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2019-03-25 08:33胡启磊
会计之友 2019年5期
关键词:区块链一带一路金融

胡启磊

【摘 要】 金融作为市场的血液、经济的灵魂,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区块链技术的真实可靠、安全高效、公开透明等特性与现代金融理念相得益彰,将催生一轮新的金融革命。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萌芽阶段,但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探讨如何将区块链技术的各种应用场景、技术方案和商业模式应用在金融领域,在未来对于实现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保证信息安全可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一带一路”赋予区块链技术与金融理念相融合的基本原理和内涵进行阐述;其次按属性、对象、功能三个维度,分析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实践;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从技术挑战、监管挑战和成本挑战等方面,分析在金融领域中应用区块链技术面临的障碍,从而实现区块链技术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建设下的金融发展服务。

【关键词】 区块链; 金融; 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 F8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9)05-0151-06

一、引言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新时期深化对外开放格局战略的需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化竞争形式,金融行业作为高端服务业的代表,不仅要充分发挥出先行者和创新者的作用,还要用更先进的服务方法、更高的制度标准和更新的国际化理念为其他领域起到支撑作用,提升金融行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基础性和适应性作用。不同国家地区的交易主体呈现多元化特性,加之金融安全防护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跨国式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让监管范围和难度不断增大,导致金融系统的监管成本不断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由于不同经济结构差异引起金融结算和清算体系不一致,跨国资金转移需要通过中介机构结算体系来完成,复杂的跨国支付结算方式及交流沟通渠道不畅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和附加的时间价值成本上升,造成全球金融服务效率下降,增加资金遗失风险并影响交易进度,对企业的跨国信用造成负面影响,这种差异为企业的对外经济贸易和资金融通造成障碍;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在金融体系的互联互通过程中面临很多难题,不同国家地区货币计量属性不一致,导致金融交易数据确认和资金支付需要根据汇率的变化进行转换,存在信用风险、贬值风险和价值变动风险,增加了金融交易不确定性。毫无疑问,具备去中心化、可信交互技术、协调共享机制、智能合约、市场化、数字化支付模式和时间戳特性的区块链技术将为“一带一路”背景下金融领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二、区块链技术中的金融理念和内涵

2016年,区块链技术的备受瞩目与比特币在全球的风靡密切相关,时至今日区块链尚不存在公认的定义。笔者尝试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对区块链给出如下定义[1]:区块链是基于时间戳的“区块+链式”数据结构实现信息追溯和验证、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确认和更新信息、利用密码学方法保证信息记录和传输安全、利用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信息、利用去中心化功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加密虚拟货币实现数字化支付的一种全新分布式基础架构、计算范式和经济模式。

“一带一路”背景下,利用具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方式等特性的区链块技术,在国别之间能够实现多元化主体直接平等参与交易,信息、资金和实物等资源的高效流动,生产要素的广泛连接,金融交易高效协同和信息的监督与追溯的多元化目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自由“区块链+金融”系统。为了研究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是如何应用的,根据区块链技术的特性与现代金融理念,构建二者的融合关系表。如表1所示。

1.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在区块链系统中,多元化主体既是交易参与者,又是全网交易信息的监督者,每个主体在均等的权利义务下互相对接,在同一时间内均等获得相同信息;在金融领域中,未来的金融互联网是由无数个交互终端组成,每个节点数据信息可以自由流动,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没有中介机构的参与,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均等地分享信息和提出金融交易需求,真正实现“参与者即决策者”。

2.可信交互技术。在区块链系统中,分布式账本的无数节点共同记录信息,保证信息一致性和透明性,一个节点信息的改变,系统就会自动舍弃被篡改的节点信息;在金融领域中,区块链系统最大贡献是创造信用,利用技术力量和奖励机制让全网参与者共同维护全球电子账本,实现信息以点对点方式传遍所有角落,单个终端篡改信息是没有意义,因为拥有较多相同数量账本的数据才是真实的金融信息,系统会自动删除被篡改过的数据,保证金融信息的安全可靠、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形成统一的“诚信价值观”。

