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己派
一名警察完成案件分析找出嫌疑人,需要多久?
按照传统流程,即使简单小案子,也需要一到两周梳理证据。而启用明略数据的“公安大脑”,锁定嫌疑人只需几分钟。
政策扶持、资本涌入,加快了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商业化落地。吴明辉及其创办的明略数据,正是由公共安全领域切入,并延展至更多行业,帮助B端客户挖掘海量数据的价值信息。
明略数据创立于2014年,定位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彼时,国内做企业级大数据服务的成熟企业并不多,2013年底斯诺登事件爆发后,本土软硬件供应商纷纷开始攻城略地。看到机会的吴明辉,从自己大学时就创办的秒针系统里调出二十几人团队,开启自己的二次创业之路。
很难想象这是一家不足5岁的年轻公司。短短几年,明略数据团队由初创的20多人发展至500多人,服务了省市级公安局、中国人民银行、交通银行、中国中车、上海地铁等200多家行业客户,帮助多地公安侦破多起大案、要案。2017年,明略数据完成10亿元C轮融资,投资方为腾讯和华兴新经济基金。更早之前,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是其B轮领投方。
警察使用AI技术,在多场明星演唱会上陆续抓捕约60名逃犯或犯罪嫌疑人,至今仍是热议话题。这背后,是感知智能支撑着人脸识别系统在发挥作用,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企业,已有颇多斩获。明略数据则走得更远,深入到了认知智能层面。
简而言之,感知智能是让计算器具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认知智能则是以感知计算的数据为基础,让机器像人脑一样分析思考、理解判断。吴明辉向《21CBR》记者表示,“现在仍然是感知智能最热的时间点,我相信下一个火起来的肯定是认知智能。”
三年前,明略数据团队经过前期摸索和调研,决定围绕垂直行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第一个聚焦了高门槛的公安领域。
“我们选择的行业有几个共同点。首先,数据量大且维度多元,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融合压力不小;其次,行业大都是知识密集型,且知识劳动者紧缺。”吴明辉的父亲是一名基层警察,他深知警察日常分析情报、寻找线索的辛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价值,正在于实现所有情报信息的汇总梳理与挖掘,替代警员完成原本繁琐的人工收集情报过程。
2017年8月,明略数据首次发布行业人工智能大脑“明智系统”,随后在2018年9月正式推出升级版“明智系统2.0”,通过AI驱动的数据治理产品CONA,将海量异构数据转化为行业知识,再由知识图谱数据库“蜂巢”完成行业知识图谱的存储、管理,知识图谱分析平台SCOPA实现秒级运算和在线分析挖掘。此外,明略数据还有一大“杀手锏”,即AI人机交互产品“小明”,它能以对话形式降低AI产品的使用门槛。
“类似iPhone的Siri,‘小明相当于警察助手,可直接向它提问,例如‘他是谁、‘他在哪儿,系统会自动调出所有相关数据。”吴明辉设想能在未来,成为中国最大的协警公司。
据了解,明略数据的“公安大脑”,已部署了60多个地市级公安局,提高了5%-20%的破案率。其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人工智能符号主义和深度学习的充分结合,发掘人类容易忽视的规律,预判预警高危人员与团伙。
2017年9月,华东某市公安局就使用明略数据的禁毒大数据分析平台,发现了一名高危涉毒嫌疑人,根据该嫌疑人的关联关系网,公安局成功破获一个分布在多省的百余人制贩毒团伙。该案例也入选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18年4月推出的《知识图谱白皮书(1.0)》。
攻下了数据复杂度最高、逻辑要求严密的公安应用领域,其他行业也就不在话下。目前,“金融风控大脑”、“工业安全大脑”、“数字城市大脑”均已实现应用落地,在吴明辉看来,明略数据所做的,“就是把脏乱差的数据,融合治理成人类可理解的知识系统”。
“如今做‘轻创业,基本没戏。把模式做‘重,才有生存空间。”吴明辉不惮巨头进入赛道。
做“重”,意味着核心技术研发上必须不吝投入。2017年,明略数据选择了30多个有代表性的警种,派驻AI工程师团队,与行业专家共同合作吸纳所有警种的数据知识。10人以下的团队,至少进驻一个城市半年。
一组数据更能表明团队的不遗余力:据保守估计,明略数据公安知识图谱是30多个大类公安数据来源中的6529张表和1538亿条数据的结晶,沉淀了80%以上不同种类公安数据的处理经验。
目前,明略数据拥有550多名员工,约80%是工程师。
明略数据的强技术壁垒,给了投资方信心。红杉资本在尽调后,给出了“腰部最强公司”的评价。虽不愁融资,但吴明辉认为,公司一定要有造血能力。在盈利模式上,明略数据采用按年立项的项目制,依据数据规模、使用模块的复杂度来收费。客单价通常在几百万元,最高达到过千万级。
2017年,明略數据的获客能力提升了200%,项目交付能力提升了100%。公司每年的营收保持两倍以上增长,2018年的营收规模预计能达到3个亿。
“盈利不难,可没必要那么早想着盈利。”吴明辉强调,公司仍在重度投入阶段,持续强化AI引擎,不断积累和总结企业服务产品的方法论,计划做到10亿营收后再考虑盈利问题。
实际上,安防、金融、高端装备运营维护以及数字城市几大领域,均是千亿级的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可期。
“中国做to C的公司,放眼全球,别说五百强,十强都排进去好几个。但纯做to B的公司还没有。”
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吴明辉有着更重的使命感。“国家在培育支持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我希望中国能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国际上有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核心技术,这是我们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