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的可信度及其应用研究

2019-03-27 05:47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约束政府国家

(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

现有国内外研究主要从政治经济学、交易成本政治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分析视角对承诺的定义、可信度、重要性、提高承诺的可信度的途径及其运用等方面展开。

一、承诺的定义

在一定的社会状态或博弈情形中,影响或者决定自己行为的某种考虑、原则或社会准则称为承诺[1]。约束个人的主观意愿以形成他人的信念,用行动表示违背约定的将要承担约束成本的叫做承诺[2]。亦或是指主体表达了一个命题,并且自觉承担起将来执行此命题的义务[3],大体来说,承诺是一个关乎着未来的行为。

依据不同的视角,承诺有不一样的方式。例如从法律上,承诺有三种方式:以通知或者声明的方式做出承诺;以作为或者履行行为作出承诺;以不作为的默示或不行动做出承诺[4];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统治者建立承诺有两种方式:一是设定一个责任行为的先例,建立一套将始终如一地执行的规则;二是严格遵守,绝不允许违反承诺的规则[5]。从政府的角度出发,采取“锁定”(事前公开采取行动限制将来行动自由)或者授权的形式,提出承诺。承诺以口头、书面或行为等方式做出,但随着经济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工作生活中人们作出承诺越来越多的是以契约或合同的方式。也就是说,承诺是以规则的形式固化下来的。

二、承诺的可信度

承诺就是要让别人相信将遵守某种规则,那么承诺是否都可信呢?大量文献把可信承诺、制度约束,和经济增长链接在一起。认为越强有力的制度制约越能达成可信的承诺,可信的承诺又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很大的作用。然而它们之间是有冲突的,国家存在虽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但却又是人为使经济衰退的根源。国家越强大才越能具备足够的强制力来执行合同;但是国家又不能过于强大,因为过于强大也许会致使它不受约束,可以任意滥用强制力去侵犯公民的财产和权利。既要做出承诺,也要使得它可信,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国家政策,政府将自己绑定到一个特定的行动方针上,限制自己采取任意或自由行动的能力,这种方法是最有能力做出可信的承诺的[6]。国家需要强大也需要约束,随着时间交互的过程,国家力量和权力的约束亟需动态的解释,可信的执行在可信的承诺之前即在经济发展以后再对国家权利进行约束,更能实现民主化并得到发展。违背承诺需要承担的成本大小是承诺可信度的关键。没有承诺成本,不需花费任何代价的所作出的承诺是不可信的。相对于权力集中,分权更有利于政府承诺的可靠性提高。然而,对于东亚悖论,这似乎并不完全适用。从理论机制出发,承诺分为承诺的结构理论和行为理论。承诺的结构理论中承诺的关键因素是政治机构的属性,承诺过程是静止的。在承诺的结构理论中,承诺的关键因素则是政府行为的属性,承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国际政治中经常发生:个体理性的决定却导致了集体较差的结果,即每个行为体进行符合自我利益的行为却导致集体中每个人更差的结果。当一组行为体相互承诺完成某一目标使双方均获得收益,但结果却未能达成此目标,承诺的可信问题由此产生。

三、提高承诺可信度的方式

既然承诺的应用如此之广泛,承诺的可信度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提高承诺的可信度呢?从不同的角度或情形考虑,有不一样的结论。在经济交易中,许多没有仲裁的协议会被视为过于危险,通过扩大资产专用性、提供质押、把合同关系从单方面扩大到双方面可以达到降低风险,提高可信度的效果。在君主立宪制中,让渡一些权力,在某种程度上绑住自己的手脚,提高承诺的可信度,得到公众及议会的信任,国家治理也就变得更容易些。对于充满不确定性并且复杂的政治市场,要使政府承诺可信就需要政治制度降低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可信的承诺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事前承诺非常清晰并且可以观测,事后承诺不可逆转。在理论机制中,结构理论认为约束事后政府自由裁量权以及行为理论中明确、公共、不可撤销、非自主的行为都能提高承诺的可信度。在声誉机制中,选择企业集团的形式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建立良好的声誉,而后与他们的承诺有效结合[7]。

