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者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作为自我剖析对象,用具体的绘画行动来应对存在的现实困境。其自身的处境,可梳理为身体与异乡、乡土与自我、身体与经验、绘画与原乡等问题,最终将艺术实践的目标定在乡土、乡亲、乡遗的艺术观照上。在绘画的内部的场域的构建中,作者介入到故乡村庄的社会结构,通过在场的方式来构建绘画,将眼光越过具体的现实的事物的物理表象,去强化事物内部所潜在的情境,提炼能够还原物象的空间,以及空间在时间中消损的状态和形式要素。
关键词:身体;异乡;原乡;绘画场;再造
一、绘画实践者的身体与原乡
这个实践的目的是回归到个体的本我,展开从本我到自我、从自我到原乡、从原乡到异乡、从异乡到此在的一系列追问。
(一)此在与原乡
历史的身场的构成,个体身场的生成,社会赋予人的流动性,迁徙、求学、就业、升迁、婚姻、伴读等等促使人们有了从乡村到城市、从地方到中央、从中央到边塞、从此乡到彼乡、从此城到彼城,从此国到彼国的移居。人有了社会的流动性,也便有了此在与原乡的社会观念,也即乡愁的观念。
当下所存在的空间是当下的生活场,而我们是从原乡而来,原乡作为此在之基,是生成结构中重要的一环,甚至于在原乡中的习性会穿越历史被携带到此在的生活场中,并起到一定的作用。故乡亦或原乡是我们出生和青春期成长的地方,我们受启蒙教育的地方。这个地方将影响人的一生。
原乡就是我们生命理念或者生命场域的原点,它是一个特定的时间阶段特定的空间位置、特定的情境记忆,它被视为根脉。当我们从原乡出走,开始我们人生的旅途,或者说自我的放逐,我们的身体不间断地遭遇不同的人生境遇,逐渐形成我们对世界及社会存在的认识,积淀出我们个体的文化惯习,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们的主体意识或理念便自觉地向原点回溯,我们便开始围绕“原乡”在生命场中打转,时远时近。原乡好似圆心,是一种召唤,不断地召唤主体焕发出自主的张力。
(二)身体与异乡
往往在异乡,身体处于一个陌生的场域,旧有的身体惯习不能够解决新场域的问题,自然就驱动身体进行自我改造,并在新的场域生出新的适应于场域结构的惯习,身体就此发生了异质与同质的转化问题。这种转化是场域裹挟的结果,当我们在逐渐适应新的场域结构之后,一种新的惯习稳固以后,身体的向心力就开始起作用了,一种原乡的内驱力,驱使对当下场域中的身体的自我进行再造。这种再造有类似本质还原的意味,试图去除附在身体上的各种固化了的既定的方式方法,去实现自我的建构或再造。
(三)乡土与自我
自我的再造实质上就是在回溯原乡,向着原乡进行自我的再造,去实现对自我的塑造。乡土是属于一部分异乡人的共有经验,也就是那群在乡村土地生活中生长起来的一代人的经验,这种经验区别于城市生长经验,或特殊群体经验。那么这群有乡土经验的人就能够构成乡土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相互生成的场域。有乡土情结的绘画,一般出自于这群有乡土经验(生活惯习)的人,这较为符合场域逻辑。
(四)身体与绘画
绘画是身体观念的反映或者说落实的一种艺术实践方式,这种实践方式紧密联系于身体,因身体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综上所述的此在与原乡、身体与异乡、乡土与自我的身体场域的历史关系,那么这种原乡的、异乡的、乡土的、身体的自我已经具备了主体性,就具备了自我构建的场域自主的系统性,这里的系统性关乎乡土经验。
二、绘画与原乡的观念再造:还乡拾遗