3.智能合約。在区块链系统中,通过一套事先设定好的数字编程作为合约执行的触发条件,保证合同执行的智能化、自动化;在金融领域中,目前还存在大量手工处理金融交易信息和柜台办理业务的情况,降低工作效率和影响金融信息传递的及时性,而自动化合同触发条件的设定,可以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并追踪交易全过程,实现价值验证、价值储存、价值贷款、价值交换、价值核算、价值保险、风险管理和投融资管理等金融交易的个性化和自动化处理,节省附加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4.协调共享机制。在区块链系统中,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技术,保证数据储存和传输的安全性,所有节点信息由参与主体共同维护这个可靠分布式账本;在金融领域中,所有参与者在同一时间快速共享金融数据和信息,提高信息披露速度和范围,避免数据信息丢失和传递延迟,提高金融信息的安全性和透明性,实现金融交易需求和供给信息的自由调度支配,形成良性循环。

5.市场化。在区块链系统中,市场化特征是无需第三方信用机制,产生天然资源流动市场,不依靠任何中心化系统实现自动运行,金融产品可以由任何人创建并交易;在金融领域中,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无差别的有序公平开放的金融市场,实现点对点的链接,可以很好地服务于其他金融产品的交易和金融衍生品的开发。

6.数字化货币。在区块链系统中,利用数字化货币优势创建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包含即时结算、全球互用、无交易费用且安全性高,实现稳定无风险的通用计量模式;在金融领域中,由于金融中介的存在和货币种类不同等原因,金融交易不仅要经历繁杂的办理流程还要面对汇率变动对跨国交易带来的影响,造成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上升,而这种全新商业模式实现参与者之间使用同一种结算货币进行价值转移。

7.时间戳。在区块链系统中,记录的数据信息就会被打上相应的时间和地点烙印,从而使信息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在金融领域中,经过时间戳认证后的金融资料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于保证金融交易信息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便于数据信息的追溯验证,并迅速定位被篡改的信息。

三、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实践

新一轮的金融革命正在上演,未来是万物互联的趋势,交易的属性呈现高频率与低密度,交易的对象是机器与机器,交易的功能越来越广泛。具备分布式账本、可信交互技术、协调共享机制、智能合约、市场化和数字化支付特性的区块链技术与金融理念相融合促进“区块链+金融”模式的形成,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发展的保障和支撑。如表2所示。

在属性方面从信息流、资金流、价值流和时间流角度,阐述金融领域中货币、证券、保险和银行等不同对象在跨国征信、金融交易、支付结算和监督追溯等功能环节区块链技术发挥的效能。

(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属性维度分析

第一,在信息流方面。一是解决金融交易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金融信息实时采集、传递和处理,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监控和评估。二是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系统稳定性。传统金融行业为了防止造假,要求每笔业务都需要提供很高的资质,包含保证金、抵押担保和营业执照等,但是原始数据可能存在的错误,导致相互间信任难度增大,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协同共享机制特征,不需要第三方维护信息,每个参与者都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信息维护,实现信息的不可篡改性,保障参与交易主体信息和金融数据的安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金融信息、交易主体呈现爆炸式增长,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传输速度和金融交易自动化要求非常高,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和协同共享机制技术可以快速实现信息在点对点之间交换和传递,降低人工处理金融交易的成本,避免了传统人工梳理和核对数据的过程,减少数据录入、打印、盖章、传递和人工对接错误导致的信息处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第二,在资金流方面。一是统一数字化支付结算模式;二是提高资金的流通效率和保障资金安全。“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国贸易往来趋于频繁,金融服务作为跨国交易的支撑者,需要具有全球互通性的功能,实现资金高效流动和效益最大化。区块链技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种共同认可的数字化货币或是法定货币与数字化货币稳定转换的计量体系或服务平台,使资金像互联网中的信息一样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消除不同货币种类之间的壁垒、汇率变动损失和跨国支付的复杂审批流程,实现资金多元化的协调统一调度,同时去中心化特征可以节省手续费和发行费用,消除直接建立投资者与企业信用关系的成本。区块链的协同共享机制具有统一认证、计量和交易的功能,可以实现资金与交易的分离,消除中介机构对于用户资金的追踪和冻结,所有资金交易按照自己意志进行操控,为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协同共享提供技术支撑。

