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研究

2019-03-25 08:36曹华琼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规范化标准化

曹华琼

摘 要: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我国政府管理和运行模式的全新变革,它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是有效公开的前提,对于破解当前基层政务公开的随意性、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改善基层政务公开生态,增强政务服务能力,提高政务公开效率,稳步推进政务“五公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D6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1-0188-02

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我国全面改革地纵深推进和互联网技术地广泛应用,人民群众对加强和改善基层政务公开的需求日益迫切,在顶层设计地大力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围绕政务公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17年5月9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再次强调,开展基层政务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是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的具体举措,也是解决当前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不统一、公开程度不一致、重点领域公开内容随意化等突出问题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基层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行政效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务院将全国15省的100个县(市、区)确定为试点,采用标准化引领,以涉及群众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具体领域和服务事项为重点,围绕城乡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扶贫救灾、涉农补贴、养老服务等25个方面开展试点工作,以便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和规范,为各领域的政务公开在全国全面推行奠定基础。

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层政务公开发展的新任务

1.基層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内涵。关于“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定义,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性的学术定义。根据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相关政策文件表述,我们可以将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涵义界定为:县(市、区)级政府在原有政府信息公开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具体明确、统一规范的公开事项、公开目录、公开标准、公开方式、公开流程等内容,使之成为政府全面推动政务公开、提供政务公开服务而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标准体系,旨在推进政府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提高行政效能,破解当前基层政务公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实现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2.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特点。首先,坚持标准引领。标准化是考核政府管理行为和衡量政府公共服务行为的重要标尺,也是促使政府更加规范公共事务管理的有效手段。因此,基层政务公开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就是通过建立科学、统一、规范的政务公开标准体系,划分每一个公开领域的公开标准,以此来达到规范和监督政府管理行为,使政府在服务事项的公开领域管理中更加高效的目的。其次,坚持需求导向。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是在结合公众需求,听取公众意见的基础上,针对公众关心的政府行政行为和服务事项,将其全面梳理,细化公开内容,把每一个公开领域的五公开各个环节都按照公开事项、公开流程、公开时限等统一下来,进一步提高基层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实效性。最后,坚持地方实际。标准化规范化公开不是“一刀切”,而是立足与基层政府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实际,并紧密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特点,对本级政府或部门的所有需要公开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标准,并做灵活调整,因地制宜。

二、基层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1.政务公开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存在布局不均衡、结构不合理、质量不够高的情况,在布局方面,地方标准相对较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现有的政务公开标准主要是各地区依据各自的情况制定的,全国性统一的公开标准过于宏观和宽泛;在标准类型方面,目前关于政务公开的细化标准还比较少,主要侧重于公开目录方面的标准,缺乏技术性标准和公开事项、主体、程序、时限等标准;在标准质量上,也没有全国可供参考的标准指南,各地政务公开标准参差不齐,质量和水平也不高。

2.政务公开信息分散化。当前,基层政务公开普遍存在信息单薄,且信息分散简略等现象,尤其是在网站设计不统一,缺少有效的信息,随意性强,在内容、作用和格式上缺乏统一性与实用性。而且政府门户网站信息的种类多,目录繁杂,索引功能也存在缺陷,导致公众寻找信息难,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公众体验度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没有全国统一、互联互通的标准规范,地方政务公开各自遵循各自的标准,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又难以整合,导致信息孤岛。

3.政务公开主体不主动。当前基层政府领导干部还存在公开意识不强、公开不主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转变工作方式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缺乏标准制度体系的约束力,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要么发布不及时,公开不全面,要么发布的大都是宣传政府形象的有利信息;另一方面,基层政务公开存在技术障碍,缺乏集成能力,无法进行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合力,这就使得政务公开主体不能全面整合公开信息,导致被动公开。

4.公开内容与公众需求相脱节。政务公开的核心本是服务群众,为保障群众享有的知情权、监督权提供重要渠道,但是当前政务公开信息的供给与公民获取信息的需求相脱节,存在信息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公众想看的信息政府没有公开或较少公开,公开比较模糊,而政府日常动态发布得却很多,信息之间不对称,群众想获取信息还需要专门跑去询问。

三、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的路径选择

实现“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基层政务公开如何标准化规范化是考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执政水平的一道重要考题。要想破解基层政务公开难题,就要实现政务公开的标准化规范化。

猜你喜欢
规范化标准化
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下的业财融合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高血压患者中开展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效果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分析规范化介入护理配合在TAVR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