作为一位拥有乡土经验的绘画实践者,笔者身体内化着这种此在的、原乡的、异乡的生存体验,并具备通过绘画的身体行为转化出这种体验的冲动。这种冲动源自于身体内部的思想观念和存在理念的扭力,也就是对无法实现、内心又迫切需要达成的理想或愿景的一种补偿,此时绘画的或艺术的表现行为就被激起。绘画的行为就是在建构或再造一种愿景的圆满,也就是在进行一种补偿。这种补偿是在化解内心愿景无法实现或无法释怀的心理状况。就比如说,在异乡我们有还乡的愿景,这是一种化解在异乡场域中生成的孤独和忧虑的无从依托的情绪,当我们返回故乡,这种情绪或愿景依然无法得以化解,反倒因为故乡的物是人非,而又徒增了这种忧虑。故乡成为了原乡,原乡是记忆中的故乡,现实中无法返回,因为原乡已逝,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物是人非,记忆的情境更是难以复现,由此激起个体通过绘画的行动来化解这种情绪。这就是绘画与原乡观念再造的内驱力。
(一)乡土
在小农经济下的乡土中国,在我们特殊的乡土观念中,农民生活围绕的核心是土地。土地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以生产关系所缔结的对象就是土地。乡里人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身体的劳作围绕着土地、土壤打转。翻土开垦、施肥、浇水灌溉、采收果实粮食,从耕耘到收获,身体和泥土发生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农民脚踩在泥土中,双手触摸着泥土。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乡里人就将身体浸在乡土中,吸收着来自土地的养分,身体自然和土地最为亲密。实际上我们最离不开的是土地,以至于当我们离开了土地从生理和心理上均会产生某种水土不服的症状。
(二)乡亲
鄉亲是我国农业生产的社会关系下以乡镇、村庄为单位的社会群体。乡亲是极为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日常的互助协作关系,此外还有着内在血亲的联系,多数情况下乡亲既是乡邻又存在宗亲繁衍的家族关系。乡亲内部涵盖着家族亲缘的社会结构,所以乡亲间的关系相应较为亲密,即便不是本家,也因世代相邻而逐渐亲密起来。农村的乡亲社会结构跟城市中的小区居民结构有着巨大的差异。城镇居民之间的关系趋向于利益为纽带,邻里间被一道道墙壁所分隔开来,人情冷漠,这种关系蔓延到整个社会群体之中,只要不妨害到自己的利益,永远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在当下的城镇化运动中,旧有的乡亲状况正在被打破,新的居民模式尚未构成,处于一种半分化状态。农村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村庄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儿童,以及大量的空壳宅院、空壳村庄,农村处于一种萧条的状况。走在村庄的街道,再无往日繁忙劳碌的热闹景观,换之的是道路寂静,在街口聚着三三两两的人下着象棋,或打着扑克,时不时有几句拌嘴的叫嚷(图1)。
(三)乡遗
因为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首先,乡村留下许多的空置荒废的宅院,院墙失修坍塌,院内景象一览无余,一些废弃的农用工具、一些桌椅板凳横七竖八地散落在荒草蔓延的庭院里。有些荒置的院落,堂屋屋门敞开,一眼望去依稀可见当年主人曾生活的景象,走进屋内,挂历、年画、平日里记下的陈年旧账都遗留在斑驳的墙壁之上,屋内遗留着人迹(图2)。其次,因为进城务工成为乡村的普遍现实,这样的现实下过去村办的小学因为生源流失,学校并校,造成一些乡村小学、乡镇中学被遗弃,成为乡遗的一部分。学校实质上是一个人青少年时期重要的成长环境场,这里形塑着我们的个体意识,是我们身体惯习形成的一个重要场域。空置的校园一切都似乎静止在师生离场的那一刻,只有野草和灰尘填补着这里的空间,不断脱落的墙皮、斑驳的痕迹、逐渐枯萎的空间、蔓延的野草延续着时间的流逝。
