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价值观引导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通之道

2019-03-27 02:55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师生

(1. 福建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8;2.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1]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所强调的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等行为准则,能够为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提供基本的价值参照,在建设和谐校园、调解社会心态和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践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润滑”作用。涵育友善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45的时代要求和必由之路,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做好“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符合国情和办学特色的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共同价值观的体现,作为友善价值观引导的重要载体,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可以说,二者的有机融合,对新时代做好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提供了有力遵循。

一、友善价值观引导与校园文化建设协调推进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3],这为新时代“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大学校园历来是时代的晴雨表,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4],离不开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改革开放40年来,受到多元文化和多样社会思潮的影响,在价值取向与群体心态等方面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考验。如何能够从校园文化建设的演进之中找到友善价值观引领的完美答案,如何在二者协调推进中更好地突出主流文化价值的主旋律和思想性,对“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4]至关重要。

(一)友善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契合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5]。这为新时代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要求。友善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强化立德树人的使命意识。首先,将友善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是对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教育理念的战略回应。高校立德树人首要任务是培育大学生的德性,德性是一种贯穿于人的日常行为之中的善的品质,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达成共识、融洽相处的前提性条件。友善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价值元素,其所主张的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共处等理念内涵,则是立德树人的内在核心灵魂,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其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发挥是推动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内隐式、高度抽象化的价值表现形式,所蕴含的“向善向上”“积极进取”“人文求善”等精神风貌,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生追求。校园文化熏陶与渲染,承载着大学人的德性成长,引导着大学生的渐进成长与理性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友善价值观引导与校园文化建设依然存在需要协调和适应的地方。“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6]168,据于此“理”,全力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诉求,推进二者的融合互动,体现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顺应了文化育人的新理念,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精神动力。

(二)友善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夯实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

校园文化的基石是由校园空间内师生共同创造及享受的各种文化形态所奠定的。友善价值观深深厚植于中国的土壤中,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引领校园文化的时代进程中,不断寻求发展的契机与空间,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等表层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态度、行为意向、交往方式和价值选择,呈现出鲜明的人本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独特性等特征。在新时代,校园文化从自身的形成维度和时代演进中,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与友善价值观所倡导的思想观念有机融合,深刻折射出了独具特色的价值关切、道德追求和精神向往,对大学生友善行为形塑和价值践行起到积极的能动作用。友善价值观与校园文化所展现的思想文化内涵,是新时代高校办学理念气象和精神所在。友善价值观所蕴含的“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和而不同”等交往理念和道德律令,是校园人文精神最为集中的诠释和最有力的展示。校园文化精神内涵的丰富性也深刻折射出友善价值观的丰富内容,二者的融合互动呈现出鲜明的聚合性、多样性和广群性等精神特质,是一个“立体绝非平面”的互动格局。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就在于对自身价值文化的信心和肯定,友善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更为坚固、生动和深入人心。

(三)校园文化的多姿多彩丰富了友善价值观引导的载体

新时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成效的好坏,也有赖于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多样多姿的承载体和文化形态。校园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精神内涵,集中反映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积淀、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一种群体文化状态。随着时空变迁,校园文化在与时代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将其自身丰富、多层面的复合形态呈现出来,使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更富有生机和活力。高校是多元文化和多样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突出校园文化主旋律的引领作用,对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研判多样化文化思潮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新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凭借悠久的历史底蕴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与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实践要求相结合,在把握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鲜明个性和旺盛的精神文化方面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校园文化风貌和时代气息。如体现大学历史传统和特色价值的校园文化景观,为校园物质文化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校园制度文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高校师生践行友善价值观提供了制度保障;“秉持与人为善、鼓励差异发展、追求和谐共处”的校园精神文化,为友善价值观引导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更为突出的是体现在校园行为文化的鲜明精神和心理层面上,为高校师生践行友善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曾生动地指出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6]165,这就需要通过鲜明生动的载体来呈现校园文化的多姿多彩,使其与社会发展和时代召唤同频共振,延伸友善价值观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二、以友善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境遇

思考以友善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理据,离不开对其现实发展趋势的深刻洞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高校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友善价值观引导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互动,开展了一系列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承创新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态的建构。总体而言,以友善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得以彰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以友善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已完成,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二者的融合互动依旧存在一些新问题。

