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然
当前,越来越多地方都在做资本招商,不少四五线城市都想成立基金投资独角兽。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地方烂尾基金越来越多,配资越来越困难,招商效果越来越差。引导基金到底是不是有效的招商工具?资本招商到底是不是伪命题?是否应该让招商的归招商,资本的归资本?
尴尬的引导基金
某省第二大城市的一支区级政府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谈合作。目前总共20亿资金,首期5个亿,其中1亿直投,4亿做母基金。该区政府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引导基金的委托管理者和投资人感觉都不靠谱,难以信任,委托他们管理基金之后,政府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当初寻找委托管理者的人,只有几个体制内的中层官员,背景大多是银行、科委出身。但为了规避风险,找来找去,最终选择的都是熟人和关系介绍的管理方,背离了市场化投资的初衷。
除了“不靠谱”的基金管理者,该区政府另一个比较难题的是基金的閑置。目前已经投出去的钱,很多是“拉郎配”,项目方难以推脱,才拿了政府的钱,剩下的钱只能闲置,而闲置是要问责的。该市的产业发展基础尚可,而且该区还是城市的核心区,这样的政府引导基金,为什么就成了烂尾?
一支良性运作的市场化基金,通常有一个健康的生命循环:首期募资——进入密集投资期——收获投资成果——拿着漂亮的成绩单继续募资——逐渐提升资管规模——持续完善投资体系和团队。而大部分政府引导基金,实际操作现状是怎样的呢?
政府做引导基金从第一天开始,考虑的不是实现这样一个良性循环,而是追求资金端能够放大。如何放大?
其一,在母基金层面放大。在这一层面,事实上能参与的人是有限的,当地银行、金融机构、国企、政府融资平台、上市公司都曾愿意或者不得不愿意,去做母基金的出资人。过去几年,这种操作在地方可以说是无往不利。然而时过境迁,这些主体在当前大环境下自顾不暇。资管新规之下,银行资金出口近乎关闭。曾经最大的“金主”,至少从2018年开始,几近销声匿迹。另外由于国企去杠杆,以前借钱去做基金的老路也走不通了。而面对股市低迷,上市公司对于基金合作也是畏手畏脚。由于种种原因,政府募资越来越难。
其二,除了自身出资,政府还希望基金管理者要募得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本。投资机构在跟地方政府谈的时候,往往拍着胸脯说,“你让我管理这20亿政府母基金,我给你放大到100亿。”如果这是一家市场化的母基金,基金管理者又是行业内的知名投资机构,这样的拍胸脯承诺,是能够实现的。前两年还有不少基金管理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拿了政府的钱,加之当时市场上募资环境宽松,最后都完成了剩余的配资。但是,在金融环境趋紧的今天,除非万不得已,已经没有多少投资机构愿意去做这样的尝试了。
这就意味着,对于现在存量仍旧巨大的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如果仍按着原有的套路继续,那么接下来的几年,要么眼睁睁地看着这些钱烂在账上,要么逼不得已,让那些没有实力的投资机构去管理基金。
资本招商之痛
众所周知,政府引导基金的最终目的是招商引资、培育项目,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性问题,作为引导基金体系里最靠近项目端的基金管理者,到底能不能做好招商?这个问题可以从意愿和能力两方面讨论。
首先来看意愿。过去几年拿过引导基金的管理者,当初拿钱的时候,都有过就返投比例和主管部门软磨硬泡的经历,另外,返投比例到了要“交差”的时候,是一定有各种“办法”来应对的。所以刚拿到钱的几年里,基金管理者很少会花时间来兑现承诺过的返投。对于快要到交差截止日期的基金管理者,通常也不会马上行动起来,而是左顾右盼,看看政府到底会不会过问,并研究同行都是如何应付政府的。
如果为了满足返投比例,强行在当地找一些达不到投资门槛的项目投下去,大部分基金管理者是心虚的,因为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就是每一期基金的业绩,绝不会为了完成任务而把基金做砸了。最后就变成了,“政府不究我不动”,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浪费时间精力在返投这件做好了不会有人夸奖、没做好也不一定会被问责的事情上。
再来看能力。对于基金管理者而言,真正能完成地方政府招商诉求的手段,实际上是极其有限的。除了当地极少数能达到投资门槛的项目,基金管理者通常都要想尽办法从外地带项目过来。然而资本招商的成功前提是,基金管理者在项目面前有话语权,或者至少有影响力。
大部分基金管理者一年可能看上百个项目,但最后只会投10到20个项目,且都不会是大项目,这就意味着,基金管理者的招商对象仅限于这十余个小项目。而这些项目中,因为地方招商条件所限(规模、领域、资质等等),可能只有一小半符合地方招商要求,剩下的一小半,有条件迁址且负责人还愿意的,寥寥无几。
无论是返投还是招商,对于基金管理者来讲,真的是“心也无余而力更不足”的一件事,然而这却是政府最为看重和指望的环节之一。
“让投资的归投资,
招商的归招商”
既然基金管理者面对招商任务,有那么多无奈和痛苦,那么政府引导基金到底是不是好的招商工具呢?
一个企业,尤其是发展还不错的企业,真正要迁址,或者在一个区域布局新的业务板块,是要满足很多条件的。一个有一定体量的业务真正要落地到某个地方,牵扯的方方面面太多,税收、人才、土地、产业配套、生活配套、资金支持等等,对于企业和政府,都是一项战线长、细节多、执行繁琐的一揽子工程。
由于引导基金层层放大的资金设计,导致最后真正面对项目的时候,关系链是漫长的,影响是极度间接的,且不提基金管理者的种种不愿和不能。所以到最后,资金管理者所谓的项目能力,对于政府来讲,只是花钱买了个项目线索。剩下的招商和落地,都还得政府自己找人干。
从根本上来说,政府引导基金运作低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将招商和投资的使命合二为一了。招商和投资,两件事放在一起做,然而两件事又有截然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路径,结果让政府、财政,以及参与政府母基金的国企、银行、项目等整个链条上的所有人都很“痛苦”。
那么,招商和投资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关系?行政资源和市场力量,永远都是互相吸引又互相博弈的两方。从近几年的观察看,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或许会有助于引导基金和市场走得更近。
其一,招商和投资要坚决分开。现在的问题是,引导基金体系里面,只有投资体系,没有真正的招商体系。招商体系需要建立,也需要分享利益,和投资体系同样有激励。
其二,招商要专业化、中介化。投资需要有专业的基金管理者来寻找项目、判断项目,招商同理。怎么建立系统的招商流程、标准的招商落地办法、有吸引力的招商条件,以及广泛的招商触角,都是需要专业机构配合政府去思考和打磨的。
其三,招商和投资最终需要有机结合。资金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发展资源,在招商过程中必定会长期扮演重要角色。在招商和投资的专业分工之后,也需要有足够的手段和方法,最后将资金在招商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唯此才能真正把引导基金变为招商利器。
(作者单位:母基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