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峒瑶山竹文化调查研究

2019-03-27 00:5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5期
关键词:竹根瑶山技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新宁八峒瑶山地区竹林资源丰富,光楠竹面积就达8万多亩,杂竹品种也是丰富多样。瑶山人民自古以来喜竹、爱竹、善用竹,竹也是瑶山人民主要的经济作物。瑶族群众世世代代靠竹为生,也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竹文化。新宁八峒瑶山竹文化主要有:宗教信仰(打古堂与祭竹王)、民间竹雕(竹根傩面)等。

一、八峒瑶山简介

“八峒瑶山”是指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西南部地处雪峰山与越城岭山脉的交汇处,南与广西相邻,西与城步交界,北与武冈接壤。境内群山环绕,沟壑纵横,溪流交错,自古以来就是新宁瑶族的栖居地,习称“八峒瑶山”。新宁八峒瑶山地区旧时“八峒”有麻林峒、大圳峒、深冲峒、罗源峒、黄背峒、黄崖(岩)峒、桃盆峒、逻绕峒。解放后几经调整,原八峒中的黄背、逻绕、深冲三峒大部分划归崀山镇,其余几峒归并为今天的麻林、黄金两个瑶族乡。本调查主要集中在麻林、黄金两乡。

二、八峒瑶山竹文化基本情况

(一)宗教信仰——打古堂与祭竹王

打古堂又称跳鼓坛,是瑶族的一种祭祀祈福的活动,通常是在谷雨节之后举行,一般小庆三天,大庆七天。主要祭祀对象是瑶族的祖先盘瓠。而八峒瑶山的打古堂在经过当地瑶族先民的迁徙过程中,也融入了很多新的元素,祭竹王部分就是八峒瑶山特有的。据明万历年间编修的《宝庆府志·祭祀》中记载,八峒瑶山的祖先原本是夜郎古国的一支遗民。北宋绍兴年间为躲避战乱,游猎经贵州的古州、黎平,辗转广西宜州,从莳竹(今湖南绥宁县)翻越 80里南山来到新宁的八峒。而在途径贵州地区时,融合了当地的古夜郎国的竹崇拜文化,而衍生出了祭竹王这一部分,祭竹王这一部分也独具特色,祭祀活动并不是在主祭祀坛场内举行,而是要去到竹林之间,用纯竹制的器具,如:竹刀、竹碗、竹杯等,祭祀的食物也要是纯素食。

据调查了解,在民国十四、五年,因这一习俗,排场大,耗资多,又因当时连年军阀混战,匪患日多,瑶家民不聊生,加之其中的部分傩戏表演,服饰原始,语言粗犷,颇多自然主义内容,被同志者认为有伤风化,就停止了这项仪式。直至2004年10月,日本国学院、早稻田大学和神奈川大学代表团来八峒瑶山调研当地的巫傩文化,自费在麻林瑶族乡举办了三天小祭的打古堂活动。并全程记录,将其制成人文科教片传播欧洲和东南亚,并拍摄竹傩面具制成画册收藏于博物馆。2006年,“八峒瑶族跳鼓坛”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4月,为了申报国家级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麻林、黄金两个瑶族乡联合举办打古堂仪式,进行七天大祭。并全程录像保存于湖南省图书馆及新宁县文化馆。打古堂仪式自2009年申遗后,至今再无举办过,现今也只有打古堂技艺传承人陆大献在新宁县崀山景区北大门进行片段性的演出,主要表演上刀山跟下火海部分。

(二)民间竹雕——竹根傩面

新宁八峒瑶山的竹根傩面是国内目前唯一一个用竹根雕刻的傩面具,是用楠竹竹篼雕刻而成,在傩仪、傩舞、傩戏中使用的面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 年“竹根傩面”被列入邵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据调查了解,竹根傩面共由36副面具组成,每一面都代表一个不同的人物,包括有竹王、傩公、傩母、蛇蛮、獐蛮、马元、梅李等。这些人物形象来源复杂,有从道教、佛教而来,从盘瓠崇拜、竹图腾崇拜而来,梅山教而来,还有来自地方传说的等等。其雕刻工艺复杂精细,每此所挖出竹蔸(原材料)都要根据其轮廓与雕刻人物的相似程度来挑选,据竹根傩面技艺传承人唐光旭先生口述,每副面具都要挖出四、五个竹蔸才能挑选出一个可以用来雕刻的。每一副面具都需经过选材、开料、定形、雕刻、防腐处理、草药颜料的配制、调色上漆等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三、当地居民对八峒瑶山竹文化的了解程度及保护、传承意愿

