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兰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 226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定位、新要求。随着新兴产业模式的不断涌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当前,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无疑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双高计划”的基本原则,核心是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家纺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的结构性调整时期。在此背景下,家纺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数量也在逐步增加,同时,在品牌建立和品牌竞争的过程中,对于产品的研发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产品研发人员的综合设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南通作为全世界三大家纺产品生产和研发基地,对高素质、复合型、可持续发展的家纺设计人才求贤若渴,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家纺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无论是实践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不能完全满足家纺企业的需求。所以,需要建设高水平的家纺设计专业群和在线开放课程以培养更多的创新复合型人才,支持家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以校企以合作共赢为基础,相互联系、相互开放、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创建“同育·双导·共享”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实现企业及兼职教师的“产”“教”统筹和学生“学”“工”的交替。在线开放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将培养目标、技能要求、能力提升等校企有机融通。[1-3]
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印花设计与分色》在线开放课程为例,本课程是家纺和产品设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该门课程设置的依据是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要求,同时参照家纺设计行业需求和相关标准,结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国家职业标准》职业技能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印花设计与分色》同时也是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培训的课程之一,培训基地是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江苏南通设立的家纺技术培训专业机构,在中国家纺行业协会的指导下,由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市总商会、南通市家纺行业联合商会合作承办,地点设在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家纺设计人员进行职业继续教育,提高了他们的职业能力。
按照在线开放课程的要求,考虑高职学生、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教师等不同受众的实际需求,根据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设计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与编排,力求包涵《印花设计与分色》的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几个环节来完成各个项目的教学。本课程从印花图案实际生产的角度,追随工艺时间的轨迹,跨越设计空间的领域,聚焦设计与工艺,融合艺术与技术,秉承专业与文化交融、传承与创新并举、线上与线下混合、学校与企业交替、任务与知识并行的教学理念,让不同受众便利地获取知识。
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的存在,它与技术变革、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课程建设中引入真实企业案例,加强对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调研,及时了解人才需求变化和企业岗位信息,与生产一线建立密切联系,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内容。《印花设计与分色》课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校企共建课程资源,定期开展行业和市场调研,引入真实的行业和企业项目教学案例,针对印花花型设计师岗位开展调研,拟定典型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归纳出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工作态度,结合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开发学习任务。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考核评价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传授专业技艺,传承工匠精神,促进专业课教师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及“师傅”教学能力的提高。校企双方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创、人才共育、成果共享,保障学生从学校到企业课程学习的连续性,做到人才培养的全程化。
《印花设计与分色》课程教学队伍中,包括学校专业任教师和来自家纺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课程教学团队校企融合,实力强大。任课教师具有优良的“双师素质”,能将课程与实际紧密结合,优化课程体系,体现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团队中,既有具备高级家纺设计师或高级考评员等资格证书的家纺设计专家,又有相关技术岗位工作经验具备“双师”资格的纺织品工程师,还要有基础理论扎实、课堂教学经验丰富,能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堂内容设计的中青年教师,以及具备跨学科、跨专业能力的复合型师资。拓宽“双师型”教师引进渠道,实现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的“双导师”制十分重要。
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不是脱离具体工作情境的存在,课程组成的课程群依托各类工作室为教学载体,课程内容是打破专业界限互相融通的。因而,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需要突破传统单一课程设置的教学组织形式,研究可行的组织形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校企工作室和非遗传承工作室中为课程群实施载体,由工作室核心项目贯串课程群中的不同课程模块,发挥校企“双导师”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职能,将工作室项目实施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工学交替方式(工作室制)实施课程教学,《印花设计与分色》在线教学主张以理论教学和工作室制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即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评价体系不再是单一以作业分数为指标,而是聘请企业研发设计人员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的教学和评价。在校企合作的机制下,将学生的作业变成作品,上传至花型交易平台,使作品变为商品销售出去,产生商业价值。将销售出去的作品对应相应的换算方法获得奖励积分,学生完成工作室课程项目任务可赚取业绩积分,实现对学生业绩的量化考核。最终课程评价围绕作业学分和作品销量做出综合考评。多方位、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能培养学生能力转换、实践创新的素养,真正实现“创新+创业”,帮助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较快地适应相关岗位。
在知识、信息、人才、技术、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全方位资源共享,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育教学,丰富线上线下数字课程资源,打造实践实习、教育教学、创新孵化三方面结合的全新场所。共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传承和弘扬创新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最终实现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社会多方共赢。
《印花设计与分色》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是校内SPOC课程推广的主要载体,要实现资源的共享性、开放性,尽量使资源颗粒化与序列化。本课程实行混合教学模式,线上视频课采用中国大学MOOC在线开放课程和手机APP学习客户端,使学生完成课前预习、课堂互动和课后评价。通过互联网、APP等信息化的手段实现跨时间、跨空间的资源共享,完成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师生的互动和交流,加入专家指导和在线答疑。任课教师据此总结学生共性错误,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真正意义上实现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校园云学习平台,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程。教师公开课、企业员工培训课、大师精品课全程在线开放,学校、企业、行业共享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跨时间、跨空间的共享。
本课程由实践专家访谈会共同组织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课程开发的调研和研讨活动,利用学校、企业、市场三种资源,共同创设本课程适宜的实施条件,合作建设为学院师生、企业员工学习、培训提供服务的共享型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在线开放课程现有在线教学资源已初具规模,在线教学功能已较为完备。这些资料不仅可以供在校生学习和自主测试,也可以供社会人员自学,同时集结优秀专业教师和一线设计总监,在线与行业专家面对面访谈交流,有利于融合学校、企业、市场多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社会培训和服务,全面提升相关设计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服务地方和全国产业发展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校品牌专业优势,主动出击,牵手企业,打通人才培养的供给和需求通道,实现“课程链、专业链、技术链、产业链”的衔接,“服务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融通,精准服务产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学校与行业、企业在深度合作中,实现知识、人才、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多方共赢;精准对接行业和社会需求,实现校企“无缝”接轨、优化“零距离”人才培养方案;把握“协同育人、协同服务、协同发展”的目标,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离开了企业的参与,职业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制度设计、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激发教育改革创新活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载体,也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品牌专业优势,实现校企一体化、产教一体化、学工一体化的产教融合新模式。企业和学校需要发挥各自特长,在协同育人和深度合作中找准定位,在创新过程中起到叠加倍增的作用,服务于行业企业,扩大家纺专业的影响力。以课程的建设促进专业的发展,专业的发展促进行业的进步,职业院校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要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和产业特点,探索一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建设合理优质的专业群和课程群,建立健全产教对接用人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