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
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加剧、国际秩序和多边贸易体制遭受严重冲击之际,中国和欧洲作为世界两大稳定力量、主要经济体和重要贸易伙伴,应该做出怎样选择?是彼此竖起壁垒、明哲保身,还是相互开放合作、携手应对,都将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演变产生深远影响。
习近平主席2018年7月16日在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时指出,中国和欧盟同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和欧盟都处在世界最大经济体、贸易体之列,也都是多边贸易体制受益者、维护者。双方应当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加强战略沟通和协作,携手维护多边主义、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系,共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全球治理、推进人类和平與发展事业。
2018年以来,中国和欧洲国家领导人频繁互访,中欧领导人举行定期会晤,双方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密切沟通协调,最近在亚欧首脑会议上又达成新共识,都在共同对外发声、阐明一致立场,就是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致力于开放型世界经济,坚定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坚定捍卫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原则。中欧秉持共同立场,给国际社会吃了一颗“定心丸”。
中欧都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受益者。欧洲是自由贸易的重要开创者,欧盟的成立及其区域一体化进程更是自由贸易原则的实践典范。中国近代的封闭锁国政策曾导致贫穷落后,改革开放40年使中国在引进来、走出去不断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脱胎换骨、走向富强。欧洲内部的共同市场同世界市场已难以分割,中国的经济发展已同世界发展息息相通,全球资源自由高效配置有利于各国积累财富和增进福祉。面向未来,在一个“变小”的地球和“变平”的世界,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依靠相互依赖和理解,全球性风险和挑战需要各国齐心协力、携手应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中国和欧洲的共同利益。
中欧关系从对话伙伴、全面合作伙伴、全面战略伙伴再到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可以说越走越近、越走越深。长期以来,中欧通过领导人会晤机制、高级别对话机制及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对话机制,保持高水平、高密度的政策沟通对话,双方都主张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联合国等国际多边机构权威、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重大问题,在气候变化及伊核等重大问题上保持密切协调和共同立场。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重要外资来源地,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欧洲国家的经贸技术合作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欧洲国家因为较早进入中国市场获得丰厚收益。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中国靠自身实力成为抵御危机中坚力量,并通过加强对欧合作及购买欧债帮助欧洲国家渡过难关,展示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积极姿态。过去的10年,中国对欧盟出口年均增长1.8%,欧盟对华出口年均增长5.8%。2017年双边贸易为6100多亿美元,现在,双方每两天贸易额相当于建交时一年的贸易额,每月有近25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中欧之间,每年中欧班列运行多达1800列。双方的繁荣发展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规则之争似乎成为中欧间主要挑战之一。实际上,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公正公平的国际规则,也不存在能够满足所有参与方利益关切的国际体制。能够把握好关乎各方利益的大原则、大方向,并且能更多兼顾大多数国家关切的规则,就是一个好的规则。中欧都支持改革和完善世贸组织规则,反对美国另起炉灶和退回到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窠臼。中国已经履行了入世全部承诺,在某些领域甚至超额完成任务,无可指责。中欧间分歧主要是认识分歧,关键是欧方认为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应该适用于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承担更多、更大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实际上,中国仍然是并将长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确实在不断扩大,但是人均水平还很低,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很突出,距离欧美高收入国家和全面现代化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世贸组织既规定了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等基本原则,也强调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特殊与差别待遇,这才是均衡的多边贸易框架。改革世贸组织规则的目的不是要拆散它,而是要坚持它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维护它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同时,改革应该照顾大多数成员关切,不仅要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与繁荣,更要有助于缩小南北贫富差距,推动全球范围内实现包容性发展。中欧之间应基于这一大背景来重新认识双方的合作与竞争关系,通过良性竞争深化彼此合作和促进共同进步,以对话协商方式妥善解决分歧,树立新型国际关系典范,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中欧都处于各自发展的关键时期,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可靠的伙伴关系。欧盟近年来遇到内外政治经济及安全压力和困难,中国愿意通过加强对话和深化合作来做大利益交汇点,拓展共赢发展新空间。2018年以来,中国宣布并切实采取了深化全面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一系列具体举措,包括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加政策透明度,加强公平公正监管,打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同时公布了新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放宽汽车等制造业、金融等服务业的外资准入门槛,逐步放开合资企业股比限制,降低药品、汽车、部分日用消费品及工业品进口关税,加强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坚决不允许强制性技术转让,打造国际一流的投资环境。目前,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取得重要进展,双方已交换清单出价,标志谈判进入新阶段,将为推动中欧自贸区进程提供助力。
面向未来,中欧应集中精力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挖掘合作潜力。除了贸易、投资、农业、环保、科技、人文等领域外,促进亚欧互联互通正成为双方务实合作新的增长点。亚欧国家山水相连,开展互联互通具有天然条件。这里居住着40多亿人口,GDP总量超过世界一半,贸易总量接近世界70%,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产业关联度、互补性强。亚欧更紧密地走在一起乃大势所趋,中欧携手推动亚欧联通正面临新的机遇。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亚欧大陆互联互通建设进入快车道,目前中国已同33个亚洲国家和23个欧洲国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18年9月,欧盟委员会公布《连接欧洲和亚洲——对欧盟战略的设想》政策文件,首次就亚欧之间实现交通、能源、数字化和人员网络方面高效跨境连接提出全面系统的政策主张,并计划在2021年至2027年的下一个预算期内提供1230亿欧元以改善与亚洲的联系,而加强与中国的双边关系是首要议程。中欧互联互通是亚欧互联互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中国支持在亚欧首脑会议机制中成立亚欧互联互通工作组,统筹协调推动公路、铁路、航空、光纤等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的制度、政策、规则和标准制定进程,用大通道把亚洲和欧洲两大市场联通起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在广阔的亚欧大市场上,中欧互利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责任编辑:马建辉 刘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