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7年《辽宁中医杂志》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2019-03-25 08:34董丹李新
科技视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载文发文中医药大学

董丹 李新

【摘 要】本文以《CNKI中国知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数据来源,对《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2017年刊载论文进行收集整理,从载文量、独著与合著情况、主要作者群、发文机构分布和基金论文情况几个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该刊所刊载的论文具有稳定的栏目板块、作者合著率较高、基金支持论文率高于50%等特点,并拥有一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团队,在论文水平和学术水平上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关键字】《辽宁中医杂志》;文献计量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1-0149-003

《辽宁中医杂志》(以下简称《杂志》)是由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自1958年创刊以来,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60年,深受国内外广大作者与读者的喜爱[1]。目前,《杂志》一直入选中国北大核心期刊,发表校内外与中医药相关的高学术水平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论文的医学专业学术期刊。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选取《CNKI中国知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数据来源,通过条件检索,检索发表时间为“2013年-2017年”,文献来源为“辽宁中医杂志”的相关内容,得到数据共计5284条,剔除征稿信息,培训开班通知,新书介绍,版权声明,会议通知等,符合本次研究的学术论文共计5029篇。

1.2 分析方法

通过对筛选出的5029篇学术论文文献,从载文量、独著与合著情况、主要作者群、发文机构分布和基金论文情况几个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分析。

2 统计分析

2.1 载文量分析

载文量一方面反映了期刊信息的分丰富程度,另一方面又受所发表的论文质量影响,反映了期刊对信息的传递能力。本次研究分析的2013-2017年《杂志》共载文5029篇,其中年载文量分别为1094篇、1109篇、1043篇、905篇、878篇,数据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一方面反映了《杂志》具有稳定的投稿来源和读者群,另一方面反映了在论文质量的筛选过程中有越来越严格的趋势。

在2013-2017年《杂志》共开设有16个相关板块,其中火神派论坛板块仅在2013年1-6期连续刊登了沈阳大医精诚中医院张存悌关于探讨郑重光和吴天士两位清初名医的学术思想文章6篇,而调查报告板块也仅在2013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关于《2008-2010年辽宁省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调查》的调查报告,其余14个板块均在较长时间有相对系统的论文刊登,详见图1。

从图1可知,《学报》载文量最多的是临证经纬板块,载文1238篇,占本刊比重达24.6%,反映了本刊对临床研究的重视程度。

2.2 独著与合著情况分析

就全部5029篇文章的作者情况来看,独立一人完成的文章有471篇,合作完成的文章有4558篇。

表1列出了2013-2017年五年间论文独著情况,从表1中可知,独著率受辩证施护板块作者独著篇数影响较大,由于辩证施护板块主要刊登了护理类方向在具体护理实施过程中的经验的总结,而此种总结往往是个人经验的积累与升华,故独著率较高。随着2016年《杂志》暂时停止在此版块刊登学术论文,总体年独著率显著下滑至5%左右。

与独著率对比来看,《杂志》每年的合著率显著高于独著率。就合作的作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可知合作者间主要关系有四种类型:师生合作关系;生师合作关系;同事合作关系,其他合作关系(包括同学,合作伙伴等)[2]。这表明,《杂志》刊登学术论文主要是团队科研成果,而且往往是重大课题研究成果的报道与发表,这与后面论文基金情况分析不谋而合,体现了《杂志》严谨的学术氛围和稳定的作者群。

2.3 主要作者群情况分析

每一种有影响的学术期刊必然会自然形成一个活跃作者群,即发表论文较多影响较大的作者集合。[3]2013-2017年《杂志》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及其发文时期所属机构见表2。其中,辽宁中医药大学的杨关林发表的文献达到36篇,位居近五年来的发文量最多的作者,通过筛查,发现作者杨关林与同在排名前十位中的贾连群、张哲分别合作了17篇、13篇論文,其中有4篇文献是三人同时参与合作撰写的,这充分说明了他们形成了一支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团队,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了喜人成果。

2.4 发文机构情况分析

2013-2017年《杂志》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见表3。从表中可见发文机构主要是各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这说明《杂志》在中医药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主要吸引了各中医药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者积极的将科研成果进行报道。其中刊物发行方辽宁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者与医护工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发文机构。