(一)对友善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入和统一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思想映像”,如何引领既是一个理论性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问题。由于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主观上受到人们精神状况的限制[7],要达成对二者融通互动重要性的统一认识并不容易。党的十九大以来,教育部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繁荣校园文化”作为建构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并予以重视,对深入推进文化育人的内容意义进行了阐述。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而言,将二者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积淀有机融合,能够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提供精神滋养和方向遵循。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治校的实践进程中,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正确看待二者融合的战略定位。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对友善价值观浸润校园文化重要性认识上出了一些新问题:一是“在如何看待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如何阐释其核心内容以及如何传承弘扬等问题上存在一些思想认识上的不统一”[8],为一些错误言论提供了传播空间,校园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二是一些地方和高校在看待二者融合的目标、方向和要求上把握不够到位,忽略了对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规律的统筹考虑,导致认知意识上出现模糊和偏离;三是对新时代高校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缺乏清晰认知,未能准确把握高校师生在价值需求上的思想差异性,使友善价值观在内化于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与行为文化过程中,欠缺方向性的“精准滴灌”。

(二)友善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尚未充分激活

友善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公众面向成效如何,需要“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9],才能更好地在实践环境和理论阐发中实现无缝对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彰显了文化价值观在时代发展的战略意蕴。新时代友善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互动,是增强高等教育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化对文化自信战略的战略考量,进一步激发友善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生机活力。但目前对二者的内在动力尚未充分激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二者价值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孤岛化”现象的存在使二者的融入缺乏必要的力度。高校师生在接触“友善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频率不高,了解途径方式较为单一,个体在认知和意志上存在狭隘与偏差,难以保证友善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公众面向,预期功能彰显不足。二是对两者的内涵解读不够充分,缺乏必要的文化价值观“输入流”。尚没有充分讲清楚友善价值观的历史传承和时代价值、校园文化的内涵底蕴和理念特色,“知行脱离”现象依然存在。三是缺乏融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表层化”现象的存在使二者的融合缺乏深度。二者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尚未“活起来”,在“内容供给”上尚不能完全满足师生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0]的交融共振效应未能得以彰显。

(三)友善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友善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引领过程“都处在一种系统联系中的认识”[7]。要使友善价值观引导成效明显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更加彰显,探索培育时代新人规律性认识不断增强,离不开建构科学合理的建构和传承体系。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11]这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友善价值观引导和校园文化建设融合体系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借鉴。一方面,这里所指的“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需要对已有传统的传承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这里所指的“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以及“完全改变了的活动”,能够指向我国各项事业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在教育“培养人”的时代使命。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环境新使命新契机,友善价值观引导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无缝对接”仍面临着新问题,其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成效的发挥,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如二者融合推进的教育合力尚未形成,学校“顶层设计”与基层“部门联动”缺乏整体性的牵引动力,重复性建设和冲突性问题依然存在;尚未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先进性和群众性的带动作用,面对新时代高校师生生活交往方式、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推动有利于基层党团组织整体功能发挥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尚未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二者的融入方式和模式创新思维不够,广大师生对友善价值观和校园文化的获得感有待增强。

三、友善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互动的实践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2]42这一关键命题所涵盖的融通目标、优化方式、体系建设等关键内容,鲜明地体现出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以及行动逻辑高度统一的特征。需要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寻找友善价值观引导和校园文化融通契合的空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营造良好氛围。

(一)以夯实校园物质文化为起点,为友善价值观引导提供物质支撑

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载体文化,不仅能为丰富和充实校园文化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还能以直接外在的物质环境为社会公众所认知。通过审美化的物质文化建设来传播友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能够充分体现高校在培育主流价值观和发挥环境塑造功能方面的比较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在塑造人和培养人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予以融通:一是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与友善价值观引导相对称的建设环境。要充分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的审美化功能,使其在融入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视觉的基础上,将友善价值观所赋予的物质文化精神内涵展现出来,成为高校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向往。二是要将友善价值观的理念要求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相协调,充分发挥其“环境育人”的作用。在高校师生日常学习生活和行为交往中,将友善价值观引导与“人化”的校园物质文化相统筹,不断激发他们对友善价值观的行为养成。三是加强友善价值观引导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相协同的和谐化功能。加强校园文化的规范化建设,将友善价值观所蕴含的人文关怀的理念原则校园物质空间和环境空间中,推进“自然美”和“思想美”和谐共生的“第二自然”建设。四是创新友善价值观引导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相融合的传播路径。在创新校园基础设施和规范化体系建设中,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协同推进友善价值观引导、校园物质文化和网络文化引领相融合的整体育人氛围。