第三,在价值流方面。一是降低交易成本;二是实现资产进一步金融产品化。传统金融管理模式需要支付合同成本、管理费和房租等,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巨大的成本支出,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和虚拟加密数字化功能,会使参与者之间的交易流程实现程序化和数字化,在虚拟网络中实现合同的自动执行,资金的自动结算,降低金融交易管理的物理成本和支付延迟。区块链上的所有数字资产都可以看成一种证券(权利),去中心化特征让资产的发行和交易变得透明,打破虚拟资产和物理资产之间界限,消除第三方中介机构,所有主体可以相互之间发布任何资产类型并自行交易,即时完成结算和清算,降低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

第四,在时间流方面。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由于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要想凭空建立一个全球互信共同体是几乎不可能,即使跨国的价值交换可以完成,也需要付出高额的时间成本,效率较低。由于金融数据公开性和透明度、货币结算模式和信息自动化方面等差异导致出现财务舞弊、金融造假问题以及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时性和自动化问题,仍然是制约金融互联网领域趋同发展的障碍。区块链的可信交互技术、去中心化特征和协同共享机制可以实现金融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不可逆性,将会推进“一带一路”下金融领域取得长足发展,同时将金融数据打上时间和空间的标记,便于财务监管和追溯金融数据造假来源,节省审计时间成本。例如,在跨国银行征信、汇率变动和货币支付模式上区块链技术将起到关键作用。

(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对象维度分析

第一,在数字化货币方面。区块链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货币体系,它可以使用户感受到数字化货币优势带来的体验,包括点对点之间实时价值转移、国际化货币属性、无交易成本且安全性高。一是消除现有纸质货币具有的物理属性。纸币的流通需要有纸张印刷、货币运输、流通磨损、回收处置等物理行为,这些行为时时刻刻都在消耗资金成本和时间价值。数字化貨币具有的非实物特性,完全避免纸币物理行为带来损耗,在金融交易中货币流动也不需要第三方信用支持,因为区块链技术本身就可以创造信用。二是避免汇率变动带来贬值风险和资金风险[2]。数字化货币可以实现全球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发行,并得到参与主体的认可,其价值由所代表的实物资产和服务价值所决定,反映货币本身的流通规律,所有的金融交易可以使用同一种结算货币进行交易,避免不同货币间汇率的变动带来的风险。同时数字化货币的不可篡改性使假币不可能存在,理论上不存在超发数字化货币的可能性,避免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和个别国家操控金融市场的可能。三是提高金融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传统的中心化结算和支付体系需要以国家或是第三方的信誉为依托,需要支付纸币的防伪、印刷、处置和中介手续费等交易成本,去中心化的数字化货币支付模式,可以在完全避免上述成本支出的情况下完成即时的价值转换;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不断扩大,金融交易的程度和经济贸易的规模愈发频繁,数字化货币具备国际统一支付结算的货币属性,将得到不同国家地区参与主体的认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经济性。四是便于金融监管和追溯验证。区块链技术的时间戳特性使所有金融交易和数据信息都具有时间和空间标记,其不可篡改性完整反映交易信息和主体信息,具备随时查询资金来源和流向功能,便于打击洗钱、偷税漏税和恐怖融资,遏制经济犯罪;同时全网信息的公开透明,可以使国家监督金融政策执行情况和数字化货币流通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快速做出优化经济政策的反应。

第二,在保险行业方面。目前保险行业的经营模式是需要一个具有足够资金支持的中心组织,并与私人订立契约关系,而区块链技术可能会改变保险公司这种提供互惠方式的方法。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点对点互助保险平台,让被保险人直接管理自己的风险,保险公司的角色转变为专业咨询和互惠池机制管理,并不是直接吸收风险,避免成为风险所有者,有效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和个人与保险供应商之间互动新模式的产生,最终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信任度。另外区块链技术具有高效的解决索赔和减少欺诈的可能性,交易双方通过区块链技术验证当事人信息和保险案件的真实性,增加未来保险的传播和需求,降低保险行业再保险的概率。