(一)调查样本构成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麻林、黄金两乡的居民。在问卷调查中,本团队共发放了调查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调查对象涵盖了当地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居民。深度访谈的调查对象主要为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竹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部分深度了解当地竹文化的居民。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当地传统的竹文化主要表现形式不再盛行

在当地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老年当地居民参加或观看过传统的打古堂·祭竹王活动,仅有极少数人知道其中祭祀活动的祭祀顺序,而绝大部分青少年没有参加或观看过该活动;对于竹根傩面,大多数当地居民都是只见过实物,却不了解其所代表的形象以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由于时代发展、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传统技艺面临失传以及从事传统技艺难以维持生计等原因,这些竹文化不再盛行,若不及时加以保护,它们将面临消失的危险。

2.当地竹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形成原因仅为极少部分人熟知

在八峒瑶山地区进行的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反映出,仅有极少人对当地竹文化的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发展演变过程等方面有程度较深的了解。这些人多为年岁已高的老人、相关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和当地政府文化工作人员,且他们对于当地竹文化历史的了解多局限于某一方面,没有形成较为系统全面地了解。大多数居民对竹文化的历史所知甚少,尤其年轻一代对此几乎全然不知,这就使他们无法意识到当地的竹文化正住处一个濒临消失的阶段,更无法意识到保护和传承当地竹文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3.当地居民仍有保护与传承当地竹文化的意愿

虽然目前大部分当地居民对八峒瑶山竹文化的了解甚微,但他们对保护与传承当地竹文化仍有十分强烈的意愿。一方面,当地政府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十分重视,并且已经为此付出许多努力,如当地政治正致力于将打古堂·祭竹王活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使这个当地竹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重焕生机。另一方面,当地人民群众对保护和传承当地竹文化表现出了很强的意愿。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打古堂·祭竹王活动应该恢复,且在调查过程中绝大多数当地居民都对调查工作十分配合,也对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表示支持。只有结合当地居民的意愿,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来保护和传承当地竹文化。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八峒瑶山竹文化已处于濒临消失的危急阶段,对当地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刻不容缓。八峒瑶山竹文化丰富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是承载着它流传至今的重要因素。保护与传承当地竹文化,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便是对其主要表现形式的保护与传承。同时,拯救濒危状态下的八峒瑶山竹文化绝不能仅靠一方之力,只有将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建立在当地居民的传承意愿之上,依靠当地居民与文化保护工作者共同努力,真正优秀的文化永久传承下去。

(二)建议

1.借助“非遗”影响力,重点恢复和传承打古堂与祭竹王活动

八峒瑶山地区的打古堂·祭竹王活动已于2006年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并且当地政府正致力于将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当地竹文化,可以重点保护和复原打古堂·祭竹王活动,通过“非遗”的影响力,将其逐渐规模化,将其发展成为一个祭祀活动与其他文化活动形式相结合的大型文化活动。同时还可以在此活动上展示、宣传当地竹文化的其他主要表现形式。如在打古堂的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竹根傩面,同样是当地竹文化的重要代表。如今掌握制作竹根傩面技艺的匠人已屈指可数,了解36面面具所代表形象的人更是为数甚少,保护此项技艺已成当务之急。当地政府应鼓励这项掌握这项技艺的人积极寻找传人,确保这项技艺不会马上失传。同时,当地政府应及时收集全部36面竹根傩面以及其背后的故事,并做好记录保存。

2.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为八峒瑶山竹文化寻找新的文化载体

虽然八峒瑶山地区竹文化有许多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但其中有一些因为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已经难以再次焕发活力。我们在保护和传承当地竹文化时,除了要收集、记录并保存这些已有的传统活动、传统技艺外,也要努力为当地竹文化寻找符合新时代下新的文化载体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如依托崀山旅游,开发八峒瑶山竹文化特色旅游路线;借助互联网,通过网络对当地特色竹文化进行宣传等。每一种文化的载体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八峒瑶山竹文化的表现形式自其源流发展至今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只有不断为文化内涵寻找符合当前时代潮流的载体,才能使这种文化在当前的时代中继续保持生机,并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竹根瑶山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瑶山党支部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挖竹根
挖竹根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瑶山的女儿
百岁老人聊养生
瑶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