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姨为张弘宇哥哥买了一套化学实验器材。
今天,张弘宇哥哥说准备做一个实验,我们几个小孩子一听,兴奋极了,上蹿下跳的。
实验很快开始了,张弘宇哥哥告诉我们,这个实验是造一个人工“喷泉”。我很好奇:这怎么造?
张弘宇哥哥首先打开箱子,然后拿出了试管、烧瓶等物品。我们好奇得不得了,一会儿扯扯橡皮管,一会儿捅捅滴管,一会儿看看U形管,玩得不亦乐乎。
表哥忽然问:“水会不会喷到微波炉上?”张弘宇哥哥不紧不慢地说:“不会的,喷出来的只是个小喷泉,会喷在烧瓶里。”表哥听了点点头。
张弘宇哥哥开始分配任务,让我找出氨水来,让表哥洗干净烧杯等东西。
当我看到装着小瓶子的袋子时,心凉了半截:这要到哪儿去找氨水呀?这么多!至少也有70瓶!张弘宇哥哥在后面说道:“黄色瓶盖的。”黄色瓶盖?那倒好找些,黄色瓶盖的只有3瓶。
我找到了贴着“氨水”标签的小瓶,把它交给张弘宇哥哥。与此同时,表哥也洗好了烧瓶和试管。
张弘宇哥哥拧开盖子,闻了闻,马上把头扭到一边,紧接着,一阵咳嗽声传入我的耳中。表哥好奇地上前闻了闻,也打着喷嚏走开了。表姐也嗅了嗅,皱着眉头把药瓶推开了。我好奇地凑过去,天啊,氨水的味道像放了一百年的臭鸡蛋似的!
表哥又忍不住问:“什么时候才可以看到喷泉呀?”张弘宇哥哥回答:“你急什么,我们没有现成的氨气,只能从氨水里提炼出来。”什么,还要提炼氨气?我的天,这到底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开始呀?
过了大约一个世纪,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张弘宇哥哥一挤滴管,一束细小的水柱喷涌而出。当水柱落下时,又一股更粗的水柱喷出,在半空中划了一个优美的弧线,落在了烧瓶里……
我呆呆地望着喷涌而出的水柱,心想:连间歇泉都没它壮观呢!
(指导老师:王 鸿)
顾头不顾尾
熊起同学的文章中制作喷泉的准备工作占了很大篇幅,而喷泉喷出的场景只写了短短两段,这样的顾头不顾尾可以吗?当然可以!因为在这个长长的“头”中包含了找氨水、闻氨水、制氨气等过程,而这些过程中又包含着小作者“心凉了半截”、奇臭无比等内心想法和身体感受。这些个性化的“头”很有趣,而对于写实验现象的“尾”,小作者应该没有很多想法,所以就略写了。温馨提示:做各種实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谨防意外发生!(咪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