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闻报道的叙事学分析

2019-03-22 02:25张唯毅
今传媒 2019年2期
关键词:普利策叙事视角叙事结构

张唯毅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与网络传播的蓬勃发展,媒介融合逐渐成为大众媒介传播的关键词,基于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报道的融合新闻也愈来愈受到新闻行业的重视。普利策作为新闻业的标杆奖项,其发展趋势也代表了新闻行业的主流趋势,近年来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融合新闻报道的比例加大。本文通过对部分具有鲜明特色的获奖报道进行叙事学分析,发现其叙事性、话题性与故事性较强的报道选择采用全知与限知、内外视角相结合的混合多元叙事视角,而一些解释性报道题材则不注重视角的多元化,更注意对核心问题的阐释与调查结果的介绍。叙事结构方面,普利策新闻奖的形式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微内容拼接式,而内容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有“中心辐射型”结构、复杂网络型结构、多中心多角度的线性结构等类型。

关键词:融合新闻;普利策;叙事视角;叙事结构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2-0000-05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与网络传播的蓬勃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作为变革的关键词,包括媒介形态、媒介功能、传播手段、资本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它既指各种融合的结果, 也涵盖各方融合的过程[1]。“融合新闻”正是基于媒介融合技术背景下,意指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2],它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不同的媒体形态集中在一篇报道中,从而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3]。

“模态”一词,指代交流的渠道和媒介[4]。融合新闻的多模态化在极大地丰富了融合新闻报道活力与吸引力的同时,也使其叙事结构变得更為复杂,不同于以文本的线性叙事结构为主的传统新闻报道,融合新闻需要在多种媒体形态的整体运作中达到互动平衡以完成整体叙事[5]。随着融合新闻报道逐渐成为新闻行业发展的主流,了解其叙事策略,就显得尤为必要。

普利策新闻奖作为新闻行业的标杆奖项,反映出主流新闻业的发展趋向。本研究选取获2018年普利策地方性报道奖、2018年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及2017普利策调查报道奖、2016年普利策调查报道奖等具有鲜明特色及代表性的融合新闻作品作为样本,通过分析2016-2018年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中的部分融合新闻报道,本研究试图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的分析中,以探索其叙事策略。

二、融合报道的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narrative perspective)就是指叙述者观察和叙述故事的角度,是叙事过程中的观察点。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本次研究总结出以下两类叙事视角:

(一)混合多元视角

获2018年普利策地方性报道奖的“七日海洛因暴力事件”报道正如其名,是《辛辛那提询问者报》记录了七天内在海洛因泛滥的辛辛那提中发生的各式故事。在各个独立故事的叙述中,文字的作用主要是以个人、家庭或者社群的陈述故事情节为主,叙事视角体现为限知视角,同时,也运用内外视角、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相结合的叙事视角,在故事亲历者本身的讲述完成后,作者加上部分的外视角叙事,以补充说明人物过去的经历、工作性质、样貌特征等等。而图片、音视频等符号元素则大多起到全知视角的补充说明作用,例如在每天的报道结束后,出现了一个显示当天辛辛那提中由于海洛因而死亡、过量用药的人数的图片进行“总结”式的全知性描述。

碎片化文字故事的限知视角拼接以及其他模态——视频、图片等全知视角的补充构成了这篇报道的最大特色,两种视角的协调使用,不仅使叙事更加完整而具体,更让受众不止局限于部分令人震惊或心痛的日常故事中,而是放眼于更加宏观的辛辛那提城市的变化情况,凸显出这篇报道事件危害之大、影响之深。另外,比起文字、数字的单纯罗列,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图片及视频更能刺激到受众的视觉感知,从而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获2017普利策调查报道奖的《查尔斯顿邮报》揭露了西弗吉尼亚某些地区阿片类药物泛滥,导致了高死亡率的现象。该篇报道大部分以观察者的口吻陈述调查结果,并穿插由于受到阿片类药物影响,家庭与人生变得不幸的当地人的故事,前者采用全知视角,而后者主要运用限知视角,从部分人物的视角进行叙事。这篇调查性报道除文字陈述外,还包括了众多图表,运用可视化手段呈现来自医疗调查机构的数据,图表形式是以全知视角进行阐述。作为数据新闻,该篇报道采用的叙事视角既可以清晰直观地呈现出调查结果,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冰冷的数字与图片展示,而是也通过讲述故事赋予报道人情味色彩,拉近用户与新闻的距离,并凸显报道揭露的事件对于当地人日常生活的不利影响。

