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鹏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广播电视台
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在完成拍摄的过程中,为了增强画面感来激发观众观看时的情感共鸣,会过分地使用镜头画面来展示电视新闻信息内容,但是工作人员在过分地使用镜头语言时,会导致镜头语言和新闻内容出现分离的现象。运用较多的镜头语言来表现新闻内容时,虽然营造了真实的感觉,但是假如工作人员没有运用正确的镜头语言来展示电视新闻,会导致了新闻内容和镜头语言不一致的现象。比如工作人员在播报某一地区领导带领群众进行生产工作作业时,本来新闻内容的重点,应当全面的展示农民群众的日常生产活动,再表现领导在人民生活生产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但是一些新闻媒体在播报时将镜头重点放在了领导办公室的工作环境上,导致了该新闻的播报具有一定的不真实性,这种过于夸张的镜头画面,不仅导致了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大众的质疑,还使得新闻内容的重点得不到体现。
一些电视媒体在进行新闻内容播报时将重点放在了夸张的镜头画面营造上。并没有运用创设性的思维来组织镜头语言,从而导致整个新闻画面缺乏一定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另外一些作者在采访的过程中,由于不重视对镜头语言的使用而导致了新闻节目的感染力不足,所以新闻媒体工作者会利用后期对声音文字的处理来进行新闻内容的补救,但是工作人员在后期处理时,发现新闻素材不足的情况时,会采用相似的镜头来进行补充,导致了整个新闻节目缺乏较强的专业性,使得新闻画面缺乏一定的真实感,从而影响整个新闻节目的播报效果[1]。另外一些摄像人员在前期摄像的过程中,没有重点的把握镜头的移动,而导致新闻节目画面较为粗糙,在后期处理新闻节目的录制视频过程中,发现素材不恰当也没有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从而使得在节目播出中没有较强的吸引力来吸引观众的目光。
因为镜头语言的表达形式是影响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工作人员在摄像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充足的摄像技巧,从而可以将新闻事件的主体和重点表现出来。工作人员在摄像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所要采访新闻事件的重点和主体对象,在具备较强的逻辑主线和摄像原则的情况下,再运用灵活的摄影技巧进行新闻内容的录制,有利于使得整个新闻节目变得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通过对新闻场景的画面表现,来提高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2]。此外,摄像人员还要运用对比手段的摄像方法,来突出新闻事实的主体性,运用叙事镜头来进行摄像,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所以摄像人员为了使得电视新闻节目更加具有真实性和感染力,一定要运用充足的摄影技巧来完成镜头语言的表达。
由于电视新闻节目主要是将现实中的真实事件向观众进行讲述,所以电视新闻的摄像一定要突出事件的真实性。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新闻摄像时,应当采用平和直观的叙事方式来全面的展示新闻的真实场景,通过客观的摄像方法来将新闻事件向观众进行还原[3]。此外摄像人员还可以利用抓拍的方式使观众在观看时真实性的感觉增加,并且由于抓拍这种摄像方法,需要摄像师有较为熟练的拍摄技巧,还要对特定的画面具有敏感的感应意识,所以抓拍的摄像方式更加考验摄像师的摄像技巧。因此新闻事件的摄像师要不断的进行新闻拍摄手法和镜头语言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摄像能力,从而可以向观众展示最真实的新闻记录。
镜头语言虽然是新闻事件表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组成,在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感情以及后期编排的字幕,也对整个新闻节目的质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工作人员在进行节目内容编排时,要将镜头语言和其他节目的语言相互结合,使得整个新闻电视节目可以更加深刻全面的向观众传递热点新闻。
工作人员在进行新闻类节目制作时,一定要重点把握镜头的语言和摄像技巧,根据当前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摄像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灵活的运用摄影技巧来对新闻事件进行真实的记录,将电视新闻摄像镜头语言和其他节目语言形式相互结合,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