从排名前十的机构中不难看出,《杂志》的主要作者均来自于各个中医药类高校,相对比与其他同类别中医药类出版刊物不难看出,《杂志》发表论文作者来自于医院的比重较少,从长远来看,编辑部应在各大医院加大宣传力度,争取到更多医疗工作者的更多优秀的科研结构的报道,提高杂志的影响力。

在排名前十的发文机构中有八个都是中医药大学,从地域方面看,这些中医药大学主要集中在东部,而相对来看西北地区来自于东北地区与华北地区,占比达到50%,分析其原因,与中医药大学本身的地域分布有关,在现有的23所中医药院校中,西北地区仅有2所,其中陕西中医药大学共发表论文24篇,最早一篇是2015年8月刊登在杂志中的,而甘肃中医药大学共发表论文10篇,最早一篇是2015年12月刊登在杂志中的。从中可以看出编辑部在近几年也注意到了地域院校发文的差异,加大了宣传力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5 基金论文情况分析

总所周知,在各类基金项目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下简称国自然)被看做是水平较高,申请难度大的代表。随着基金项目的研究,由基金所资助的论文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其中国自然基金论文的含金量是被大家所公认。

基金论文由于有基金的支持,水平比较高,研究比较深入,往往代表着某研究领域内新动向、新趋势,基金论文的生产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科科研实力和水平、科研组织能力及学科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4]

2013-2017年短短的五年间,《杂志》中发表论文中,国自然基金论文发文情况详见图2。国自然基金论文从数量上由2013年的188篇增长到2017年的467篇,仅从数量上对比显得有些片面,再从论文中基金论文率(基金论文率=(当年基金论文数/当年论文总数)╳100%)中也可看出,由2013年的17.18%经过五年的发展达到了2017年的53.19%,增长了三倍还多。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杂志》论文水平的不断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被同领域工作者所认可的学术价值。

3 结果讨论

(1)从载文量分析中可见,《杂志》近5年具有稳定的稿件来源,发文量稳中有降,也说明了《杂志》不追求数量优势,而更关注质量。从各类栏目板块的载文量中,临证经纬板块载文量位居14个常见板块之首,载文比达24.6%,可见《杂志》对临床研究的重视程度。

(2)从独著与合著分析中可见,《杂志》五年间合著率明显高于独著率,且独著率逐年下降,这表明所发表的论文呈现一种以团队形式进行研究的趋势,这也与后续对基金论文的分析结论不谋而合。而在独著文献量中较大比例来自于护理类方向,这更说明了护理类方向论文多是从个人工作经验的积累与总结中升华而来。

(3)从主要作者群分析中可见,伴随着《杂志》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支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团队,在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中,就有三人有较大的关联性,这说明他们中有一些人共同的研究目标,且不同的科研团队间也有合作迹象,并且他們更愿意将研究成果通过《杂志》向同领域研究者进行报告。《杂志》应更多的吸引稳定的科研团队,提高自己的科研文献水平和行业地位。

(4)从发文机构分析中可见,《杂志》主要面向中医药类高校及其附属医院,从长远来看《杂志》应加大对其他科研机构和医院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的医药工作者。另外从区域发文量的发展上来看,《杂志》已经意识到发文机构的地域差异,并作出了有效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从基金论文分析中可见,《杂志》在五年间,取得了基金论文从188篇到467篇;基金论文率从17.18%到53.19的惊人成绩,这些都印证了《杂志》在上面结果讨论的(1)(2)(3)中所取得的成果。

综上所述,有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可知,《杂志》从论文水平、学术水平两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杂志》作为中文核心期刊对近五年的出版与传播进行了反馈。

【参考文献】

[1]杂志介绍[EB/OL].http://www.lnzyzz.cn/2.

[2]张磊.一本学术杂志与一群核心作者[J].现代大学教育,2018,1:57-62.

[3]杨华.2006-2011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刊出论文作者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6:499-503.

[4]邓妍,赵阳阳,刘扬,欧凤荣.2010-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载文作者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6,12:1047-1048.

猜你喜欢
载文发文中医药大学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