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良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的话语向对方祝贺新年,卑幼者还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热情款待之,并给卑幼者以红包(压岁钱),以示喜庆。
拜年之风,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新年的第一天,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年节时云:“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元代欧阳玄的《渔家傲》一词则记述到:“绣毂雕鞍来往闹,闲驰骤,拜年直过烧灯后。” 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记载 :“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也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嗽,啖黍糕,曰年年糕。家长少毕拜,婣友投笺互拜,曰拜年也。”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则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则称之为“团拜”。
旧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很难登门遍访,因此除关系密切的长辈或年长者自己带上礼物前往拜年外,其余则采用名帖投贺。即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这种拜年卡片也称为“飞帖”、“名刺”等。有的家中无人,则会在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就记载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明代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清代史籍《燕台月令》中在记载北京年节时也有“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之说。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记述:“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拜年”的形式,一是走亲戚。最重要的是出了嫁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不过,回娘家在时间上必须是正月初二,而且要携带至少四样礼物。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也需带些礼物,不宜空手而去。三是感谢性的拜访。无论古今,任何一个家庭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事或不幸。每当这时,亲朋好友、同乡邻居等都会伸出手来帮上一把。凡一年来对人家欠人情的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意。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到了年节,见面说上几句吉祥话,或到对方屋里坐一会儿,无甚多礼节。
现在叩首、跪拜的拜年形式已经基本消失,仅在小孩向长辈拜年时还偶尔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发达让现在的人们除了沿袭以往传统的拜年方式,又兴起了短信拜年、微信拜年、鲜花快递拜年、视频拜年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