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慧娟
【摘 要】机械制图作为中职学校机械专业的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的开设奠定基础。其培养的是学生识图、画图、空间想象能力。为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企业的用工需求,作为该课程的授课教师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与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方法;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0;TH126-4 文獻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1-0121-002
《机械制图》课通常安排在新生入学第一、二学期上,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这门课程的学习好坏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的学习。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觉得课程难,内容多,教师觉得教学难。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常常出现教师讲解例题听得懂,但是一到学生做练习就做错。
通过数年教授机械制图课程的经验,发现早期的运用挂图和借助模型教学常常出现两级分化严重,空间想象能力好的学生学得好,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学生则学得很差,因此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绪。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和教学手段改进,运用多媒体教学与软件辅助教学,目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让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学得好这门课。
1 制定授课计划,合理安排重难点章节的学时数
现如今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除了会看懂图还需要会运用计算机辅助绘制图形。因此会同时开设机械制图与CAD两门科目。机械制图与CAD教学常是由两个不同老师教授,为此在机械制图课的教授过程中注重教学生在什么位置上会出现相贯线,因图样中可采用简化画法代替,而不需要较多时间花在练习画相贯线。在机械图样基本表达法中,着重讲授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和简化表示法,对于第三角画法不做重点讲授。零件图与装配图作为重点讲授章节。
2 采用认知心理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看图、识图能力
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组合、精选,在制图教学内容上可少讲图线绘制,尺规作图,手工绘图等。在投影法章节中,不用过多追求投影后是什么线,在点的投影章节作为重点讲授,相贯线章节重点教会产生相贯线的位置。
传统的理论教学,主要以老师为主导,加上部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限制,常会使得学生觉得枯燥,听不进去,最终在课堂打起瞌睡。通过到企业调研发现,设计者、生产者往往是先建立体模型,再根据实际情况构思平面图形。为实现工学结合,应以学生容易掌握的方法为主。在新课导入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三维软件P/roE绘制好三维模型,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让学生看实物,同时通过放大缩小以及旋转,让学生能够各个方向观察它的形状结构,从而尝试绘制二维图形。再通过对应的二维图形,讲面、直线、点,将复杂图形简单化。即实现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教学规律,让学生掌握制图内容较为容易。
新课讲授时,因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的例题不要太难,采用由简单题目开始,先用多媒体播出三维效果图,再通过转换视角让学生观察,最终绘制二维图。当学生能接受后再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安排的练习。教师采用软件抽取形式成立考核小组,明确考核要求和职责,教师结合考核总表,对积极回答问题与完成指定任务的组和成员进行表扬,调动班级学习气氛,让学生产生自豪感。
例如下节课要讲授剖视图,可利用微信群在布置课前作业,发送相关视频给学生观看,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对新课有所了解。学生按教师的要求配合教师完成组织教学和课堂温馨提示的任务。被抽到的学生按教师要求完成课前复习,学生认真听教师点评,并做好记录。教师采用软件抽取形式完成课前复习,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入新课后教师采用现场示范引导法,运用P/roE软件展示立体图,并根据剖切的位置,移开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直观形象的将剖面区域展示给学生,方便学生理解与绘制主视图。接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小组合作法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在这期间教师采用巡回指导法,对学生绘制的图形进行讲评。本着工学结合的原则,改变原本制图课枯燥的情况,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向一体化靠拢。
建立二维图形与三维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是学生学习时普遍感到困难的地方。因此,在讲解组合体视图这部分内容时,可尝试分步进行:第一步,培养学生根据三维图形画出三视图,再由他们所画的三视图想象出原二维图形,以检验自己的构思是否正确。这种先从三维到二维,再从二维到三维的思维模式,能够起到二维、三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从三维到二维,再从二维到三维的思维模式,能够起到二维、三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课后的反复练习,形成了空间思维能力,使空间到平面、平面到空间的思维具体化。
对于零件图和装配图章节的学习,除了运用多媒体手段和课后习题册的练习加强学习外,还可以带学生直接到车间参观实物,运用学校现有的减速器设备让学生拆装并以减速器为习题课练习展开教学,分析零件图与装配图。就教学方法而言,形式可以多样,譬如头脑风暴法、示范法、巡回指导法、抽查提问法、集中点评法、小组合作法。教师可以针对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学进度与内容。
3 工学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企业生产实践中较多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加工方法有很大的改变,而教科书中的内容有的仍未体现出来。现代企业需求的人才不再是单一的生产者,而是具备能够生产、加工一线的高等应用型和技能操作型人才。计算机绘图能力成为企业必需的一项技能。提早让学生适应企业的需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学习态度明确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更容易了。以精讲多练为主,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并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好地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课后的反复练习,形成了空间思维能力,使空间到平面、平面到空间的思维灵活化、习惯化、具体化。通过动脑和动手实践,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关键环节入手分析,对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是必然的,特别在二维图形与三维建模的有机结合。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改进,发现学生运用三维建模图形作为辅助,对空间思维模式的建立明显加强。在课堂的讲授方式方法上进行改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有效提高了高职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志忠,王幼苓,吴占文.机械制图教学新体系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05):71-73.
[2]史玉霞.“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3]胡宜鸣.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03,(1):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