以上述两例融合新闻报道为例,普利策获奖作品中叙事性较强的融合新闻报道大部分采用多元化的叙事视角:巧妙地利用多种模态的符号结合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内视角与外视角,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好地阅读体验。

(二)单一视角为主

获2018年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的“美墨边境墙”报道中,《亚利桑那共和报》和今日美国报道团队亲身来到美墨边境进行调查,报道全文试图解答“是否可以修建边境墙?”“应该修建边境墙吗?”“花费多少?”“会起作用吗”这些问题,并划分出七个核心章节进行阐述。全篇新闻报道的叙述者均是报道团队,以“我们”的口吻进行叙述,因此文字模态采用全知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该篇融合报道也安插了相当多的全景照片,通过全知视角对美墨边境的状况进行描绘,另外,在网页报道的旁边空白处时常会穿插一些补充说明的文字与图片,有关边境墙的知识补充等等,同样也是以全知视角进行科普与介绍。

该篇报道从多个方面表现出特朗普执意修建边境墙的困难及后果,叙述视角以全知视角为主导,尽管看似单一,但是却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与介绍作用,加入很多其他的相关视角往往会容易混淆核心问题,无法清晰表达报道者的观点,并且通过第一人称的叙事,用户能更好地被带入情境之中,感受美墨边境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当地人们生活的困境。

因此,根据报道题材与报道侧重点的不同,如解释性报道,则主要以全知视角为主,旨在阐述清晰事件脉络,而不是刻意追求叙事视角的多元化。

三、融合报道的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narrative structure)讨论的是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展示过程,以及表达媒体观点的不同符号资源之间是如何搭配在一起,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多模态语篇的[6]。可分为形式意义上的结构和内容意义上的结构。

(一)形式结构

形式意义上的结构可以简称为形式结构[7]。就形式结构而言,融合新闻报道的结构是微板块组合式。板块是指不同媒介元素所形成的功能意义区域,板块组合是指把这些功能意义区域组装联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5]。“七日海洛因暴力事件”将从周一到周日的七天的报道分割为不同的大板块,在大板块中又以每天内不同的时间为节点划分为各个小板块进行叙事。在各个小板块的叙事中,报道就灵活运用各个模态形式的符号,有纯文字模态、文字與图片模态、文字与视频模态几种形式。尽管运用图片、音视频等符号会产生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但是这篇报道不会在小板块的叙事中过多地安插冗余的多模态符号,而是根据叙事情节复杂程度判断布局的必要性。

“美墨边境墙”报道的形式结构即体现为七个不同主题部分的微内容板块拼接,即介绍边境墙、特朗普修建围墙的承诺、边境墙的花费、当地的真实生活、两千里的旅程、修建边境墙的困难及修建边境墙的要求。不同板块内容整体构成了这篇报道,并始终围绕着核心问题进行叙述。相似地,获2016年普利策调查报道奖的《坦帕湾时报》《萨拉索塔先驱论坛报》的新闻报道揭露了佛罗里达精神病院里不断升级的暴力和漠视问题,将报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即五个部分的微内容板块拼接。

(二)内容结构

内容意义上的新闻结构可以简称为内容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的事实材料为表现主题事实而形成的内在层次关系,传统新闻报道中有倒金字塔、华尔街日报体、沙漏型、并列式等结构类型,而在融合新闻报道中往往呈现出与传统新闻报道不同的内容结构模式。

1. 中心辐射型结构

中心辐射型结构

“七日海洛因暴力事件”报道中涉及到的各个独立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组合,这些故事信息片段通常没有完整的开端和结尾以及严格的叙事逻辑,但它们是在统一的叙述主题和意图下通过其内在关联而构成的连贯性、互文性整体,最终指向中心主题,即报道开头即提到的“只是为了忍耐和生存而斗争”,这篇报道中每一文本片段的组合不必然以前后的因果关系为基础,而是集中在对主要的主题、人物及其表达上,以明确的意图形成组合叙事,从而达到整体性的传播效果[5]。因此在内容意义结构的层面上看来,整篇报道呈现“中心辐射型”的叙事结构,采用一个中心多个角度的叙事手法。

