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丽芬,温苑明,王蒙蒙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 广州 510510)
目前,手术是多种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通过手术可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由于患儿皮肤较嫩,相对缺乏弹性,容易导致患儿在术后出现压疮的现象[1]。据临床观察发现[2],若患儿长期处于压疮的状态中,不仅会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甚至还会引起医疗纠纷。因此,临床通常会在患儿进行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护理干预降低压疮发生的几率。鉴此情况,我院选出所选的60例手术患儿,分别给予患儿常规护理、手术全期压疮护理,发现手术全期压疮护理取得疗效更为优越,现做以下具体报告。
此次研究对象所选的60例手术患儿均为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根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即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与接受手术安全期压疮护理理念的观察组(3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儿病情均确诊,具备手术指征;术前患儿皮肤完好无损、无压疮;手术体位均为单一体位,术中不需更换其他手术体位,接受手术操作时间维持在2~4小时之间。排除标准:合并心脏、肾脏等多种严重疾病与存在手术禁忌症患儿;不配合此次研究的患儿、家属;此次研究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书与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进行。对照组由13例男性与17例女性患儿组成;年龄范围在5~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5±0.57岁;其中,11例胃肠道疾病患儿,9例泌尿系统疾病患儿,10例心血管疾病患儿。观察组由15例男性与15例女性患儿组成;年龄范围在5~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55±0.35岁;其中,9例胃肠道疾病患儿,1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儿,11例心血管疾病患儿。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与病型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在对照组中进行常规护理,即手术时常规摆放手术体位,护理人员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术后定时巡视病房,指导患儿用药等。
在观察组中则进行手术全期压疮护理,以下为具体内容:
(1)术前护理:据临床观察发现,患儿在情绪过度紧张的情况下,容易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加速组织的分解,从而出现压疮的现象。因此,为了缓解患儿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可通过讲故事、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患儿对手术的注意力,避免患儿出现激动的情绪而降低治疗依从性。在术前,首先需要调节手术室的温度,确保温度在适宜的温度内,避免温度过低导致患儿出现压疮的现象,同时可视具体情况选用控温毯等物品进行保温,最后准备好隧道垫、液体加温仪等物品。
(2)体位摆放:针对需呈侧卧位的患儿,在患儿麻醉后,在患儿受压部位放置凝胶垫,避免患儿肩部受到挤压。同时,将软垫放置于患儿双下肢膝关节与踝关节之间,保护患儿骨突处;针对呈截石位的换位,应将凝胶头圈放置于患儿头部,同时将凝胶垫放置于患儿双下肢;针对呈平卧位的患儿,应将凝胶垫放置于患儿肩颈部,同时床垫尽量选用高分子聚氨酯凝胶床垫。
(3)术中护理:在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在对患儿的腹腔进行冲洗时,需要保持生理盐水温度为37℃,同时为了避免术中患儿的同一部位长时间被挤压,应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每隔一小时适当更换患儿的体位,按摩受压部位。
(4)术后护理:做好患儿皮肤护理工作,必要时可将赛肤润涂抹于患儿皮肤上,避免压疮。
观察两组患儿经护理后压疮发生的例数。
采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所出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卡方x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经护理后,对照组压疮发生例数共为13例,观察组仅有2例,观察组压疮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43.33%<6.67%),对比组间数据,发现差异显著(x2=10.75,P<0.05),可见表1详细数据。
表1 两组患儿经护理后压疮发生的例数对比(%)
在分析手术患儿在术后出现压疮的原因后,我院应用手术全期压疮护理于手术患儿的围术期中,通过加强患儿在术前、术中与术后体位的护理,尽可能减少诱发患儿压疮的因素[4],例如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等于在平复患儿的心情,避免患儿情绪激动而引起压疮,同时针对患儿术中的具体体位,使用不同的物品对患儿的体位进行保护,避免同一体位在长时间的压迫下,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通而增加压疮发生的几率[5]。结合本研究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43.33%<6.67%),对比组间数据,发现差异显著(x2=10.75,P<0.05),由此可见,常规护理预防压疮的效果不如手术全期压疮护理优越,说明应用手术全期压疮护理可避免患儿出现压疮的情况,降低压疮给患儿术后身心恢复造成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