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区块链对审计发展的推动研究

2019-03-26 21:34:25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14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区块交易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引言:

随着会计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领域的变革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幅度重塑会计和审计。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审计行业信息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实现区块链技术与审计的融合是推动审计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区块链特征

区块链是一种链式的数据结构,将通过密码学方法产生的数据区块按照时间次序进行连接和组合。区块链上的块保存了某一段时间内链上节点审批通过的每笔交易数据的信息。其与审计有紧密联系的三个特征分列如下:

(一)去中心化特征。不同于现有的网络体系架构模式,区块链技术能够完成对整个网络数据的分布式记录和存储,而不依赖中央处理节点的存在。该体系架构采用的是去中心化的设计,整个网络没有一个强制性的管制核心。每个网节点计算机地位平等,有相同的网络权力,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在区块链网络中由于不存在负责中央服务器性能的中心化节点,某一节点的故障或遭受的攻击并不会对区块链网络整体产生影响。

(二)透明性特征。在区块链技术架构下,任何一个在网节点都能完整的记录并反映所发生的交易数据,提供以历史交易记录为基础的完整的精确的账本。系统内的数据记录和更新对所有网络节点也都是透明和公开的。区块链系统内的一切数据交易与电子行为都会在全网被同时记载,并且为了确保所记录的数据可以精确的被所有节点审阅和探源,系统运行的规则和程序全部公开,没有隐瞒。交易数据或电子行为的发生时间可以被唯一、确切地标识出来,得到该区块的哈希值,相当于参与记账的任意节点都会给每一个区块盖上一个相同的“时间戳”。

二、区块链技术助推审计发展

(一)节约审计成本。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意味着系统内的交易数据或电子行为会被分别保存于各个节点上,因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审计数据采集体系能够保障所获取的审计数据的完整性。同时,由于该网络体系不用设置中央服务器,相应地节省了购置硬件的费用,也节约了场地和培训费用。当前审计工作往往受限于审计组织配备的计算机 软硬件的性能,审计信息化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由于区块链采用的是分布式公开账本技术,降低了对审计用户端设备的要求,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计算机的采购成本,有利于审计组织特别是基层审计组织的审计信息化建设。

(二)提高审计效率。“时间戳”概念对于区块所存储的用于记录交易确认时间的那部分信息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描述。区块链系统中的所有区块都是按信息的生成时间顺序相链接的,并由此构建出带有区块“时间戳”信息的大账本。对于区块链系统内的任意交易或数据,审计人员都可以凭借交易所在区块的“时间戳”追根溯源,保证审计证据的可追溯性。特别是对于一笔可疑的交易或数据,审计人员能够借助区块的“时间戳”精准分析该笔数据或交易的发生、存在或截止。区块链的透明性特征意味着系统中的全部交易数据副本会保留在每个区块上,获得授权密钥的审计人员可以不受空间限制访问审计数据,从而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当前联网审计 所采用的数据采集模块并不能脱离被审计单位服务器的场景环境,区块链技术为远程实时审计系统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三、区块链技术助推审计事业发展的路径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审计实时应用系统的构建,有助于增强审计工作中对数据信息的收集和甄别能力,提高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和审计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审计工作受限于人力与物力成本的现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必将大大推进审计事业发展。

(一)推动审计模式由周期审计向持续审计转变。在传统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往往在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完成之后才进行审计,审计工作具有事后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周期审计的事后鉴证模式,不利于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或管理体系做出正确、及时的评价,也削弱了审计工作的预防和监督效果。持续审计模式有助于解决审计工作与交易事项之间的时间差问题,然而审计组织的业务条件和信息化程度,已成为当前持续审计模式推行中的主要障碍。

(二)推动审计职能由监督向“预防+监督”转变。传统审计工作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活动合法性以及财务数据真实性的监督,往往注重事后的监督,同时也伴有一定的事中监督。传统审计主要发挥了审计的监督职能。大数据时代,随着审计人员所掌握的被审单位数据信息的增加,审计工作的职能范围也相应拓展。审计工作要从事后监督转向对被审计单位的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的全面预防和监督,也将越来越多地发挥“预防+监督”的职能。

在区块链系统中,交易或电子行为的审核是由系统参与者通过多数节点共识机制进行的,信息一旦被确认就不能被修改或删除。从财务信息角度来看,可以将区块链理解为基于集体共识机制建立起来的公开大账簿。区块链技术下的审计实时应用系统,可以将被审计单位的每一项交易或数据发送到网络。审计人员通过授权密钥实时获取被审计单位的交易信息,实现对其业务事项的实时监控。被审计单位的交易数据或电子行为,需要通过审计节点计算机的审核方可形成新的区块,进而形成以区块链形式储存的数据账簿。审计系统经过行为信息与规则信息的对比,若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交易事项违反规则将触发实时预警机制,交易将被宣布无效,后续相关交易也将被中止。通过对交易发生过程中数据信息的实时审核实现对违规交易的预警,从而使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预防职能。

(三)推动审计内容由财务结果向财务绩效转变。传统审计工作中,审计结果主要基于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给出鉴证意见,是对被审计单位最终财务成果的一种意见鉴定。股东以及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等传统审计报告使用者主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获取财务信息,并依据审计报告确认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的可信赖程度。传统审计的审计内容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结果为主,仅将财务绩效作为对财务结果审计的一种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可以充分用审计过程中采集、挖掘、分析和处理的大量数据资料,向被审计单位提 供改进经营管理决策的建议。

审计内容由财务结果向财务绩效转变需要数据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革新。底层分布式公开账本技术,可以对某一时间内的买卖或电子行为进行记录,能加强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和单位绩效的掌控性。某一时间区间内数据链上被审核通过的每一交易数据信息的副本,都会被保存在区块链网络的每个区块上。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审计实时应用系统不受限制地访问审计数据,这能很大程度地提升审计效率,使得财务绩效审计结果和评价能够及时有效的反馈给管理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审计内容由财务结果向财务绩效转变,审计组织可以区块链技术为依托拓展业务范围,开展管理咨询、并购 重组、业绩评价、投资决策咨询等相关业务领域的综合服务。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区块交易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 09:48:22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科学(2020年5期)2020-11-26 08:19:12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科学(2020年6期)2020-02-06 08:59:56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传媒评论(2018年4期)2018-06-27 08:20:12
读懂区块链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
上海国资(2015年8期)2015-12-23 01:47:28
大宗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