这些乡村的遗留物構建出了一个独特的空间场,这个场包裹着一段历史,一种曾经在场的生存、生活的方式。
乡遗在另一个层面还包含,乡村遗留下来的那些留守的人,那些历史记忆的裹挟者是逐渐消逝的老人和新生的儿童。他们是这片土地的原住民,他们是一段历史的活化石,他们是故乡留下来的依然鲜活的根系,唯有借助于他们的存在我们方能够穿越回到过去,真切地体味记忆。
三、绘画艺术场域呈现实践:还乡拾遗
基于这种乡土的生活经验,一种个体的存在之真理认识,笔者选择返回到故乡这个视角进行一系列的绘画艺术实践,在绘画上笔者将乡土、乡亲、乡遗作为表述对象,用现实遗落的空间来填充画面的空白空间,不断展开的是对身体与异乡、乡土与自我、身体与绘画的关系问题的诘问。通过画笔和材料来还原个体的原乡的生存体验,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就是精神的还乡,通过此在的身体的绘画的行动来映照彼在的身体历史存在的场域,绘画以其不断的在场、离场、再次在场来构建一个与其相对应的精神还乡的场域。
创作第一部分对乡村遗落的裹挟记忆的空间以及器物进行,亲身体验的再次临近,以绘画作为一种身体的体验行为,用画笔再次触摸,显现时间的痕迹、身体历史存在的记忆。
创作第二部分以一种再次和乡亲进行在场的临近,亲在,用眼睛去再认识,用画笔去触摸他们的面孔,并借助父亲来对乡亲的身份进行描述,进行对乡亲的全面的再认识。
创作第三部分移乡土入异乡此在之境,构建一种精神寄托的在场。为了建构一种原乡和异乡之间的关系,笔者选择取一立方故乡自家田地里和自家宅院里的乡土从故乡运至异乡生活地西安美术学院的展厅。
在这组空间作品中,笔者将故乡的一方乡土、返乡取土过程的视频、在场绘画写生的乡亲肖像、父亲对每一位村民的描述的文本、乡村遗留的先人的墓碑拓片、父辈根据记忆复原了村庄发展的格局变化的手绘地图、村庄现在的卫星地图、村庄遗留的农具、村庄取土地的地标的经纬度等共同构建出一个与绘画相关的艺术场域(图3)。
这个展场中笔者利用乡土、粮草、牲畜、母校拆迁后遗留的课桌、描绘乡遗的绘画作品等媒介材料来再造一系列与笔者个体记忆、生活经历相关的场域,期望通过这种综合的媒介形式来复现一个精神性的场域结构,让接受者进入到这样的场域中,能够有所触动(图4)。
图5、图6这两件作品利用绘画的方式和材料的组织再现了母校搬迁后的情景。
图7、图8这两件作品选取了乡村遗落的两个角落进行绘画语言的组织和表述,通过带有主观情绪的身体绘画的行为方式对包含用笔、运笔、铺撒、堆积等组织构建出指向乡遗的记忆的场域,绘画构建的是记忆的形状。
图9这件作品力图再造一个绘画内部的场域,一个遗弃的用青砖垒砌的窑洞,满墙遗落的老照片,陈年老挂历、结婚时的充满乡俗味道的喜庆的牡丹花鸟镜框,满炕头散乱的生活琐碎物品,旧式的镶进墙面的储物柜,敞开的柜门里收纳的物品一览无余,吸引着一位沧桑的老者驻足观看,其身后敞开的衣柜的柜门大开,隐约的一个似乎盛着药水的瓶子暴露了出来。这件作品在还原一个尘封多年的老屋,在城镇化运动中,据说物主人早已落户大城市,偶尔会返乡祭拜,画作中老者为留守老人,是这个空置遗弃老屋的历史见证者。
将研究视野锁定在当下绘画领域实践者的实践问题的投射方面,也就是用现实的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情境来返照我们所做的理论铺设。按照布尔迪厄在《学术人》中以一位知识分子的身份考察法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场的分析方式一样,笔者将自身以及所处的当下的社会环境、实践的场域结构作为分析对象来道出相关领域他人所面对的真相。
笔者以实践者的身份,将个人所在的实践场域作为分析对象,进行艺术社会学的分析,来落实布尔迪厄提出的“个体性即社会性”的命题。
作者简介:
董文通,西安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部色彩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