现阶段区块链技术在身份认证、空间、时间和互动方面将提供发展机会。一是区块链技术能改变以往标识个人身份信息的方法,基于去中心化技术,利用密码学方法保护被保险人的生物特征数据(如声誉、保险、诊断证明、测试结果等),实现在任何时候验证保险人身份,有效解决数字身份獲取和认证方案之间的空白。二是空间维度让保险产品以两种方式存在,一方面扩大保险产品的空间范围,另一方面通过调整保险覆盖范围和具体地点来调整价格。前者可以使保险产品具备金融包容性,后者实现区块链技术作为大数据应用的一部分,通过分析横跨时间和空间数据,实时调整保险产品属性,极大提高效率。三是基于时间戳特征,使保险产品记录整个周期内交易记录和交易值,一方面增大时间范围,可以使更多交易产品进行组合;另一方面具有不可篡改性特征是交易记录不会随着时间变化为改变,实现永久保存,但是交易内容却可以转移,极大增强保险人长期保险产品的信心。四是智能合约能有效自动执行保险合同,促使保险公司由风险共担模式转向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在未来设定执行触发条件,实现保险产品随着时间推移达到自我管理、风险管理和点对点互助金融平台解决方案。

第三,在证券行业方面。区块链技术将改变中介机构的管理模式。一是业务层面,针对离散的、场外的、交易性能要求不高的金融交易或是支付结算要求相对较高的新业务来说,运用区块链的技术目前是可行的,因为去中心化的信任模式可以使分散的金融交易者通过可信的平台进行交易。二是组织治理层面,要建立区块链新技术来引领新业务的产生,而不是成为业务附庸的思想,信息技术的变化应成为组织管理转变的驱动因素,能够带动业务改变和发展。三是技术层面,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核心就是去中心化的防伪记录机制,解决交易主体信用认证、金融产品的发行和交易、支付结算和清算收割过程中虚假交易和资料造假问题。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和公开透明性,强化信息披露义务的履行,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欺诈风险[3],提高信息透明度,使参与主体掌握交易情况和对方信誉水平,监督金融交易过程,优化金融市场的诚实守信环境。智能合约是对目前契约式合同的颠覆性改变,自动化触发机制的出现,使合约可以按照参与主体的意志自主进行金融产品的登记、购买、转让、结算、分配利润等服务,传统证券机构的职能就会被弱化。区块链的协同共享机制实现全网信息的公开透明和传播更新,保证信息的变更可以同步反映参与者的实际意图,实现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定。

第四,在银行业方面。以区块链为主体的支付系统,可能会诞生全新的金融互联网,在这个网络中传输的不是信息,而是资金,这些资金不仅包含数字化货币,也包含世界各国的法定货币,创造数字化货币和法定货币相融合的支付体系,以极低的成本使金融交易的摩擦系数降到最低。“一带一路”将各国交易内容、交易对象范围和经贸合作等串联起来,未来不同区域市场上参与主体平等对接,实现金融交易一体化(是“区块链+金融”的重要体现)。金融服务最基本的功能是资金融通,是供需双方的意愿达成,包含传统的银行直接融资和金融衍生品的间接发行筹资,但是无一例外都需要支付高额成本,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互联网可以将资金使用成本降低到和互联网传输信息一样,那么资金融通将会获得重新定义。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可以实现参与主体自由更换资金供应商,利用智能合约与机器签约,避免产生解除旧合约和签订新合约所支付的管理操作成本;去中心化特征剔除中介机构,可以把分布式主体聚集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到金融交易中,增加对参与主体的资源和供求关系管理,通过点对点分析,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双向流动[4];可信交互技术和协同共享机制,增强信息的真实可信性,保证信息的安全透明,参与主体可以按照透明的价格、需求量和发行量等信息的选择执行合同、交易结算和清算,比传统金融交易系统更有效率。

