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军
(辽宁省凌源市四合当镇林业站,辽宁 朝阳 122500)
辽宁省自1978年启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经过建设区干部群众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建设成效。防护林建设区域由一期的沈阳、朝阳、阜新、铁岭等5个市18个县(市、区)扩大到当前的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锦州、朝阳、阜新等10个市47个县(市、区)。到2017年底,共完成造林面积243.32万hm2,其中,第一阶段(一、二、三期工程)完成126.67万hm2,四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66.72万hm2,五期工程的前七年(2011-2017年)完成造林面积49.93万hm2,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面积分别为26.09万hm2和23.84万hm2。建设区域内的森林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2.1.1 建设内容 一期工程主要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累计造林42.35万hm2。到一期工程结束,辽宁的法库县、昌图县以及新民、辽中一带形成了交叉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有效地遏制了风沙,保护了区域内农田及牧场,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二期工程在巩固一期造林成果的基础上,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注重造林质量。据统计,二期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54.42万hm2,其中,人工造林49.02万hm2,飞播造林3.2万hm2,封山育林2.2万hm2。二期工程中,造林林种仍以防护林为主,占造林面积的48.97%,其次,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以及特用林占比依次为22.9%、16.2%、11.2%、0.73%[1]。
三期工程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注重经济林业发展,在总结前期造林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对于造林树种进行了合理的调整,通过营造混交林,进一步增强了防护林体系的综合防护功能,提高了工程区内的生态稳定性。通过科学规划及封山育林等多种治理措施相结合,构建了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结束,累计造林面积29.9万hm2。
2.1.2 建设成效
(1)生态效益。很好地实现了防风固沙,有效改善了科尔沁沙地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林、牧业的发展。新增水土保持林36.93万hm2,通过科学的规划以及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多种治理措施相结合,治理了约有40%的水土流失面积,构建了保持水土的防护林体系。三北地区70%以上的农田得到了有效的防护,同时形成了以抵御自然灾害,防止草原沙化的牧场防护林体系。
(2)经济效益。经济林产业发展迅速,在营造防护林的同时,辽宁省因地制宜,根据资源特色科学布局,发展经济林产业。已经形成的核桃、大枣、苹果以及梨、山杏等干鲜果品基地,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开展林下经济复合经营模式,通过林下种植以及养殖,提高了林地的利用率,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第一阶段的防护林工程建设结束,森林资源的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 972.34万m2,满足了当地群众生活、生产用材需求[2]。
2.2.1 建设内容 四期工程以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防沙治沙、提高林草植被为治理重点,依靠科学技术,通过综合防治,提高了造林面积和质量。四期工程结束,累计完成造林面积66.72万hm2,其中,人工造林33.91万hm2,封山育林24.69万hm2,飞播造林1.61万hm2。
2.2.2 建设成效 第一,森林覆盖率提高,沙化土地面积下降。四期工程结束,建设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38%。土地沙化面积由1994年的89.52万hm2减少到2009年的53.87万hm2。第二,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三北工程实施以来,辽宁省营造了46.21万hm2的水土保持林,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159.3万hm2。降低了辽西地区的水土流失危害,减轻了地表的侵蚀程度,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第三,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辽宁省以榛子、两杏一枣为主的经济林产业为110多万农户提供了就业机会,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超过5 000家,通过基地+龙头企业+农户的方式,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
2.3.1 建设内容 三北五期工程建设时间为2011—2020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时间为5年,其中,“十二五”期间完成总建设任务的60%,“十三五”期间完成总建设任务的40%。截止到2017年年底,共完成造林面积48.97万hm2,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4.96万hm2,封山育林面积24.01万hm2,超额完成规划育林面积。
2.3.2 建设成效 第一,多年来,辽宁省在植被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林业科研以及技术推广力度,提高育苗质量,大力推进造林活动。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推动下,辽宁省工程建设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42.78.%,与“十一五”期末相比,增加了2.9个百分点。第二,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情况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效遏制了科尔沁沙地的南侵,完成了辽宁内蒙古边界的防护林带合龙工作。第三,民生林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同时,辽宁省发掘林业产业的经济潜力,结合小开荒清退工程以及千万亩经济林工程,实现了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共同发展[3]。
早期的工程造林树种单一,纯林面积过大,人工林90%以上都是单一树种的纯林,没有形成多林种的结构,生态稳定性较差。有的区域林木的病虫害严重,疏林或者残林较多,导致部分区域内的林木保存率低,林分质量低。
随着造林工程的推进,林木立地条件越来越差,对于苗木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造林的实际来看,缺乏耐寒、抗旱的优良树种,同时一些速生的经济林品种也比较紧缺。
随着工程建设的推进,剩余的造林地块多是偏远、立地条件差的远山和石质山,造林成本比以前明显提高。据调查,1 hm2的实际造林成本在1.2~1.5万元,远超国家现行的定额补助标准。
早期的工程,尤其是第一、二期的工程营造的农田防护林以及片林地段由于树种选择不当、抚育不善以及生理过熟、病虫鼠害等因素,造成林分退化严重,防护功能下降,急需修复。
针对前期造林的单一树种问题,新开展的工程造林要优化林分结构,应该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环境、三北工程建设成果保护。要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抗逆性强的树种,提高混交比例,利用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等更接近自然生态系统群落的方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林木的生长,增强林分的稳定性,提高造林质量,提升防护效能。
要严把苗木供应的质量关,做到不分级不栽,不是良种壮苗不栽,明确良种树苗的使用要求,并将良种使用率作为造林项目验收的主要指标之一,而且苗木栽种以后要加强后期管护。在造林立地条件差的地区,更要注重苗木的质量,保证造林的成活率以及后期的生长量[4]。选择成活率高,抗逆性强且生长稳定的树种,一般选择两年生以上、根系发达、无病害且高径比例适中的抗旱、耐寒的本土苗木,满足立地条件困难地区的造林需求。
目前,辽宁省三北工程建设的区域大多是立地条件比较差的山地、丘陵地区,造林成本明显高于前几年,因此,应该根据实际造林情况,适当提高造林资金投入,为工程建设持续开展奠定基础。此外,提高后期管护经费投入。“三分造,七分管”,工程造林需要后期的维护才能更好地发挥防护作用。因此,需要加大防护林的后期补植补造、病虫害防治以及管护的经费投入力度。
针对不同的退化成因,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对于生理过熟林要进行带状、条块状更新采伐;对于病虫害严重的林分进行补植补造;对于不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林分更换为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的乡土抗逆性强的品种;对于密度过大的林分要采取抚育复壮措施。通过多措施实施,修复退化林分,提高防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