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萍 刘旭东 熊云霞
摘 要 本文通过对5个品种(晶两优534、隆两优华占、荃优鄂丰丝苗、晶两优1468、深两优3206)的对比试验与分析,筛选出了适合武汉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为大面积的种植推广提供依据,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品种;试验;分析
1 试验目的
筛选适合武汉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2 实施试验地点
本实验安排在祁家湾梦禾农机专业合作社,试验田面积2.5亩,肥力中等,排灌方便。
3 试验设计
试验设五个小区,未设重复,每个小区净面积0.5亩,区间留有0.4m宽走道(操作行),长方形,东西向,四周设有2m保护行。
4 参试品种
5个品种,试验田排序是:01号晶两优534、02号隆两优华占、03号荃优鄂丰丝苗、04号晶两优1468、05号深两优3206。
5 田间管理
5.1 直播整田
5月3日机耕机整两次,做到田平如镜、适当沉降、开厢设区,施底肥:每亩施微生物肥20kg、30%复合肥30kg。
5.2 浸种
5月11日用咪鲜胺10ml浸种,浸种采用日浸夜露法[1],直至种子露白即可。
5.3 播种、播量
5月15日按每厢1kg种子,5个处理均匀直播。
5.4 除?
播后封闭,于5月18日亩用50%丙草胺75g、苄嘧磺隆14g兑水30kg除?;当秧苗长至4-5叶期[2],茎叶除草于5月28日亩用千稗杰100g、2甲4氯40ml兑水30kg喷雾除杂草。
5.5 喷施芸乐收
5月28日亩用20 ml芸乐收兑水30kg喷施。
5.6 施提苗肥
5月30日上水施提苗肥,追尿素7.5kg+52%复合肥15kg。
5.7 适时晒田、上水追肥
直播晒田很重要,做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孕穗肥追尿素7.5kg+52%复合肥15kg;后期水管理干干湿湿[3]。
6 防治病虫害
试验田未出现病虫害,未施药。
7 结果与分析
7.1 生育期
试验表明:不同品种、相同播期,其生育期有一定的变化,荃优鄂丰丝苗从播种至成熟全生育期129d,在五品种中最短,分别比晶两优534短1d、比晶两优1468和深两优3206短2d、比隆两优华占短5d;隆两优华占从播种至成熟全生育期134d,分别比晶两优1468和深两优3206长3d、比晶两优534长4d、比荃优鄂丰丝苗长5d。分蘖始期相同,分蘖盛期不同:荃优鄂丰丝苗最早[4],比最迟的隆两优华占早3d;始穗期不同:晶两优534抽穗最早,比迟的隆两优华占、晶两优1468、深两优3206早3d;齐穗期:晶两优534齐穗时间比迟的隆两优华占、晶两优1468、深两优3206早3d;成熟期:荃优鄂丰丝苗比成熟迟的隆两优华占早5d。
7.2 经济性状及产量
7.2.1 有效穗
在五个品种中,有效在21万/667m2左右,最高为荃优鄂丰丝苗,有效穗21.8万/667m2,最低为隆两优华占,有效穗21万/667m2,深两优3206、晶两优1468、晶两优534分别为21.7万、21.4万和21.3万,最高穗数和最低穗数相差0.8万。
7.2.2 穗数结构
单穗总粒数:隆两优华占总粒数最高是165.9粒,深两优3206总粒数最低是160.1粒,隆两优华占比深两优3206多5.8粒。每穗实粒数:荃优鄂丰丝苗最高是151粒,隆两优华占最低是147.3粒,荃优鄂丰丝苗比隆两优华占多3.7粒。
7.2.3 结实率
深两优3206最高是93.7%,隆两优华占最低是88.8%,深两优3206比隆两优华占高4.9%。
7.2.4 千粒重
荃优鄂丰丝苗最重是25.5g,隆两优华占和晶两优1468最低是24.7g,荃优鄂丰丝苗比隆两优华占和晶两优1468重0.8 g。
7.2.5 产量
荃优鄂丰丝苗理论产量是838kg,实际产715.1kg/667m2,排第一名;深两优3206理论产量812kg,实际产692.9kg/667m2,排第二名;晶两优1468理论产量783.1kg,实际产668.4kg/667m2,排第三名;晶两优534理论产量782.3kg,实际产667.6kg/667m2,排第四名;隆两优华占理论产量763.3kg,实际产651.4kg/667m2,排第五名。最高的荃优鄂丰丝苗实际产量比最低的隆两优华占高63.7kg。
8 小结
(1)本试验采用直播方法,直播十三天后喷施了一次芸乐收,产量普遍提高。(2)五个品种抗性均较好,未出现病虫害,没有用除病虫害农药。(3)由于今年长期高温干旱,小有高温逼熟的现象。(4)从参试品种来看,在同一条件下,荃优鄂丰丝苗、深兩优3206表现如下几个主要优点:一是生育期短,比生育期长的隆两优华占分别短5d、3d,节约了时间,可缓解生产季节压力;二是分蘖成穗高,产量高,比产量低的隆两优华占分别高63.7kg、41.5 kg,丰产性好;三是株高最矮,比株高最高的隆两优华占分别矮9cm、8cm,其抗倒伏性强。综上所述荃优鄂丰丝苗、深两优3206表现较为实出,可作为明年示范用种。
参考文献
[1]蒋述平,等.28个中稻品种在荆州地区的品比试验[J].湖北植保,2019(01):16-19.
[2]潘少斌,等.湖北省中稻灌溉定额修订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9,38(10):114-120.
[3]徐富贤,等.深水灌溉条件下杂交中稻品种比较研究[J].中国稻米,2019,25(05):93-94+98.
[4]杨艳斌,李艳阳,刘志雄.不同年份异常天气对武汉市中稻生产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S1):43-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