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艺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3-22 19:58:43朱俊光泰国商会大学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品评艺术作品受众

朱俊光 泰国商会大学

传媒艺术在工业革命之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其发展依托于传媒方式的更新换代。所以,传媒艺术特点鲜明,其艺术表现与艺术发展都极具科技性与大众性。在媒介融合时代,不仅媒体之间实现了功能融合,各种艺术形式也在不断融合,这对于传媒艺术的发展影响极大。传媒艺术已经走进了发展的新篇章。

一、创作优质作品,加强艺术膜拜

人们在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时,会产生对作品内涵的认可以及对作者的尊敬和推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膜拜。如今,传播媒介的改变,极大程度地削减了艺术的神秘性,艺术膜拜也逐步消失。众多的艺术作品走下“神坛”,虽然仍然会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叹,但是发生艺术膜拜的几率明显降低。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人们可以随时观赏和查阅艺术作品,当艺术作品批量化出现时,人们的审美标准会有所提升,必然导致艺术膜拜的消解[2]。

所以,为了改变这一问题,重新建立艺术膜拜,必须创作优质的作品。以电视剧作品为例。如今,只要某一类型电视剧收视火爆,那么同款电视剧一定会成倍增长,导致大量的“雷剧”产生。但是,仍然有许多电视剧制作人不忘初心,通过精良的制作得到了高口碑,在媒介融合时代赢得了艺术膜拜。比如,电视剧《红色》。该剧不仅拥有逻辑性极为严密的剧本,而且道具服化极为精良,完全还原了旧上海里弄居民的风貌;在镜头处理上,十分注重构图技巧,分镜应用堪比电影。同时,剧集中全体演员演技出色,人物塑造极为传神;全剧原音收录,甚至其中的台湾演员也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苏北方言。这样制作精良的电视剧自然引爆了电视台与网络平台上的收视热潮,人们对其认可度极高,收视率节节攀升。由此可见,只有制作精良的传媒艺术作品,才能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彰显出艺术的本质魅力,引发艺术膜拜。

二、培养专业传媒艺术人才,创造文化价值高的作品

艺术的导向性极为明确,传统的艺术不仅会给人们带来审美上的愉悦,还可以成为人们的艺术“导师”。人们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学习技能并体验情怀。这就是传媒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但是,新媒体的出现加强了传媒艺术的娱乐性削减了其文化价值。目前,大多数的视频网站都拥有发送“弹幕”的功能。人们可以无视于时空局限性,通过发送弹幕实现对艺术作品的共同品评。这就导致了,娱乐性强、可讨论性高的作品更得观众喜爱;而艺术文化价值被忽略。

为了提升传媒艺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必须培养专业的传媒艺术设计人才。通过提高传媒艺术作品的质量,体现传媒艺术的文化价值。以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为例。该节目创新性地实现了纪录片与综艺的结合。用一种全新的表达方法,为观众们呈现了一部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节目的幕后人员是非常优秀的传媒艺术人,他们凭借专业的艺术设计素养,让作品兼具文化价值与娱乐价值[3]。人们在剖开节目娱乐性的表象后,无不深深地沉迷于其中所传达的文化观念和价值,感受历史的厚重感。只有这样经过专业人员精心设计的传媒艺术作品,才可以得到大众的认可,才能为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艺术发展指引方向。

三、加强观众黏性,避免艺术体验“快餐化”

品评艺术作品应该是一个反复、长期的过程。就像流行音乐市场中广为流传的“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同样的艺术作品在不同的时期去观赏,观众会获得截然不同的感想。这样带有重复性质的艺术品评,可以让受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可惜的是,媒体的发展使人们逐渐形成了“快餐化”的艺术品评模式。渐渐趋向功能统一化的媒体、繁重的生活压力、不断蔓延的焦虑感使得人们在品评作品时,也无法保持心平气和。人们的审美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其艺术鉴赏能力并没有得到太大提升。

那么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增加传媒艺术受众群体的黏性。可以通过提高该类型受众的艺术素养、感知能力以及品鉴能力,让他们能真正地实现对艺术作品的品评和欣赏。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传媒艺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比如,视频网站可以借助于大数据分析,对平台内各用户的浏览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该用户的审美偏好,然后反复向该用户推送与其审美偏好相关视频、文章等内容。大量的推送,可以增加受众对传媒作品的印象,利用与网友之间的互动,实现共同探讨,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文化价值与教育价值。

四、结论

传媒艺术与媒体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媒体形式的转变使传媒艺术的形式变得更为多样,也拓展了传媒艺术的传播范围;而传媒艺术的发展更推动了媒体形式的演变。所以,培养专业的传媒艺术人才,创作优质的传媒艺术作品,增加传媒艺术受众的黏性都是在媒介融合时代推动传媒艺术发展的良好方法。

猜你喜欢
品评艺术作品受众
谈国画品评中的“神品”“逸品”之别
国画家(2022年6期)2022-11-25 03:35:50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色相、心相与舞台造型——民国京剧批评中的“扮相”品评
戏曲研究(2018年3期)2018-03-19 08:47:34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