在博弈论的策略思维中,提高承诺的可信度有三个重要原则。其一是使博弈的结果改变,改变行动或及其结果。信守承诺如果符合自己的利益:警告优于威胁,保证优于许诺,违背承诺所要花费的代价高于遵守,这样遵守承诺就变得更加可信。有许多的方法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例如:1.信誉。建立信誉并利用信誉,使自己的承诺可信。2.合同。在不遵守承诺的情况下需要接受惩罚,这无疑使你的承诺可信度大大提高。其二是改变整个博弈,限制自己,减少违背承诺的能力。断绝所有反悔的后路,剥夺自己反悔的机会来避免反悔。或者不做决策,听天由命。3.让后果超出控制。4.切断沟通。使承诺不可逆转。5.破釜沉舟。当人们在一种绝境时,他们除了遵守承诺别无选择。6.小步前进。将一个整体承诺分割成许多小的部分,那么违反其中一个小承诺所获得的利益,大多不足以抵消失去剩余承诺的损失。因此我们说可信度会有所增强。其三是借助他人来使自己遵守承诺。7.雇用谈判代理人。可以利用别人来帮忙立下可信的承诺,雇用其他人来做自己的代表。8.团队合作。虽然每个人个体能力有限,独立行事时会显得力量单薄,但是大家团结起来,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意志就会坚定不易转变。[8]团队往往比个体建立承诺的可信度更容易且更可信。

四、承诺可信在不同领域中的运用

随着博弈论的广泛运用,可信的承诺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国家治理领域、金融领域、环境领域等等。

在国家治理领域,国家与政府之间的有着委托代理关系,可信的承诺作为中间的沟通桥梁,有助于国家政策的实施,对于国家治理至关重要。在君王立宪制下,国王和议会分别拥有财政支出的提出权和裁决权:国王可以提出但不能裁决,议会有裁决权却没有提出申请权。部分权利的让渡使人们相信不再会有国王违诺和失信的情况,故而非但没有削弱政府的财政能力,反倒因为可信的承诺赢得了信任。可信的承诺也是日本人走出困境的途径。在行政管理中,社会(服务)承诺机制在中外得到大力推行。国内,公共承诺是合作治理中的重要机制,在消除“看门人”和“搭便车”、促进恢复公共责任、提高合作主体间信任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9]。承诺可信性对国家的冲突或谈判也起重要作用。以可信的方式约束自己的某些选择自由,在冲突或谈判中就会增强自己的谈判地位,而给予对方较多的相机决策权,则可能会伤害自己的利益[10]。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可信的承诺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必要条件[11]。

从金融领域看,在政府控制与经济发展中,承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我国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很多国有企业的预期业绩吸引力不足,通过选择证券市场超常规发展的路径,以初期隐性制度的形式承诺给投资者一定的投资收益率将是政府唯一的选择[12]。从激励相容角度,事前承诺制促成银行主动设定合适的资本充足水平来防范风险,这种监管方式还能降低银行金融创新的外在成本[13]。金融领域的许多现象也都可以用“可信承诺”这一概念来解释。如:政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一致性、软预算约束的问题、金融政策的自由裁量权的相互影响、卡特尔和可信的承诺关系、市场恢复活力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等等。

在环境领域政府需要考虑与承诺有关的问题:国家的承诺能力决定着可耗竭资源的最优消耗,强大的承诺能力将会达到更低的有效时间偏好率、初始资源消耗和资源消耗速度、监管者提供动态有效的政策激励,会促使碳排放减排目标实现最优结果。

可信的承诺在解决纳税人是否遵从税务管理、保障产权和可持续性的问题、用承诺来纠正时间偏好可变的行为方式下人们的行为偏差[14]、地区间外溢性公共品的供给与匹配率[15]、组织承诺与知识型人才的绩效管理关系、国家能力的建设等等问题上也得到应用。

综上所述,承诺在我们的经济、政治、日常生活中有着不低的地位,提高承诺的可信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权衡采取何种对策来提高承诺的可信度是我们所要考虑的问题。

猜你喜欢
约束政府国家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自我约束是一种境界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