(二)以建构校园制度文化为重点,为友善价值观引导提供制度保障

制度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校园文化各个组成部分的“连接点”,对高校师生在日常行为交往中“什么是可为”和“什么是不可为”提供了重要的衡量标准。校园制度文化在长期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在由外在制度向师生内化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协调不同步的“间隔效应”。因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发挥其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作用。第一,要紧扣时代脉搏。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综合工程,校园制度的设计和推广不仅涉及到校内各部分,而且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发挥协同育人的合力,使校园制度文化的建构能够在满足师生利益诉求、教学科研要求和人才培养中,坚定“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第二,要突出高校师生在建构校园制度文化的主导和主体地位。将友善价值观渗透到制度文化执行认同和“三全育人”的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园制度文化的标准型力量,唤醒高校师生对新时代合理生活方式和健康交往方式的境界追求。三是要科学制定制度文化评价机制。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中间地位”,要充分发挥制度载体的育人功能和激发师生的内在行为。同时,根据人际交往实践、教育形势发展和师生多元需求等变化,及时调整不符合高校办学实际和师生利益诉求的规章制度,将外在的制度文化转变为践行友善价值观的行为氛围,确保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营造校园行为文化为热点,为友善价值观引导提供传播渠道

友善价值观与校园行为文化的良性互动,需要在发挥自觉性、坚持导向性和掌握激励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实现二者之间的统一协调。要使大学生在校园行为文化的熏陶中认同友善价值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价值引领:一是要加强大学生行为养成习惯教育,将校园行为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进行系统阐述,将友善价值观作为判断高校师生为行为文化与校园精神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重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校园行为文化的正向价值和综合效应在受众主体中进行渗透,使大学生在树立行为文化评判标准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正视当前社会存在的不良行为文化,强化行为文化的“红线意识”,树立行为文化的“底线思维”。二是推动校园行为文化运行的有效机制。校园行为文化的营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调教育主客体关系、整合不同的资源要素和畅通的活动执行体系,这就需要建立与校园行为引导相适应的运作机制。正确处理好工作方向与行为导向之间的关系,使校园文化行为氛围的营造与新时代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相协同。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通过探索体验式和互动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友善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渗透“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11],营造大学生友善价值观引导的校园行为文化氛围。四是营造校园友善行为文化的氛围导向。要充分发挥校园行为文化的导向作用,通过强调先进典型的友善形象,使大学生将其树为建构理想自我的投射物,让“真善美”的道德风尚成为他们的行为共识。

(四)以弘扬校园精神文化为亮点,为友善价值观引导提供精神动力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所最求的最高层次,主要是通过高校历届师生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群体文化。作为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校园精神,其所蕴含的师生共同文化观念、价值尺度和精神导向等,能够为友善价值观引导提供重要的精神涵养。友善价值观引导与校园精神文化传承的实质,需要在坚持正确导向和牢固树立共同理想的基础上,充分展现时代风貌和师生进步的动力源泉。首先,科学挖掘校园精神文化中的友善精神价值。如可突出校训载体,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中友善师生关系和教育传统,在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挖掘“崇德向善”的精神理念,使其成为涵养友善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其次,要坚持科学原则,将差异发展理念融入到校园精神文化的引导进程中。要使友善价值观目标理念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作用,需要坚持在“宏观引领、微观建构、文化渗透和实践养成”的原则前提下,把握校园精神文化的科学发展思路和方向。根据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12]的总体思路,开展针对友善价值观引导的实践活动。再次,营造人际友善共生的校园精神文化。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2]的逻辑前提下,加强对大学生的个人品德教育,在增强他们主体素质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的善良动机,使“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12]成为校园精神文化的新增长点,引导大学生在交往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和友善行为认同。

四、结语

新时代友善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建构,应当在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思想需求变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主流价值文化的思想引导力,用友善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因此,全面探讨二者融通之道,分析其问题存在,需要在突出融通形式和路径创新的同时,更加要突出主旋律和思想性,使之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师生
我的价值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麻辣师生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