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松竹文化的千岛湖生态旅游研究

2019-03-25 22:22:25章德三孙邦建余梅生徐高福
防护林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旅游节千岛湖马尾松

章德三,孙邦建,余梅生,徐高福

(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生态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淳安 311700)

1 问题的提出

一般来说,生态文明是在生态理念下衍生出来的各种理论及其理论支撑下创造出的物质财富的集合。中国的文化概念通常有广义与狭义、大文化与小文化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分,认为凡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换言之,自然的人化即文化;小文化或狭义的文化,简洁地说,是大文化或广义文化减去物质性的部分,限于人类精神层面活动及其成果,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教养、人格等[1]。中国“文化”造字进化形成完整的古典概念时归结为人文化成,指向为人的精神,而英语不同,英语的文化概念与栽培、种植、开发物质特别是农业活动相关联[1,2]。

一个旅游者,在中国的基本作用有三:第一就是消费;第二是修身养性;第三是大众化的休闲娱乐[3]。如今广为倡导的康养,其重要途径就是修身养性,旅游意义上所谓修身养性,是借助旅游与大自然对话,通过旅游交友两大交流形式,与现代文明、传统文化对话,来提高精神文明素质。

古人以“松竹”明志,千岛湖畔一望无际的松林,而毛竹是当地林业的主导产业。探索松竹文化与千岛湖生态旅游产业融合机制,举办系列千岛湖松竹文化旅游节,将加快千岛湖资源、动能、结构、效率的转化,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2 松竹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

2.1 松文化及其生态旅游资源

追溯中国文化历史,“松”的高大挺拔、凌霜傲雪物性吻合儒家“君子比德”观念;“松”四季常青,经冬不凋,顽强不衰的生命美,蕴涵着中国人精神追求的首要寄托[4]。

植物分类学中,“松”是松属植物的统称,共100余种,中国产22种10变种,几乎遍布全国。其中马尾松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也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由于对土壤要求不高,很耐瘠薄,在森林演替中属先锋树种,常在裸地或无林地上天然更新、自然生长成林,封山育林是其主要营林手段,故马尾松天然林占其总面积近七成[5]。

马尾松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可以开发其自然资源的优势,形成自然旅游景点,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千岛湖所在的浙江省淳安县森林面积33.98万hm2,超过一半的森林面积中有松木分布,蓄积为全县森林的三成[6]。千岛湖的众多岛屿和周边主要分布着马尾松林。每一景点或多或少生长着高大翠绿的马尾松,姥山岛上有1 119份马尾松种质资源,是全国收集保存最多的马尾松种质资源库。

马尾松花粉的保健功能已得到世界科研机构的广泛认可,业内公认千岛湖的马尾松花粉品质最好[7]。每年吸引十万以上消费者纷纷来千岛湖参观考察,对千岛湖松花粉产地环境赞叹不已。每年4月份,成千上万密密匝匝的马尾松盛开着一簇簇黄灿灿的松花,随风轻轻落在千岛湖面上,金黄一片。这些天然飘散下来的松花粉成为千岛湖有机鱼最好的天然饲料。春暖花开,游人如织,考察千岛湖马尾松花粉生产基地,品尝美味的千岛湖有机鱼。

2.2 竹文化及其生态旅游资源

在全世界1 200多种竹子、0.22亿hm2的竹林中,有半壁以上的江山都被中国和印度瓜分了。

竹子是东方文明当之无愧的缩影与见证。早在一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它可以做成弓箭,帮助人类提高捕猎效率。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陶器上出现了“竹”的象形文字,说明它已经乘上人类文化的翅膀开始翱翔。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竹子的用途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这一点,我们可以继续从文字的演化中找到依据。甲骨文时代,可辨别的竹字部首文字还仅有6个,到清朝的《康熙字典》中,竹字部首的文字就已达960个,涉及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了,其增长速度可谓与人类两个文明发展速度同样惊人[8]。

所以,要想在这里全面地列举竹子的用途,那实在是徒劳的。如今,竹子的用途多达上千种,可想而知,无论我们再怎么努力,最终都只能落得个挂一漏万的结局。好在我们有宋代牛人苏东坡,他的概括能力比较强,什么“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

千岛湖所在的淳安县竹林规模已达2万hm2。改革开放以来,千岛湖竹林旅游资源渐渐被开发,对竹产品的文化价值认识不断深化并在进一步挖掘之中。已拥有园林景观、民俗演艺、美食特产、主题节庆等四大富有地方特色的竹文化旅游资源。建有“毛竹绿色走廊”景观带,流传至今的罗神竹舞、竹马舞等地方表演艺术,具有当地品牌的千岛湖笋干及竹根雕、竹编等工艺品,竹炭系列产品,还有独具特色的千岛湖(大墅)毛竹/竹笋文化节[9]。

