秀知识成果的结晶,具有已经被实践证明、并且仍在被实践不断证明的真理性,这是我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知识性基础。
其二,“养德”,就是既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又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个人品性和德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马克思从来不满足于知识性地“解释世界”,马克思寻求真理的初心在于“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亦即“改变世界”。这既是一种寻求自我解放的“私德”,也是一种探索社会解放的“公德”,更是一种祈向人类解放的“大德”。当真理性的知识经由人的践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追求时,马克思主义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其三,“树人”,就是既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又要为学生追求美好生活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根基。马克思立意高远,追求全人类的解放,但正如前述,从来不好高骛远,而是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设定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也一再强调,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人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高校思政工作的立德树人事业必须自觉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
其四,“至善”,就是强调学生的自我完善与思政教育的引领塑造,是无止尽的过程,容不得丝毫懈怠。高校思政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将学生塑造为具有健全人格、追求个人幸福、创造美好生活的“小写的人”,同时又绝不能止步于此,引领学生不断向上向善,成为自觉追求社会改良、国家富强、世界大同乃至人类解放的“大写的人”。
基于“求真、养德、树人、至善”的教育理念,高校思政工作应该确立“以思想传播为重,以知识传授为辅”的教学指针。正如上述,当今的青年大学生具有足够的智力水平去学习必需的知识,况且专业性课程负责传授的正是专业性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重点关注的是“学习知识为了谁?”和“学习知识为了什么?”这两个根本问题,即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他们树立学习是为了“自身的完美和全体人类的幸福”。思政课不必以教授具体的知识为主要任务,思想传播和价值引领也从来无法通过简单的知识讲授实现。思政课讲授的更多是宏观的、引导性的知识,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正确认识”: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3.通过“明道、信道”引导学生建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明道、信道”。首先是“道”,这个“道”只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道”是一个“大道”,因为它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吸收了包括西方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创造性转化并创新性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西融合,古今贯通,是为“大道”;也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体系,而且是一个与实践紧密结合、已经被实践证明、而且仍将被实践不断证明的科学的、合理的理论。具体到高校思政教育之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当代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递进的系列。世界观意味着每个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既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价值体系,但主要是知识体系;人生观是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它当然包括对人生老病死、酸甜苦辣、家人朋友、社会国家等必要的知识判断,但主要是一个对自己人生意义的价值抉择;价值观则肯定是一个价值体系,它是每个人借以决定自己思想和行动取向的根本价值标准体系。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8]63马克思说:“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2]162人类自觉反思并进而不断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能力正是人类最可贵的素质。据此理解,“三观”之中,价值观最具引领意义,正确的价值观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树立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明确“大道”之后,再来看“明道”的“明”。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用来说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实现方式。“明”在这里是一个动词,意味着理解、明了、亲近“大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大道”,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多读经典,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就是“明”。当前为什么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隔阂、误解甚至排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几乎没看过几本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我们的理论解读也没能原汁原味又生动活泼,学生们没有机会感受到理论的无穷魅力。为此,一方面,要在思政课教学中通过经典诵读、课堂讨论、课后阅读等方面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开展马列经典著作读书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等学生社团活动,通过专业老师的引导,带领同学们领略马克思主义的殿堂。
“明道”之后,就是“信道”。如果说“明道”更偏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性理解与掌握的话,那么“信道”则偏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确认与践行。“信”一般做“相信”解释,但是“相信”只是一个普通的、较低层面的理论确认,理解了某一个事物,也就相信了它是真实的;“信”还要做更高一层的解释,就是“信念”,当我们反复相信一个事物、念兹在兹的时候,就是“信念”确立之时,“信念”相比于“相信”,更加稳定,更加长久;“信”在最高层面的解释就是“信仰”,“信念”终生化、永恒化之后就是“信仰”,“信仰”相比于“信念”,它不计成败、不计代价、毫不怀疑、一心向往。高校思政工作培育的青年马克思主义,当然要以“信仰”为目标,但要从“相信”着手,循序渐进。首先是着眼于引导大学生阅读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和基本原理,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其次是着眼于引导学生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动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就是要突出行动对于思想的指向作用,如果思想不能转化为行动,学生就不会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有效性,就不可能树立对马克思主义长期的、稳定的信念;最后是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和人类解放的价值追求内化为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当学生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反复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之后,自然而然会走向高度的理论自觉和价值信仰。
勿庸讳言,以往的高校思政工作更多是一个自上而下灌输的过程,有效性和针对性都存在不少问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应该实现从“灌输”到“浸润”的转变。转变的关键就在于充分揭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丰富而隽永的价值内涵,借着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的深情祈向与不懈追求,在知识愉悦、社会体验、实践养成中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并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