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翌卉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无锡 214062)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饭方式的改变,食管癌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食管贲门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的原因与遗传、饮食、饮酒、幽门螺杆菌等息息相关,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有异物感,经常不明原因的反酸、嗳气,发展到中期可能会出现体重下降消瘦,胸骨持续性的疼痛,晚期可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柏油样便,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在临床上治疗的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患者在术后进食困难,有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所以术后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2]。近年来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效果明显,已经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好评,本研究对14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做了一个调查,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食管贲门癌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患者142例,其中男105例,女37例,年龄43~83岁,食管癌78例,贲门癌64例,术前行相关检查及准备工作,确定无手术禁忌症后进行手术,所有患者手术前肝肾功能检查正常,无精神疾病,认知能力正常。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留置胃管,在术中将鼻空肠营养管放置在胃中,术后第一天开始鼻饲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250ml,滴入速度为25~50ml/h,若患者没有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术后第2天可向营养管内注入米汤、牛奶、蔬菜汁、果汁等流质食物,50ml/ h,逐日增加,与此同时继续行胃肠减压,直到患者出现排气现象,肠蠕动恢复后即可拔除胃肠减压管。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术后第1天及第9天营养指标的变化包括体重(BW)、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reA)、转铁蛋白(TFN),观察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9天的免疫指标,包括IgG、IgA、IgM,实行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及呕吐现象。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x进行检验,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量数据,P<0.05差异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胃肠道功能均恢复正常,大多数患者都没有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2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现象,经调整滴速给予奥美拉唑胃肠动力药后均有所缓解。
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疗法后其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在第9天均有所提高(P<0.05),血红蛋白和体重略有所下降,见表1。
表1 患者肠内营养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
表2 患者肠内营养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食管贲门癌由于患者吞咽困难,吃不上东西,再加上肿瘤往往造成代谢紊乱,所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患者往往身体消瘦,而在手术过后,因为其禁食时间长,手术创伤和生理性的改变,会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所以在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可以有效保持肠黏膜的功能防止菌群失调,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患者恢复身体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
现在临床上使用的营养管各式各样,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营养管,应选择柔软、弯曲性好,耐腐蚀对病人胃肠道刺激性小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妥善固定营养管,应定期变换营养管的位置,防止营养管牵拉和滑脱,当班护士应检查营养管的标识、位置,仔细记录营养管的外露长度,指导患者不要撕扯营养管。每日输入营养食物后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管道,防止管腔堵塞,若冲管时管内压力过高要加大压力保持管腔的通畅。
输注过程中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度[4],并且在输入完成后的一小时内都要保持此体位,以减少反流和误吸的可能。
食管贲门癌的患者由于其疾病的心理和各种治疗不适会引起患者的反感,所以在护理上,要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细心询问患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在开始肠内营养支持前,要详细告知患者营养的目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护士应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倾听患者的意见,严防患者因不适而自行拔管。
应定期检查鼻腔黏膜的完整性,鼻部保持清洁,鼻孔每天用清水清洗并涂液体石蜡,减少鼻腔与营养管的摩擦,固定营养管的胶布应及时检查,保持胶布的干燥和整洁,防止纱布脱落,术后应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床上活动,进行有效的咳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选择合适的营养液输入,营养液的配制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如牛奶、果汁、蔬菜汁、鱼汤等,每次输入时应加入适量的盐。营养液的温度应保持在35~37摄氏度,避免过凉刺激肠蠕动亢进,引起患者腹痛腹泻,营养液开始以25~50ml/h输入,24小时后逐渐增加滴速,最多不超过120ml/h,应遵从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由稀到浓的原则,使患者能够更好的适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时刻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发生,注意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颜色及内容,腹痛持续的时间和程度,准确记录排气的时间,定时检测患者的血压、水电解质的变化,记录患者的进出量、尿比重、体重和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5]。
我国是食管贲门癌高发的地区,且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已经严重影响到家庭及社会[6]。目前临床上食管贲门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食管贲门癌患者吞咽困难,其术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疾病恢复,传统意义上的肠外营养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并不理想,且容易引起并发症,近几年肠内营养因其在治疗上效果显著,得到了广大患者和医生的青睐[7]。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42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发现,患者的营养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都有明显提升,其免疫功能也有显著升高,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保留胃肠道功能,增加患者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并进行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