3 千岛湖松竹文化旅游节的创意

千岛湖自2017年开始开展一年一度的“松竹文化之旅”,两年间已接待35.3万人来千岛湖参加活动的游客,值此淳安的大街小巷洋溢着松竹文化氛围,松竹文化体验布满大小诸岛。千岛湖松竹资源丰富、景色秀丽,千岛湖镇原来除了叫排岭还有一个别名叫——松城,松城的由来便是因为这个城市的建筑散落在万顷松涛之中,游客到此观松赏竹,传承松竹文化,弘扬松竹精神,传播松竹知识,体验了独特的松竹文化魅力之旅。

千岛湖松竹文化旅游节以书画展和报告会的形式弘扬松竹文化,邀请书画名家和文化专家展现艺术风采和文化学识,提升旅游节的文化底蕴;以松树认养和产业论坛的形式剖析松竹价值,创新互联网认养模式分享产业前沿动态,激发新时代人创业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以游学活动和毅行赛事的形式,丰富旅游节活动体验深入感受松竹文化精神,围绕松竹文化打通多方渠道。

3.1 松竹文化书画展

松者,四季常青;竹者,经年不凋。松与竹因其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广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自古至今有许多书画大师描绘松竹来表现自己的坚贞高洁的品质,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为了进一步弘扬松竹传统文化精神,增加游客和社会各界对松竹艺术作品的交流和探讨,培养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千岛湖松竹文化旅游节”期间,全国行业知名老艺术家与淳安县文学艺术联合会共同举办松竹文化书画展。

3.2 松竹主题报告会

松树在林中有王者风范,却能忍受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品格;竹子压而不折、弯而不倒、刚柔并济的精神特质,诠释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特征。也激励每一个新时代人遇到困难时,既要有松树百折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也要有竹子刚柔并济、张弛有度的智慧。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在松竹文化旅游节期间于千岛湖水之灵剧场带给大家松竹主题报告,深入浅出地讲解松竹产业链、松竹精神、中华文化以及新时代人的历史使命。

3.3 松树在线认养

国家马尾松良种基地位于姥山岛上,是千岛湖最大的马尾松科研与文化园区。每年都会在翠竹吐绿、松花绽放的季节,组团来到千岛湖姥山岛体验松竹文化。如今,千岛湖松竹文化旅游节借助“千岛智旅”平台,为游客提供松树在线认养活动。通过活动提升团队建设力和凝聚力,并以此作为感恩与回报,来守护这些松树瑰宝。

游客可通过千岛智旅公众号平台了解松树认养详情,并在平台小程序中完成注册登入、认养选择、 认养确认、缴纳资金和获取认养权益的活动。平台利用激光雷达航拍设备确定每一个松树的精准定位,赋予每一颗松树独一无二的身份。用户认养松树后即可获取相应松树的定位,开启岛上寻松探索之旅[10]。

3.4 松竹文化游学活动

在千岛湖松竹文化旅游节期间围绕姥山岛、下姜、文渊狮城和淳安县博物馆等特色景点,打造集绿色生态体验、红色之旅体验、淳安历史感受等于一体的特色松竹文化游学线路。

3.4.1 姥山岛 千岛湖景区面积最大的一个岛屿,满山都是松树和翠竹,是全国享有盛名的马尾松良种基地。该基地始建于1976年,1979年被列为部省联营林木良种基地,20世纪90年代被列为浙江省12个重点林木良种基地,2005年被列为浙江省4大林木良种繁育中心之一,2009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和国家马尾松种质资源库。在姥山岛上能够体验松花粉采摘、除尘、除杂、烘干的全过程。

3.4.2 下姜村红色之旅 参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是习近平曾经在浙江省任省委书记时的基层联系点,整个村庄依山傍水,干净的马路,整洁的楼房随处可见。这里最让人自豪的,不是碧水清清,不是绿意绵延,也不是风生水起的现代农业、民宿产业,而是人们在探寻多种发展方式时,对绿色理念的坚守,对梦想的执着和追求。

在中国大地吹响乡村振兴号角的今天,驻足浙江西部山区、千岛湖畔的下姜,追问15年来她的绿色蝶变,我们感知且震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展望且坚信的,是步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2.8万个浙江乡村和广袤的中国原野,将要滋长迸发的盎然春意和蓬勃生机。

