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03-25 08:34申苗
科技视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改进品管圈

申苗

【摘 要】目的:探究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所选100例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所收治,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品管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护理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护理干预,能让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让护理不良事件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改进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1-0182-002

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严重,常常需要接受精密的手术治疗,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意识障碍或心理障碍,具有较高的护理风险,进而影响手术疗效[1]。仅通过对治疗方案进行优化,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所以还应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而来对临床疗效进行巩固。品管圈为现阶段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成立品管圈组,让团队护理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能同时开展多项护理计划,能显著提升护理质量[2]。本研究主要评价了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100例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所收治,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29~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11±9.34)岁;16例患者为高血压性脑出血,10例患者为脑积水,24例患者为颅脑损伤。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25~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7±8.14)岁;17例患者为高血压性脑出血,11例患者为脑积水,22例患者为颅脑损伤。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如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以及行为指导等。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品管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主要为:

1)组成品管圈:小组成员共12人,选择工作经验丰富和专业知识强的科室副护士长为圈长,负责组织开展圈会、相关活动、制定组员职责。其他11人为组员,包括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通过首次圈会对分工、圈名进行确定,每周通过下班后时间召开1次圈会,每次1h。

2)培训品管圈知识:组织小组成员对品管圈手法、具体做法、QCC精神进行学习,成立微信群,让小组成员能充分了解和熟悉品管圈的原则、特点、方法,清楚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关键点和步骤。

3)选定主题、确定活动计划: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对护理管理水平进行优化,让护理质量提升,所以将“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更上新台阶”作为本活动主题。

4)分析现状:通过鱼骨图分析影响护理质量的原因,经因果关联分析,对主要原因进行查找。

5)对策的制定和实施:组织开展圈会,强调提高护理质量和病房管理的作用,让圈员能进一步认识本次活动的主体,针对各项护理工作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通過头脑风暴法对圈员进行标准化、持续化的操作程序培训,让圈员能充分掌握,严格根据该程序来开展相关护理操作。定期对已解决、落实的问题和尚存问题进行公布,同时加强整改,具体的整改对策为:(1)规范摆放病房内的物品和设备,同时清楚标识,并根据相关规定摆放患者物品;(2)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清楚病房管理的相关注意事项,主动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建议和意见进行征求和采纳,进而来对护理质量进行改善。(3)加强培训工作,让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显著提高;对检查整改制度进行完善。小组成员应分析和总结计划完成情况,根据圈会讨论的要求进行持续改进,圈长应持续监督标准化后的护理对策,防止问题反复发生。

1.3 观察指标

(1)选择自制调查表来评估护理质量,评估内容包括护理文书质量、护理方案落实、基础管理、病区管理,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表示护理质量越理想。(2)制作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问评分调查,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分~79分为满意,80分~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满意数+非常满意数)/人数*100%。(3)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室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观察

在护理文书质量、护理措施落实、基础管理、病区管理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 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的统计

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

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

3 讨论

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危重,护理操作存在较大风险,同时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期望值较高,进而让护理工作的难度增加[3]。品管圈作为一种护理管理工具,是利用各种性质相近或相同的成员,通过小组形成来解决和改善相关问题[4]。在神经外科中,其核心工作是病房管理,本研究中将品管圈活动主题确定为“持续优化神经外科护理质量”,采用鱼骨图来分析和查找影响护理质量的原因,进而制定有效的改善对策。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各项护理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品管圈活动能让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显著提高,同时还能对护理环境和住院环境进行优化,让患者了解相关的护理知识,让其住院安全得以保证,最终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改善护理质量。

总之,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护理干预,能让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让护理不良事件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包红霞.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8,(5):672-674.

[2]葛东明,丁涟沭,王正梅,等.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科研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55-257.

[3]李静,田丽,李想,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外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56-558,559.

[4]罗熹,蒙莉,王宁,等.品管圈在提高神经外科紧急手术术前准备效率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22):165-165,167.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改进品管圈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