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 Yu,Sili Yuan,Yanan Wan,等 著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 王振武 译
食物链中的镉(Cd)对人体有毒,主要是由于植物的积累。通过络合作用形成不溶性复合物来降低生物体内的重金属,是个可行的有机修复方法。先进行42天的土壤培养,随后进行40天的水稻盆栽试验。培养结果显示,在第12天,7种修复材料(腐植酸铵、腐植酸钙、硝基腐植酸钙、腐植酸尿素、腐植酸钾、硝基腐植酸钾和木本泥炭)均显著提高土壤pH值,并使MgCl2中的可交换态Cd含量降低32%以上。但随时间的推移,培养结束时土壤pH值降低,可交换态Cd含量增加,并发现大多数试验处理与CK相比土壤pH值和可交换态Cd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老化组(不添加其他改良剂)和未老化组(添加新增改良剂)土壤的修复试验可降低水稻幼苗中Cd含量。除腐植酸钾处理外,与相应的未老化组相比,老化组显著增加了水稻幼苗中Cd含量。因此,以腐植酸为基础的改良剂可以减少土壤中可交换态Cd,但其效果并不持久。可见,未老化组导致水稻幼苗中Cd的积累量比老化组要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