3.4.3 淳安县博物馆 千岛湖畔,珍珠半岛上,守望湖上湖下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展馆展示沿着淳安深远的历史文脉,回望“湖底江”四千年历史,铭记“江上湖”六十载回忆,讲述“江湖时代”的灿烂非遗文化。该馆以淳安4 000年历史为叙述主体,以1959年为界,用实物结合声光电等效果元素,讲述淳安从“湖底江”时代到“江上湖”时代的沧桑巨变,堪称千岛湖又一新的“文化景点”,也是45万淳安人的“回得去的文化故乡”和“放不下的精神家园”。

3.5 松竹产业发展论坛

松树是植物界的寿星,有“百木之长”的美誉,松花粉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酶类、黄酮类、核酸、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被誉为微型营养库。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文化如同中国历史一样,厚重悠久韵味无穷。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仅仅只有食用竹笋与跳竹马等传统文化,人们将竹纤维与其他材料制成合成纤维制作服装、鞋袜、毛巾和床上用品等日用品。竹子还具有医用价值,其叶、实、根及茎秆加工制成药用材料。

在“千岛湖松竹文化旅游节”期间,组织开展“松竹产业发展论坛”,讲授松竹文化、健康知识、松竹绿色生态产业链及松竹产业动态等。

3.6 松竹精神毅行赛事

松苍劲、竹坚毅,在时下流行的毅行赛事活动中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一份松竹精神。千岛湖依托一湖秀水和良好的山地资源禀赋,具有优异的运动休闲和毅行赛事开展环境。每年在“千岛湖松竹文化旅游节”期间,组织两场毅行赛事活动,分别是“登山健身步道联赛”和“千岛湖国际毅行大会”。

3.6.1 登山健身步道联赛的理念

(1)拥抱自然(自然)。在姥山岛诸多徒步线路上遍赏青山秀水、一步一景、美不胜收,如王字山、庆龄古道等。步入其中,你将呼吸到最纯净自在的空气,感受到翠绿怡人的原始世界。

(2)探索户外(价值)。姥山岛海拔405.2 m,是千岛湖海拔最高的大岛,岛形似琵琶,面积900 hm2,俗称“十里姥山”。此岛是尚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因此人迹稀少,更具有千岛湖的野生风光魅力。岛上结合了运动、自然、美食等诸多元素,适合追寻品质的旅行者探秘体验。

3.6.2 千岛湖国际毅行大会的理念

(1)拥抱自然(自然)。随着千岛湖高铁的开通,将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享受它的魅力和独特,让人们重新获取与自然的心灵联系。

(2)探索人文(价值)。探寻千岛湖独具特色的人文,观赏未曾谋面的清新秀丽、气韵灵动抑或是历经沧桑的古朴美景。并以“行走”方式,穿梭在悠长历史变迁中,发掘兼具深度与广度的文化内涵;感受千岛湖在发展过程中的价值。

(3)发现自己(挑战)。对于每一位参赛者来说,这是一次对自己体力与心灵的挑战。它将会帮助你发现真实的你,不断挖掘自己的心灵和身体潜力。

4 结论与讨论

4.1 旅游是人文化成的途径之一,优秀文化是发展旅游之魂。松竹文化与千岛湖生态旅游产业有着天然的耦合性联系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4.2 举办千岛湖松竹文化旅游节,围绕独特的松竹文化氛围打通多方引流渠道;创新认养模式将种树这种简单生产活动蝶变为认养树以寄托心灵,提升游客热情;丰富活动环环相扣促进松竹产业发展百姓增收。

4.3 文化和生态旅游有机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篇需要创新创业创造的大文章,况且文化渗入生态旅游发展需要一个润养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要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提升人民文明素养的过程中推动文化与生态旅游发展,不断寻找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动能。

猜你喜欢
旅游节千岛湖马尾松
《千岛湖-2》
人文天下(2022年7期)2022-09-15 11:57:34
马尾松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
绿色科技(2019年5期)2019-11-29 13:17:37
栀花飘香
——— “2019 栀子花文化旅游节” 主题歌
2017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暨交易博览会圆满举行
宝藏(2017年11期)2018-01-03 06:45:20
联手骑友网 千岛湖以体育赛事促进旅游经济
中国自行车(2017年1期)2017-04-16 02:54:08
马尾松果糖-1,6-二磷酸酶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复壮技术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
千岛湖旅行记
旅游节目的功能革新探析
当代经济(2015年29期)2015-02-27 07: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