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贤超
摘 要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本文结合绥江实际分析了中低产田地类型和成因,提出了中低产田地改造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 中低产;田地;评价
绥江县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南高北低,山峦起伏,溪流切割,最低点北部会仪镇的三湾沟290米,最高点南部板栗的大堡顶2054米。全县国地面积761平方公里,耕地312579亩(水田52137亩、旱地260442亩),主要分布在海拔290-1280米之间。全县5镇,34个村委会、821个自然村,485个经济合作社,农业人口12万,人均耕地2.57亩,劳均耕地7.2亩。县北会仪、新滩、中城、南岸4镇26个办事处,以耕地为主区;县南板栗1镇8个办事处,耕地与林地并存。现根据本人近几年来对全县主要耕地定点监测和随机抽样情况,浅谈我县中低产田地开发途径和措施。
1 中低产田地的类型和分布
全县耕地312579亩(普查修正数),以调查年前三年粮食平均单产“亩产≤400公斤为中低产田地、>400公斤为高产田地”为衡量指标,中低产田地274279亩(水田26171亩、旱地248108亩)、高产田地38300亩(水田25966亩、旱地12334亩)。在中低产田地中,≤100kg28310亩、101-200kg107584亩、201-300kg94069亩、301-400kg44316亩。全县耕地,以中低产田地为主,高产田地较少。各类中低产田地分布如下:
1.1 坡耕型128607亩
主要分布在海拔700-1000米,中城43.4%、板栗18.6%、新滩13.5%、会仪13.4%、南岸11.1%,土种属紫色土和黄壤,粘粒小于砂粒,耕层小于20厘米。
1.2 瘠薄型59373亩(水田5234亩、旱地54139亩)
主要分布在回望、罗坪、银厂、三渡等村,土种属小黄泥土,偏酸性,缺磷少钾,极板结。
1.3 干旱缺水型36542亩(水田1141亩、旱地35401亩)
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以下区域的缓坡地带,土种属金沙江最新冲积物,粘粒70%,保水保肥力差,冬春易干旱,夏秋易伏旱。
1.4 渍水潜育型6805亩
主要分布在海拔900-1000米的关口、罗坪、清水、中村、回望等高二半山,水田长期冷浸。
1.5 障碍层次型5743亩
主要分布在三渡、回望等区域,砾石与石块并存。
1.6 非自然障碍型37209亩(水田12991亩、旱地24218亩)
以水田为主,旱地次之。
县境南部,耕地面积大而分散,中低产田地主要分布在板栗全镇及中城镇的中村、铜厂等二半山以上区域,面积占该区总耕地的95%,占全县低产田地总面积的63%。耕地以溪河两旁由低谷而延伸山顶,在山顶凹凸不平的小山包融合,形成山脚耕地缓,山腰耕地陡,山顶耕地平,耕地瘠薄、阴湿度大,水田冷浸,粮食亩产100-200公斤。
县境北部,耕地分布较集中,中低产田地主要分布在南岸、中城、新滩、会仪4个乡镇的二半山以下区域,面积占全县低产田地总面积的37%。中低产田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亩产201-400公斤。
2 中低产田地成因
2.1 坡耕地水土流失
据土壤普查资料,全县轻度流失243530亩,中度流失29800亩,重度流失4350亩,以片蚀、沟蚀和滑坡为主,片蚀主要发生在土壤砂粒比重大的坡耕地和裸露荒地带,沟蚀主要发生在顺坡耕作的坡地和江边河谷区冲积土及岩石松软的裸露山坡地带,滑坡主要发生在基岩裸露的斜坡、陡坡和堆积层地带。
造成流失由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而致。自然因素是因地表破碎,河谷深切,耕地坡度大。资料表明,耕地自然坡度0-15度的占31.2%、15-25度的占41.2%、25-35度的占22.8%、大于35度的占4.79%。人为因素是耕作不当,林地过量砍伐而毁成荒山秃岭,加上开荒种粮,裸露的山地一遇大雨被冲刷。
2.2 耕层浅薄、养分贫瘠
耕层浅薄:坡耕地坡度8-25度,耕层15-20厘米,土种多属红砂土,熟化度低,砂粒多,漏水漏肥重。
养分贫瘠:全县耕地平均有机质2.58%、全氮0.15、碱解氮107.38ppm、速效磷50ppm、速效钾116ppm、PH值6.72(酸性土70.6%、中性土13.03%、碱性土16.2%)。耕地粗砂多,有机质少,缺磷少钾,土壤保肥性差,肥力低。如海拔500-1400米的铜厂、中村、关口、罗坪等多雨地带的豆面泥,有机质3.16%、全氮0.196%、碱解氮135ppm、速效磷163ppm、速效钾497ppm、PH值5.8;海拔800米上下地带的角砾石土,砾石与石块并存,全氮0.191%、碱解氮122ppm、速效磷5.9ppm、速效钾132.7ppm。
2.3 干旱缺水
我县水资源丰富,但开发条件差。据水文测定,全县年均降水1277.5毫米9.72亿立方,除蒸发量损失外,径流946.6毫米。全县小Ⅱ型以上水库3件,池塘1276口,总蓄水量1089295.8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31万亩,水利化程度26.6%,亩均耕地348.7立方米,远低于全省水平,加之灌排不配套,工程效益低,抗旱防洪能力差,常年冬春干旱,夏秋伏旱。
2.4 冷浸渍害
土種多属白鳝泥,心底层糊烂,长期冷浸。
2.5 立体农业突出
我县属于滇东北中低山山原亚区,光、热、水资源虽丰富,但立体气候突出。纬度每北移或南移1°约110km,年均气温降低或升高2.14℃;海拔每升高或降低0.1km,气温降低或升高0.72℃。降雨量908.5-1150.6mm ,南部多北部少,高海拔区多低海拔区少。全年日照635-998.1小时,海拔600m以下870-1000小时,600-1000米600-900小时。