当报道涉及的对象、事件较多,叙事角度多样时,采用“中心辐射型”结构可以使碎片化的故事片段在内容上聚集成围绕一个主题、中心的叙事,达到较为明确的传播目的。

2. 复杂网络型结构

复杂网络型结构

“美墨边境墙”报道运用的是“复杂网络型”的叙事结构,全文分为七个章节,围绕着不同中心进行叙事,分别为:介绍边境墙、特朗普修建围墙的承诺、边境墙的花费、当地的真实生活、两千里的旅程、修建边境墙的困难及修建边境墙的要求。七个板块的内容部分大多数以解答问题的形式进行阐述,相互独立且彼此之间没有线性关联,在每个板块中也分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总体呈现出多个中心多个角度的交叉变向特征,并且用户也可以选择点击网页旁边的图形随时进行章节间的跳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板块进行深入阅读。

2016年获普利策调查报道奖的《坦帕湾时报》《萨拉索塔先驱论坛报》揭露了佛罗里达精神病院里不断升级的暴力和漠视问题。将报道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分别着重阐述:精神病院经费削减引发的暴力后果、精神病院如何秘密隐瞒病人死亡现象、医护人员的“工作”状况及病人的反馈,每个微内容板块侧重的叙事中心不同,并且结合文字、图片及监控视频,全面地从多个角度展现佛罗里达精神病院中的暴力现象。因此同样也采用多个中心多个角度的交叉叙事的复杂网络型结构。

复杂网络型结构的多个中心多个角度的交叉变向特征使报道形式更加灵活,使用户可以不按照规定的线性结构而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叙事主题与叙事角度进行阅读。

3.多中心多角度线性结构

多中心多角度线性结构

2017年调查性报道奖揭露了西弗吉尼亚某些地区阿片类药物泛滥,导致了高死亡率现象,则主要采用了“多中心多角度线性”的叙事结构,通篇报道以文字为主导,同时并运用数字图表进行阐释,但仍然能划分出不同的主题内容区,不同中心之间有较强的线性关联,并且在部分主题阐述中结合调查结果以及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体现出多中心、多角度、线性的叙事特点。

多中心多角度的线性结构逻辑性较强,报道不同的中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阅读过程中使用户产生逐步深入的理解,并通过每个中心多个角度的发散,更加完善报道叙事的完整性,使报道各个部分的内容更加丰富。

结语

从2016-2018年,融合报道在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中愈来愈受到重视,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网站,都逐渐认识到丰富报道中媒介形态的重要性。当报道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时,如何将其改造成更加吸引人、富有冲击力的融合新闻报道,就成为角逐普利策奖的一大影响因素。

从叙事视角方面来看,叙事性、话题性与故事性较强的报道选择采用全知与限知、内外视角相结合的混合多元叙事视角,尽可能全面、生动地展示出报道的结果以及报道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另外,图片、视频逐渐承担全知视角及核心事件叙述的作用,起到更加直观、富有视觉冲击的效果;而一些解释性报道题材则不注重视角的多元化,更注意对核心问题的阐释与调查结果的介绍。叙事结构方面,普利策新闻奖的形式结构上主要表现为微内容拼接式,而内容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中心辐射型”结构可以使碎片化的故事片段在内容上聚集成围绕一个主题、中心的叙事,达到较为明确的传播目的;复杂网络型结构的多个中心多个角度的交叉变向特征使报道形式更加灵活;多中心多角度的线性结构完善报道叙事的完整性,使报道各个部分的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J].东南传播,2008(6):71-73.

[2]蔡雯.试论“融合新闻”的特点与运作[J].新闻战线,2007(1):55-57.

[3]韩士皓.融合新闻里程碑之作——普利策新闻奖作品《雪崩》解析[J].新闻界,2014(3).

[4]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82-86.

[5]陈兰.融合新闻的叙事学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2015.

[6]战丽莉.叙事视角下视频新闻多模态对比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11):44-49.

[7]刘冰.融合新闻叙事与呈现[J].中国出版,2015(4):33-35.

猜你喜欢
普利策叙事视角叙事结构
改变命运的30美元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海明威《在异乡》叙事视角赏析
电影《明日边缘》叙事动力解读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西厢记》与《春香传》的叙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