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数字技术革命带来的影响

2019-03-22 17:01:25刘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数字

刘奥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一、高帧率电影技术对电影受众的影响

2012年12月,备受关注的《霍比特人:意外旅程》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这是首部以高帧率格式发行的故事片。电影上映伊始就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一部分观众认为“画面太过清晰会产生穿帮”,以及“缺乏电影的朦胧感”;另一部分观众则认为更高的帧率拍摄出的电影“画面更加流畅、清晰”[1],带给了观众更震撼的观影感受。本部分将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来探讨高帧率电影给受众带来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电影的帧率指的是每秒钟放映画面的张数。在电影诞生之初,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格频标准,直到有声电影出现,24帧才被确定为电影拍摄的行业标准,并被誉为电影行业“24格的真理”。[1]然而,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高帧率”并非一个全新的名词,1955年的电影《俄克拉荷马》就采用30格的帧率进行拍摄,并在奥斯卡上斩获大奖。好莱坞著名特效大师道格拉斯·特鲁姆布在20世纪70年代也曾经试图研制每秒60格,被称为“休斯坎”的电影,虽然这一技术在当时未能运用于电影制作中,但在迪士尼和香港环球等主题乐园中,这一技术得到了广泛地运用(1)。大部分学者认为高帧率电影在画质和画面表现方面尤为突出[2]。当运用24格帧率进行拍摄快速运动物体或者动作时,往往会出现模糊、抖动和闪烁的现象。而如果采用60帧或者120帧进行拍摄,则意味着每秒播放的静止画面更多,影像的连贯性就越好,不仅摆脱了频闪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减轻视觉疲劳,带给观众更加清晰顺畅的观影体验。[2]

(二)消极影响

不少批评家对于高帧率电影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流畅顺滑的观感让电影本身的朦胧美感随之流失。一部分观众认为并不是在看电影,而更像是在看视频游戏。以《霍比特人:意外旅程》为例,一部分观众观看时认为“画面过于真实”导致自己不能融入中世纪的背景中,反倒像处于杰克逊的片场。

一直以来,“巧妙的模糊”作为一种高明的技巧一直广泛运用于电影这种造型艺术中。模糊不同于失真,恰当的运用能更好地衬托形象的丰富性。有学者认为艺术上的模糊实际上是一种含蓄的体现,太写实则无艺术,也丧失了韵味。从这一角度出发,高帧率电影将拍摄环境中的细节最大程度地还原,打破了电影本身“含蓄的”朦胧和模糊,会大大降低观众的情感冲动和联想。

二、高帧率电影技术对于电影制作方的影响

(一)技术层面的影响

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多元的信息渠道也在不断冲击着传统的电影产业,家庭影院、网络直播和光纤电视都对电影产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电影产业迫切需要一个突破口来吸引观众重回影院,拥有异常清晰质感的高帧率技术有着家庭影院无法比拟的优势,有望成为突破口之一。高帧率技术的应用对于电影制作的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和现场美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前期拍摄

目前电影拍摄的电影摄像机都带有一定的可变帧率记录功能,但是在监视器方面,支持实时回放的监视器却很少[3],编剧和导演无法实时观看演员表演和剧情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电影的拍摄。

2.现场美术

高帧率会带来更为清晰的画面和更加丰富的细节,平时不被注意的细微之处在荧屏上无限放大,这要求电影制作方需要提高现场美术的细致程度,在服装、道具和化妆等环节都要做到滴水不漏[3]。

3.制作标准

目前业界对于高帧率电影缺乏统一的标准,往往根据导演的个人喜好和知识背景来确定电影的帧率。然而从放映的角度,有观点认为人眼能够承受的极限帧率是55FPS,只要达到这一标准就可以获得最佳观影感受,60FPS和120FPS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3]

(二)艺术层面的影响

数字技术发展促进电影艺术创作手法的革新,激发电影产业新活力。从前期摄制到后期编辑,电影由于有了数字技术的助推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分辨率、高帧率、高动态范围等技术手段的普及,使电影人不断发掘新的创作思维和手法,以适应电影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推进电影业的革新进程。

李安在一次采访时说道:“我们既然已经开始用数字的方式去制作电影了,为什么还要使其模仿得像胶片呢?”将新的技术投入到电影制作中,就要寻找出新的将技术与艺术结合在一起的规律,运用新的方法进行电影艺术创作与声画艺术的表达。不能继续运用胶片电影的拍摄手法来进行数字电影的拍摄。

同时,数字技术帮助制作方将创作中的想象转换成电影中的影像,解放了电影导演的艺术想象力。在胶片电影的实景拍摄时代,由于技术限制,导致制作方不能将原有的创作内容完整地还原,限制了其对电影内容的创作。但是在数字时代,每一“像素”都能在技术范围内进行独立的修改。

三、电影新技术对院线的影响

(一)引导院线主动更新放映技术,应对客源流失

寻求娱乐消遣是我国电影观众的首要观影目的,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院线始终在改善电影放映技术,在带给观众更好的观影体验的同时,做出与其他影院的差异性。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我国电影院线先后出现4DX、ScreenX、SPHEREX等放映技术,这些放映技术实际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电影新技术的应用是院线应对客源流失的重要手段,用以应对互联网技术发展下的小屏幕迅速崛起带来的观众分流。电影院乐于采用新技术也是在通过提升观众观影体验从而建立自己的优势。电影新技术将成为把观众从沙发拉回影院的重要砝码,也是电影产业得以持续生存的必要手段。

贾樟柯愿意尝试VR、好莱坞甘愿为李安砸钱冒险,这背后是视频网站等小屏幕不断给电影带来的危机感——尽管2016年电影观众人次增长20%,但各视频网站的观众人次增量却是1000%。两个悬殊的数字证明,电影人必须面临小屏幕迅速崛起所带来的观众分流。

(二)负面影响:院线盲目扩张,造成资源浪费

电影技术的革新对于电影院来说是一个扩大市场的信号,院线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几多欢喜几多愁。截止2016年12月20日,中国的电影银幕数量已达40917块,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其中3D银幕达到了总数85%。3D技术的推广是成功的,但是盲目扩张升级的做法同样会带来很多问题。

2010年,在“阿凡达效应”的影响下,我国院线盲目跟风,大量引进3D、IMAX等设备,使得中国快速成为IMAX全球第二大市场。但在国内院线IMAX影厅建设热潮背后,却是IMAX设备严重闲置,票房收入不达预期的困境。

四、结论

在详细论述电影数字技术革命对电影受众、电影制作方和电影院线三方面的影响时,本文更多的是将一系列电影技术以及其延伸品抽象化为“技术”,例如本文将提到的“高帧率电影”“4DX、ScreenX、SPHEREX”等放映技术和VR播放技术等等,我们将这些和电影有关的技术在这里统称为“技术”,一方面是为了更直观的将电影技术革命作为一个支点,直观地看待其辐射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为了将其与“技术”进行对比,在对比之中探讨技术与艺术的关联性,取得更深入的研究。

注释:

(1) 张乐山,孙宁.试论高帧率技术在数字电影中的应用[J].现代电影技术,2015,(09):24-27.

猜你喜欢
数字
数字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8
创意数字“6”
数字等
是什么被挡住的数字
数字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答数字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04:56:22
数字
全体育(2016年7期)2016-09-07 17:48:03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