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纺织类实验室管理探析

2019-03-25 16:04武世锋阳献东谭冬宜
纺织科技进展 2019年7期
关键词:工科纺织实验室

何 斌,武世锋,阳献东,谭冬宜,章 平

(湖南工程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湖南 湘潭411104)

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工程在社会中的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1]。新工科建设则应运而生。教育部组织高校深入研究探讨,在2017年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等新工科建设文件[2-3],全国高校由此掀起了新工科建设的热潮。新工科是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背景下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今后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新方式[1]。

实验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实验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因此,如何管理实验室以便开展高效、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1 高校纺织类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纺织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涉及领域极广的综合性学科,其人才培养课程有纺织材料学、纺纱学、机织学、针织学、染整工艺与原理、服装基础工艺实验等,这些课程的开展都离不开相关的实验室。同时,实验室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及科研工作开展的关键场所。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各种信息化管理的应用,高校的纺织类实验管理工作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受自身条件、传统习惯等诸多因素影响,目前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1.1 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僵化

受到传统管理理论和方式的影响,纺织类实验室管理已形成固有的管理理念,即管理人员和授课教师是主体,学生是接受的被动客体,不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及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主人翁作用,不能激发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实验教学及管理的主体作用,不利于新形势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大部分纺织类实验室仍然采用以人工为主的管理模式,并逐渐僵化。受各种因素制约,管理人员对于新形势下的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认识不足,对信息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工作积极性不够。

1.2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校纺织类实验室采用校级、院级二级管理体制,同时涉及到学校层面的多个职能部门,该体制在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三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设计及开展、实验室被各职能部门多头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且实验室关于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制度、耗材及危化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如仪器使用与维护制度片面强调仪器的使用,忽略了有效的维护,对于细纱机、剑杆织机、花式捻线机等较大专业设备出现较大故障时,其维修费要经学校各级主管部门审批,数额更大的甚至需要经过招投标,效率低,甚至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耗材及危化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并未严格控制其出入,存在安全隐患[5];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不能完全做到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及消防演练等。对于实验室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考核机制,不能体现人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管理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1.3 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步伐缓慢

受到传统重视理论教学观念及高校人员编制限制等因素影响,目前,专职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十分缺乏,大部分纺织类实验室人员数量配置不达标,只能采用理论教师兼职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模式,但因其科研与教学任务较重,无法完全保障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时间及精力。对于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缺乏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职称晋升机制及待遇上与理论教师的相同对待机制等,导致年老的师资队伍职称与学历等结构的不合理,新进的应届生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短期内没有解决工程现场的能力,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且又缺乏工作积极性,流动性很大,难以长期工作下去,这导致实验人员的整体质量得不到提高和及时补充[6]。

1.4 设备未能做到物尽其用

纺织类实验室中的很多设备都是根据实际生产设备而制作的简化版小样机,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小问题,经常要联系厂家进行维修,影响使用效率。此外,由于部分理论教师缺乏对纺织实验室所用设备性能的充分了解和掌握,导致教学计划及实验项目和设备吻合度不高,使得这部分设备闲置或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再者,虽然现在很多高校纺织类实验室都实行全开放模式,但由于实验室工作人员配置不够、学生对实验缺乏主动性、全开放带来的额外工作量如何计算等问题,使得真正做到全开放的少之又少,设备除了正常的教学及部分科研使用,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

2 改善高校纺织类实验室管理的建议

针对目前高校纺织类实验室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以期能对改善高校纺织类实验管理,进而高效、全方位地发挥实验室的作用提供帮助。

2.1 创新管理理念,加强信息化管理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必须转变并不断创新实验室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始终围绕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潜力开展实验实践活动,并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解疑答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新工科培养需求的既有个性,又能创新,还有潜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顺应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积极引入并加强信息化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手段,改革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实现纺织类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

2.2 健全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实验室制度是规范实验室管理的章法,保证了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新工科背景下,纺织类实验室应进一步健全并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制度、耗材及危化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等,针对前面阐述的问题进行修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及考核指标,制定培养机制及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潜能,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制定适用于本学校及本学科的实验室管理相关制度,建立实验室相关管理体系,对于学校多职能部门共同管理现象,可制定相关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并赋予学校教务处管理实验实践教学的科室以监督协调权责。制定相关制度鼓励理论教师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给予相应的工作量并在职称晋升、评优等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可以采用师生协作管理体系,实验室可聘任学生担任助教、助管岗位等,在实验室工作人员指导下,积极参与实验室管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又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3 加速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要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人”是关键。在新工科背景下,加速纺织类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引进高水平的有志人才进入实验室,配以科学的机制让其时刻具有饱满的工作热情、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从事实验技术、仪器维护方面的人员,建议引进具有企业工程经历并从事相关工作的人才。二是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有相应的培训及进修规划。新形势下,实验室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验能力,能积极探索创新实验方法。可定期安排相关培训,贯彻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实验方法;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更新专业理论及技术知识;对于引进的应届毕业生人员,可安排进入企业取得企业工程经历,提高解决工程现场的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4 整合优质资源,创新开放管理

按照优化资源配置原则,确保同类型实验教学资源得到合理整合,以保证实验室管理效益;理论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实验项目时,一定要和实验室人员沟通,全面掌握实验室与所授课内容相关仪器设备情况后再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既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又充分发挥各仪器设备的作用。创新开放管理,实验室的开放主要为实验内容、实验时间以及实验对象的开放,实验内容只要符合实验规定就可以通过相应程序申请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对于其中实验创意较好或应用前景较大的项目,鼓励申请相应的创新项目等,争取经费上的支持;实验时间争取做到全天候开放,对于一些设备台、套数不满足的实验项目,在时间安排上避免和正常的实验教学相冲突。实验对象不能局限于本专业的学生,应该面向全校乃至全行业,增强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院校以及纺织类相关企业的合作交流,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及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更好地为学科建设、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3 结语

新工科背景下,迫切需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对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目前高校纺织类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及建议,希望能为高校纺织类实验室管理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工科纺织实验室
澳洋纺织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工科概率统计教材中引入Matlab工具的探讨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