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
申请资金开展营养干预研究,主持“营养教育对儿童少年缺铁性贫血的干预研究”,参与制定《学生营养餐标准》和编写《农村学生膳食指导手册》。她还在当地杂志开设“营养与健康”专栏,积极推广营养、母乳喂养和饮用水安全项目,向农牧民传播科学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公共卫生医生的职责。
对新疆南疆地区的人民来说,1987年是一段黑色记忆。那一年,非甲非乙型肝炎在这里流行爆发。这种消化道传染疾病波及当地20多个县市,很多人因此失去生命。
对于新疆姑娘葩丽泽来说,1987年是充满挑战的岁月。那一年,她从新疆医科大学毕业,原以为会穿上白大褂成为一名医生,实际上却是奔赴前线,来到南疆,对抗非甲非乙型肝炎。
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的葩丽泽,被派去了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在这场对抗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战役中,葩丽泽主要负责从食品卫生环节,阻断疾病的流行。这项工作既系统又琐碎,既要培训当地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又要向当地群众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帮助大家提升自我健康意识。
葩丽泽和同事们确定了“作战路线”,他们决定从最简单地教大家如何对餐具消毒入手,进而加大对农牧民卫生健康知识科普的宣讲力度。然而,现实又一次与她的设想背离。
“到了南疆,那里的人听不懂汉语,领导就让我去当翻译。”准备好的防控方案和计划统统搁浅。葩丽泽说:“当时觉得自己学了五年专业知识,难道就为了做翻译工作?我心里其实是有郁闷和落差的。”实际上,葩丽泽从小接受的是汉语教育,语言障碍也是她在南疆面临的最大问题。
不过,领导的一番话消除了葩丽泽心里的落差。“科班出身的人很多,但能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去为他们服务,让他们了解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避免一些传染病的流行,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番话让葩丽泽重新审视了自己从事的这项工作,使命感陡然而生。此后,她開始自学维吾尔语言文字,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传播技巧,发挥双语优势,积极为群众普及健康知识。
从怎么正确洗手开始,葩丽泽手把手指导农牧民用最简单可行的办法消毒餐具,调整当地餐厅前后堂倒置的问题,改变他们生熟不分的习惯……这些措施有效阻断了消化道传染疾病的传播途径,也让非甲非乙型肝炎得到了有效控制。此后30年,葩丽泽扎根新疆艰苦地区,足迹遍布新疆97个县市和300多个农牧区乡村,一心致力于卫生疾病和公共营养研究工作。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葩丽泽发现,新疆边远地区之所以容易爆发流行疾病,很大程度是因为这里的卫生科普力度、健康知识普及和宣传力度远远不够。“普及和提高农牧民的科学、保健知识任重道远。”
为此,利用作为少数民族科学骨干人才去上海参加特殊培训的机会,葩丽泽在大量吸纳营养、食品安全、健康等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利用周末进修学习传播技巧,提高自身传播能力,这些知识和经历为她开启了新的工作思路。
学成归来的葩丽泽,除了继续疾病与预防控制研究的工作,还申请资金开展营养干预研究,主持“营养教育对儿童少年缺铁性贫血的干预研究”,参与制定《学生营养餐标准》和编写《农村学生膳食指导手册》。她还在当地杂志开设“营养与健康”专栏,积极推广营养、母乳喂养和饮用水安全项目,向农牧民传播科学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公共卫生医生的职责。
2016年5月27日,葩丽泽荣获世卫年度公共卫生奖一一阿联酋卫生基金奖,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亲自为她授奖,以表彰她近30年来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水平所做的贡献。葩丽泽拿出部分基金用于制作并发放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材料,希望能够提高新疆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
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医生,尽管在薪资待遇、名利等方面的不及临床医生,但葩丽泽认为只要敬业,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感,同样能为群众做很多有益的事。“新疆地广人稀,服务半径较其他地区大很多,专业人员队伍薄弱,我们的专业人员全部都投入一线,工作负荷很重。但是当你通过干预措施、技术力量去改变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健康问题时,使命感会很强烈。”
葩丽泽说,很荣幸参与见证了新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和大家一起消灭了脊髓灰质炎、麻风病等许多危害群众生命安全的传染病。“国家推出了很多惠民政策,从前农民看不起病,如今在家门口就能看。小病乡镇就能解决,大病可以第一时间转到好的医院治疗。改革开放40年来,新疆各族同胞的健康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感到欣慰的同时,葩丽泽也深知,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现代化生活方式带来的慢病问题在新疆也越来越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营养缺乏等问题仍然存在,她和同事们仍将站在疾控卫生第一线面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