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霞 苏媛媛 赵倩 李娜 杨薇
【摘 要】在静脉输液时,输液报警器的应用可以减轻输液患者的护理工作强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紧张的医患关系,本文通过对输液报警器的原理和应用效果做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静脉输液;报警器
中图分类号: TH78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1-0046-003
0 引言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最常用的给药方法,目前, 大部分输液过程一般是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双重监管,在输液过程中用肉眼观察药液剩余量,如果液体输完而未能及时发现并更换液体或拔除针头,可能导致空气进入血管的情况,危及患者人身安全。尤其在一对多的护理模式下,护理工作强度大,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
输液报警器的开发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士工作量,使护士在输液护理中能够更方便地观察病情,更好地服务于输液患者,防止输液滴空、空气栓塞、回血凝固、重新注射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这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稳定护士队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1]。
1 目前常见的输液报警器原理
1.1 红外输液报警器
红外输液报警器主要由红外对管(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以及莫菲氏滴管组成。将两个含有浮球的莫菲氏滴管设置在输液管路中[2]。当滴管中的液体将浮球托起时,该浮球遮挡了红外发射管与红外接收管之间的光路,红外报警器不会报警。相反,当滴管中的液体量变少,浮球的位置下降,光路不被遮挡,从而报警器开始报警。
1.2 液体导电输液报警器
液体导电输液报警器将输液针头与被绝缘材料包裹的进气针头通过两根导线与报警器相连接[3]。当液面的高度不能将针头完全埋没,即两针头之间的电路不通时,会发出报警信号进行报警,这时可提醒医务人员或患者进行监护。
1.3 新型弹簧输液报警器
新型弹簧输液报警器利用药液在输液过程中减少的重量进行检测[4]。当输液瓶中药液的重量减小时,弹簧测力计的形变量减小,当输液完成时,金属轻杆上移到触片处,则电路接通,电铃工作报警;对于不同型号的药水瓶,可以用不同的弹簧悬挂。
1.4 微电脑输液报警器
微电脑输液报警器是-种集成的电路芯片,由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中央处理器、AD转换器、显示驱动电路等电路[5],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微型计算机系统[6]。利用单片机通过预置液滴的总量和光电传感器推算液滴的速度,来判断输液完成的时间,从而报警提醒输液患者或医护人员。
1.5 前置型输液报警器
前置型输液报警器通过电路系统检测输液速度、输液开始与停止。将报警器安装在输液皮条莫菲氏滴管上方,插上电源,设定滴速,启动仪器开关[7],就可根据电路系统检测的结果自动报警。
1.6 电容传感输液报警器
电容传感输液报警器是利用输液瓶外壁紧贴的两条铜箔传感器进行检测[8]。利用将测量的压力变化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传感器,不考虑边缘效应,由于在固定情况下进行测量时,其两极板之间的相对有效面积,两极板距离,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三个参量是不会变的,因此可根据测量的电容量得知其液位高度,从而进行报警提示。
2 临床应用
2.1 输液报警器在冠脈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气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致死量为60~150ml,静脉输液微量气泡持续进入的致死量为2ml/(kg·min)。文献报道在进行心脏手术时,发生空气栓塞是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发生率0.1%~0.3%[9]。
在进行手术时,若有空气通过运送造影剂的管路进入冠状动脉循环系统中,形成空气栓塞,后果非常严重,甚至危及到生命。因此,在术前准备工作中,医务人员应彻底排完管路系统中的空气,在管路系统上连接输液报警器,液面一旦低于检测值,输液报警器会自动报警,避免因护士疏忽,未能及时发现管路中液体用完,导致空气栓塞。
输液报警器在冠状动脉治疗过程中可以提示医务人员及时更换管路系统中的造影剂,有效的提高了手术的连贯性和成功率,降低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2 输液报警器在眼科输液中的应用
在眼科,当患者输液时,通常需要家人或护士看护。如果液体输完后不能及时处理,会出现空气进入或血液回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加大护士的工作量[10]。
输液报警器可以在液体滴完时,立即发出报警,提醒看护人员进行处理,有效减轻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的护理工作量,提高医院或诊所服务质量,特别是在眼科优质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
2.3 输液报警器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进行输液,可以减少患者再次穿刺带来的痛苦,血液透析患者输液是直接在血液透析仪管路系统上连接输液管进行给药的。输液完成后若不能及时关闭输液管,会导致空气进入管路系统引起空气栓塞,甚至透析仪凝血等严重现象,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和仪器的使用寿命[11]。
血液透析患者身体状况较差,不方便自己观察输液是否完毕,同时一个护士要照顾多个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泵血流量速度很快,一旦空气进入血液,后果非常严重,所以需要护士频繁查看,输液报警器的使用可大大减少护士的工作压力。
3 市场分析
针对各类社会需求,输液报警器的市场主要集中于家庭、独自就医患者以及医院。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特别是80年代以后独生子女政策在城市广泛推行,当今中国社会老龄化日趋加剧,许多家庭结构呈现”4+2+1”模式,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兼顾工作和家庭,当老人生病住院时,子女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在输液时,老人因药液作用睡着,又无家人陪护,极有可能在液体输完后发生回血。当年轻患者独自看病就医时,多数人会选择看手机来打发输液过程中漫长无聊的时间,可能未及时发现液体输完,导致回血。另外,除过大医院,中小型医院每天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需要输液治疗,当患者流量大的时候,有些医院因为地方有限,只能留患者在输液区,家属在外等候,独自输液的患者可能因为看护不周而发生回血。
输液报警器可以解决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减轻护理工作量,为患者以及其家人营造一个放心舒适的输液环境。
4 结语
输液报警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坚固耐用,成本低,既可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也可以使医患关系更融洽。市面上原理不同的各类输液报警器,基本满足各种社会需求,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颖,孔维云,赵丽萍等.智能化输液报警器临床应用满意度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14):1409.
[2]尚利峰,李洪振.低成本输液报警器制作[J].医疗设备,2010,23(8):18-19.
[3]白云莲.输液报警器[J].中外技术情报,1995,(7):20.
[4]于向英,孙孝红,王永珍.新型弹簧输液报警器的研制与应用护理研究[J].2003,18(9):609-609.
[5]刘晓勤,王丽,田辉勇.一种全新的微电脑输液报警器[J].医疗卫生装备,2002(4),64.
[6]陈海宴.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62-65.
[7]李红,吴美琴,季静.前置型输液报警器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7,Vol.41,No.12:1342.
[8]张爱华,朱亮.医用输液液位实时监测系统在康复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3,7(20):2820-2821.
[9]姜金爱.输液报警器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1):3647-3648.
[10]于海娟.只能输液报警器在眼科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0):293-294.
[11]吴丽芬,叶芸.输液报警器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