(三)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功能维度分析

第一,在跨国信用方面。区块链被称之为信任的机器,即使没有中央权威,也可以创造信任力[5]。目前金融系统都是由国家或是第三方提供的支付系统,本质还是依靠中心化方案来解决,而中心化的信用也只能局限在一定空间和范围内,要建立金融互联网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建立“信用”,所以价值转移的根本问题就是跨国信用问题。由于“一带一路”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参与主体的交易背景也不同,需要对交易对象的信用进行评价,分析其是否满足金融交易需求,要想对政治、经济和文化不同的国家之间建立完全互信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可以做到也需要耗费高额的成本。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把交易双方紧紧地链接在一起,金融交易合同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执行,避免无预兆毁约带来的风险,提高系统的可追责性,降低系统的信任风险和资金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传统的跨国贸易需要对另一方的银行信用进行征集和设立保证金账户作为信用的担保,但层层审批、调取信息和流程复杂等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高昂的经济成本,而区块链利用分布式账本和协同共享机制,实现自动调取对方单位征信信息,提高财务信息获得及时性和安全性。在监管方面,区块链的可追溯性和透明性,可以随时获取破坏交易信用和不遵守交易规则的企业信息,并将其进行处罚甚至除名,有利于维护企业财务安全。

第二,在金融交易方面。一是资产发行方式的巨变。目前所有资产发行方式都是先审核再发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向全社会发布资产证券化产品,并且进行交易存在很高的门槛,但是区块链可以实现先发行再审核,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跨境融资时,可以让整个过程实现逆转。基于去中心化的资产交易平台,资产的发行和交易变得越来越容易,全世界的任何人只要能够接入网络就可以随时发布任何资产类型,根据透明的价格、交易需求和回报能力与他人选择执行合同交易,完成实时结算和清算,由于区块链可以让市场变得足够透明,会使发布虚假财务信息和会计欺诈行为变得非常困难。二是加速资产证券化[6]。数字化货币和其他资产能够以一个固定或是确定的汇率在区块链中来回转移,形成一个新的、开放创新的平台,支持任何资产类型的产生,比如金融衍生品、真实和虚拟世界货币、真实世界财产注册和小微支付等方面。区块链可以跨越物理资产和虚拟资产之间的鸿沟,将存在价值的物理资产通过区块链实现资产证券化,将物理资产最重要的所有权进行打包,形成一个资产池,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化功能可以将资产池分割成标准份额的资产,在网上交易、抵押和传输并获得现金流;协同共享机制可以避免参与主体实物信息不对称,使每个参与主体及时了解资产风险和资金流向,充分考虑数字化资产流动性带来的流动性溢价,将会使资金成本更低。

第三,在支付结算方面。由于“一带一路”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跨国支付方式、货币种类、汇率变动和政府监管方面存在不同,导致在跨国贸易结算时存在很大风险。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是建立在去信任基础上的协调共享机制,节省了第三方金融机构参与所支付的时间和价值成本,与传统跨国支付方式相比,不需要银行审批、委托代理授信和预存保证金等环节[7],避免中介机构频繁抵消对账,保证信息同步,实现参与主体间直接点对点即时价值转移。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化货币优势,创建一种全球都认可的数字货币模式或是法定货币与数字货币的混合支付模式,作为跨国支付的币种毫无障碍地进行交易,不存在因为汇率问题和贬值问题带来的风险,避免法律和监管方式不同带来的不便。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分布式账本特征,使买卖双方共同维护验证收款、付款和交易节点信息,不通过中介向付款者提供商品和账号等交易信息,而通过一致性校验进行交易,实现主动了解收发货信息,掌握资金支付的中间环节,保护个人隐私,完全避免传统支付模式下依靠双方商业信用进行交易所存在支付风险和数据被窃取的可能性。