2.6 气象灾害:包括洪涝、冰雹、干旱、低温、风灾等,特点是旱涝交替,旱多于涝。据气象资料统计,1959-1984年日降雨30毫米以上共 179次,年均6.88次,其中6-8月142次,占79.3%。如1984年7月12日晚暴雨伴大风灾,降雨100-150mm,损毁板栗河至大汶溪一带良田3238亩,粮食损失150万斤,1985年5月4日晚大暴雨,损毁耕地4103亩,粮食损失246万斤。
3 中低产田地改造措施及规模
3.1 总体思路
全面规划、分期治理、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3.2 主要措施及规模
工程措施改造17.0万亩:一是重点针对128607亩坡耕地和5743亩砾石与石块并存耕地,实施坡地改梯地和旱地改水田等以工程措施为主的改造措施。二是重点针对36542亩干旱缺水地实施以水利工程为主的改造措施,兴修水利,突出“治水”,以水调肥、调气、调热,互相协调,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水利工程以蓄水为主,按“改型、改质、改治、改种”要求,以小塘坝、蓄水池、沉沙涵、排洪沟、引水渠等为主,沟、涵、池相连。
生物措施改造6.0万亩:重点针对59373亩瘠薄地,大种绿肥,扩种豆科作物,秸杆还田,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理化结构,增肥地力。
农艺措施改造4.4万亩:一是重点针对37209亩非自然障碍型耕地,推广杂交良种和规范化栽培。二是重点针对6805亩渍水潜育型水田,实施以水旱轮作为主的改造措施。
3.3 后坝村中低产田地改造示范
全村总耕地7973亩(水田1610.4亩、旱地6362.6亩),中低产田地6458.6亩(水田96亩、旱地6362.6亩)。中低产田地改造的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一是排灌沟渠兴修、整修8条11960米;抗旱池兴修30口、培修4口,蓄水2.6万立方米;田间储粪池1100个,每个容积3.5立方米。二是坡改梯1000亩。三是耕地平整1000亩。四是耕地客土500亩。
生物措施:种植绿肥1800亩。
农艺措施:模式化高产栽培1000亩。
4 中低产田地改造效益
4.1 坡耕型128607亩
实施以坡改梯为重点的改造措施,亩投资3000元,亩增粮食产量125公斤,亩增粮食产值200元,总投资38582万元,15年总增粮食产量241138吨,总增粮食产值38582万元。
4.2 瘠薄型59373亩(水田5234亩、旱地54139亩)
实施以种绿肥为重点的改造措施,亩投资200元,水田亩增粮食产量75公斤和亩增粮食产值120元,旱地亩增粮食产量50公斤和亩增粮食产值80元,总投资1187万元,3年总增粮食产量9299吨,总增粮食产值1488万元。
4.3 干旱缺水型36542亩(水田1141亩、旱地35401亩)
实施以水利工程为重点的改造措施,亩投资2500元,水田亩增粮食产量175公斤和亩增粮食产值280元,旱地亩增粮食产量150公斤和亩增粮食产值240元,总投资9136万元,15年总增粮食产量82647吨,总增粮食产值13224万元。
4.4 渍水潜育型6805亩
实施以水旱轮作为重点的改造措施,亩投资100元,亩增粮食产量75公斤,亩增粮食产值120元,总投资68万元,年增粮食产量510吨,年增粮食产值82万元。
4.5 障碍层次型5743亩
实施以客土为重点的改造措施,亩投资1500元,亩增粮食产量100公斤和亩增粮食产值160元,总投资861万元,15年总增粮食产量8615吨,总增粮食产值1378万元。
4.6 非自然障碍型37209亩(水田12991亩、旱地24218亩)
实施以选用良种和丰产栽培为重点的改造措施,亩投资150元,水田亩增粮食产量125公斤和亩增粮食产值200元,旱地亩增粮食产量100公斤和亩增粮食产值160元,总投资558万元,年增粮食产量4046吨,年增粮食产值647万元。
全县中低产田地改造274279亩,总投资50393万元,依据不同措施的发挥年限计总增粮食产量346522噸,总增粮食产值55401万元。
中低产田地改造,更重要的是排除限制性生产障碍,为提高复种指数,调整产业结构打下良好基础。将中低产田地改造成高稳产良田,发展水果、蔬菜、魔芋等农业产业项目,收益成倍增长,即便如坡改梯等高投入性改造,其投资也可在一二年内收回,长远效益十分显著。
5 中低产田地开发途径
5.1 工程途径
一方面,整合农业、水利、发计、扶贫等部门资金用于坡改梯和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发挥政府补助资金效益。
5.2 试验、示范、推广生物和农艺技术
推广节水灌溉等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技术、水旱轮作等改良潜育型低产水田技术、良种良法等高稳产栽培技术、提高复种指数技术、间套绿肥等用地养地相结合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和年复合产量,确保中低产田地改造发挥应有效益,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于中低产田地改造的积极性。
5.3 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开发高收益的果蔬经作,是充分发挥中低产田改造效益的最佳途径。首先,要对各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开发高收益果蔬经作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在此基础上,从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支持和鼓励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开发高收益的支柱产业,提升中低产田地改造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中低产田地改造,是发展壮大农业产业的基础性工程。因地制宜地做好中低产田地改造,造福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