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彬
(义县林业局,辽宁 锦州 121100)
义县位于辽宁省西部,隶属锦州市,地处辽西走廊的锦州市北部,东与北镇市接壤,西界北票市,南与凌海市毗连,北邻阜新市,总面积24.76万hm2,山地丘陵比重较大,概括地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全县辖18个乡镇(17个涉林乡镇)1个国有林场,全县总人口44万,农村居住人口34.38万人,占全县人口78.14%,境内有大凌河、细河两条主要河流。
截至2017年,全县的林地面积保有量达到12.94万hm2,森林面积保有量达到6.62万hm2,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241万m3,森林覆被率达到26.76%。
义县退化防护林分布于14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涉及56个村234个小班,面积1 249.2 hm2,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1.88%。按森林类别分国家公益林289.9 hm2,地方公益林959.3 hm2。按树种分杨树1 075.7 hm2,刺槐155.6 hm2,油松13.1 hm2,柳树3.4 hm2,榆树1.4 hm2。按林种分水土保持林427.6 hm2,护岸林371.6 hm2,护路林312.1 hm2,防护固沙林123.1 hm2,农田牧场防护林13.1 hm2,水源涵养林1.1 hm2。按龄组分近熟林457.6 hm2,过熟林381.4 hm2,成熟林281.6 hm2,中龄林127.4 hm2,幼龄林1.2 hm2。按退化的轻重程度分重度814.3 hm2,中度318.3 hm2,轻度116.6 hm2。
主要分布于国省干道两侧的退耕还林速生杨地块,面积409.3 hm2。由于栽植密度不合理,大部分采用2 m×3 m株行距,加之速生杨对营养成分需要量大,造成营养不良,病虫害逐年加重。
因气候干旱造成林木干枯是防护林退化的普遍现象,其中受3年大旱影响造成林木干枯的防护林面积371 hm2,主要分布于大凌河、细河两侧的沙化林地和部分山地刺槐林。义县自2015年以来连续3年干旱,年均降雨量不足400 mm,部分地块水位下降,造成林木枯梢枯枝。
林木由于过了生长期,无继续生长能力,造成林木长势衰落,逐渐现出枝叶干枯,此类林分主要为杨树林,面积327.2 hm2。
受火灾影响造成林木死亡的是油松林,面积13.1 hm2。
主要集中在中、幼龄林阶段的杨树,面积128.6 hm2。主要原因是林农由于受粮食利益因素驱使,在林木中、幼龄林阶段进行林间耕种作业,对林木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对成片死亡但未达到更新龄的林木,经过森防部门鉴定后,采取皆伐改造方式,采伐成片死亡林木,但不能突破辽宁省《森林经营技术规程》所规定的标准和面积。采伐后要保证林地清理干净,采取消毒灭菌杀虫等预防措施,确保不留病菌,对土地进行深翻,在下一造林季栽植林木,成活率可达到85%以上。
对已经没有继续生长价值、枝叶日益干枯的地方公益林中的过熟林,采取更新采伐方式,利用3年时间,分批分段去除已无防护价值林木,确保既符合了辽宁省《森林采伐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又达到了修复和更新的意义。
对部分干枯退化的林地,采取抚育方式进行修复,去除无保留价值的枯死木、病虫害林木,保证留下的林木得以继续健康生长,提高防护能力。
对因火灾造成林木灭失,以及管理不当的幼龄林地块,采取及时补植补造措施加以修复,逐渐恢复森林植被。
通过对义县退化防护林的调查,采取修复措施,较短时间内恢复森林植被1 000 hm2以上,提高了防护林应有的防护效果,及时保障退化防护林的更新,发挥其在农田防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