第四,在监督追溯方面。虽然国家一直对金融监管采取高压政策,但是金融舞弊、数据造假现象依然存在,这些乱象制约着金融行业的发展。面对金融网络的瞬息变化,需要保证数据信息的实时、自动验证和确保不同节点海量信息及时得到处理,区块链技术创造一种分布式账本,通过储存更新记录的方式,利用安全加密技术和不可篡改的特性,为所有已经发生的财务交易提供安全、可靠和永不丢失的证明,实现点对点链接,并且可以随时备份恢复,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准确性[8]。由于没有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在整个网络中的每个节点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所有的交易数据信息都会保存在每个节点中,其所生成的存在性、权属性和完整性等证明材料在全球通用,信息一经确认就不能修改,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验证。在金融区块链中,参与主体可以随时编写智能合约,选择金融交易类型、交易来源、买卖对象等信息,实现数据信息安全、公开和透明,所有参与主体拥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来管理和监督数据信息。区块链技术建立金融互联网中的数据信息都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具备数据信息可追溯性且痕迹不可清除,大大降低独立审计、管理真实记录和政府监管的成本和难度,同时自动化的信息披露将会使监督审计进入“自披露”时代,提高监督追溯效率。

四、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挑战

虽然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并且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强化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支撑作用,推进区块链技术与金融平台的融合发展,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未来的发展会面临不小的挑战。

(一)技术挑战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主要面临的技术挑战有:(1)参与主体权利对等问题。随着“一带一路”推进,金融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产生的大量投资融资、支付结算信息和金融往来等海量数据,与传统的系统容量和处理速度相比,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技术,每个区块头和区块主体的容量是有限,处理速度也比较慢,不能完全适应目前金融领域快速发展的需求,必然有一部分参与主体和交易会被排除在整个系统流程外,对如何保障参与主体交易平等权利是急需解決的问题。(2)安全性问题。主要体现在控制50%以上节点达到攻击整个网络系统的问题,从而能够对金融数据账本进行篡改,使整个分布式账簿所记录的信息都变得不可靠,价值归零,如何保证客户、金融机构只能查询修改访问自己的数据,避免个人隐私信息被篡改和泄漏,区块链系统仍然没有消除发生这个问题的可能性,即使发动攻击的成本很高。(3)加密算法问题。数字加密技术是为了保障信息生成、交易和处理的可靠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破解数字加密的技术可能出现会对金融系统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的问题急需解决。

(二)监管挑战

“一带一路”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实践创新,需要将不同国家的金融体系和监管制度相融合,形成一个整体金融系统。一方面,不同国家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不一致,去中心化的支付模式、自动化管理和共同维护分布式账本特性,将会对金融系统的业务运行框架、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和面临的法律环境和监管制度产生极大冲击,需要法律予以保障;另一方面,将加密虚拟货币赋予法定货币的待遇,可能增加系统风险,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其实际价值是否得到实体货币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尚无定论。基于保证目前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区块链技术的推广还缺少专业化的技术标准和审核验证体系。目前,世界各国尚不敢在金融领域贸然推行,阻碍了金融区块链的发展。

(三)成本挑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系统、监管体系制度和软硬件设备等方面是不同的,要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中,需要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对目前的终端设备、监管环境和信息系统等进行改造更新升级,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符合监管部门的制度要求,并使参与主体方便快捷使用,做好政府、金融、企业和参与主体之间的有效衔接。

总之,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区块链+金融”是技术理念、市场资源和金融体系相互融合的产物,要充分发挥区块链的技术优势,从技术、制度和成本上多做安排,为我国经济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 赵岳.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前景与监管应对[J].金融会计,2016(8):56-57.

[2] 中国人民银行宜宾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数字货币发展应用及货币体系变革探讨——基于区块链技术[J].西南金融,2016(5):71-72.

[3] 周梅丽,顾陈杰,黎敏.区块链金融法律问题研究[J].金融纵横,2017(8):71-74.

[4] 吕雯,唐乐.区块链技术助力跨境电商业务的开展[J].金融论坛,2017(7):54-55.

[5] 张锐.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外金融领域应用动态[J].金融创新,2016(12):44-45.

[6] 张爱军.从Ripple看区块链技术对跨境支付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改革探索,2016(6):32-33.

[7] 赵增奎.区块链开创国际贸易跨境支付新模式[J].企业经济,2017(9):167-168.

[8] 刘瑜恒,周沙骑.证券区块链的应用探索、问题挑战与监管对策[J].金融监管研究,2017(4):103-105.

猜你喜欢
区块链一带一路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P2P金融解读
用“区块链”助推中企走出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