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台州广播电视总台
在实际的电视新闻采访摄像中,往往要面对场面宽阔、景物丰富的新闻现场,此时,单调的定点拍摄无法让观众充分地了解实地情况,摄像人员需要根据临场的情况合理移动摄像设备,连续、全面地将特点空间内复杂的影像画面记录下来,用所拍摄的内容从多个角度展现事物,尽可能还原新闻采访的原貌,提升新闻的准确性与可信度。在机位的移动或切换摄像镜头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保证画面的清晰、不抖动,这也是每一个电视新闻采访摄像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为了体现电视新闻采访的生动性与真实性,摄像人员经常需要把握时机,灵活地进行一些近景与远景的变换拍摄,这一近一远的切换,考验着摄像人员“推、拉、摇、移”等操纵摄像设备的技巧。其中,“拉”主要是通过调整镜头将被摄主体纳入到理想的拍摄环境中;“推”虽然同样是调整镜头,但是为了将被摄主体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在此过程中,摄像人员应保持被摄主体一直位于画面中心,并根据实际的新闻采访节奏将“推、拉”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拍摄画面时刻保持清晰、稳定。
所谓构图技巧,指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拍摄原则与画面分割规律,对所拍摄的画面的取景角度与范围进行合理、新颖的安排,使拍摄的画面不仅主题突出明确,能够充分揭示事件的本质,还兼具一定的艺术美感与冲击力,使观众在收看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加优秀的视觉体验,从而获得理想的播放效果。
新闻主题是电视新闻采访的骨干,只有明确新闻采访的拍摄主题,才能使新闻采访作品的针对性更加鲜明,言之有物。因此,相关人员应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新闻主题意识,并在参与拍摄之初就对需要拍摄的重点内容与典型环节有所规划,确定拍摄立意,避免在实际拍摄过程中脱出主题的轨道甚至与主题南辕北辙。采访画面拍摄终了后,还需要做好相关的素材筛选、剪辑工作,力求呈现出主次分明,内容充实的新闻作品。
新闻事件拥有很强的时效性,往往瞬息万变,真实与精彩稍不注意就会转瞬即逝,因此细致的观察能力与敏锐的分辨能力是新闻行业工作人员必备的一种职业素质。只有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渗透到新闻事件的客观情况中,才能将一针见血,立意鲜明的新闻画面传达到观众眼前。例如,就民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或是重大话题对相关人物进行特写采访时,可以将大的背景拍摄到采访画面中以增强渲染效果。
如果说,完整、清晰的新闻采访画面能够让观众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始末,那能够直击心灵,甚至引发观众深思的新闻采访一定还需要拍摄人员精妙的构图与艺术积累的加持。同样的新闻采访事件,不同拍摄者对于其中的情节、人物、景观等视觉元素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会使作品呈现各具特色的拍摄效果。
构图基本功扎实、具备美学修养的新闻工作人员,能够将自己的技术化用到每一场拍摄与剪辑中,创造出主题鲜明、内容翔实、构图严谨合理且具有美感的拍摄画面,带给观众美的享受;而对于那些欠缺构图基本功甚至拍摄基本功的人员来说,拍摄的画面如果频频出现不稳定、构图结构不美观等问题,那么最终呈现出的作品也很难让观众在其中寻得“美”的所在。因此,拍摄人员不仅要在每一次拍摄完毕后对自己的拍摄画面进行细致的回顾与梳理,还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发现美、判断美、创造美的能力。
鉴于以上所述,作为电视新闻采访的摄像人员应该以传达真实、准确、清晰且具有美感的新闻采访画面为己任,在平时的工作中恰当地运用摄像技巧,夯实自己在把握拍摄主题、精确观察与分辨新闻采访价值、画面构图水平与审美修养等方面的基本功,在与新闻记者的密切配合中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保证新闻采访工作的顺畅进行,为电视新闻采访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