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峰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近些年以来,中国的企业发展迅猛,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它们为各大高校的毕业生求职者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但是对于数量巨大的即将走向社会的毕业生而言,找到适合的工作仍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面对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培养,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应该做好自身的定位思考,帮助大学生在求学和就业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就业观、择业观,为学生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打好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并强调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就业指导的任务重要性。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最为友好的小伙伴,他们肩负着对学生在求学过程中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重要任务。探究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的工作任务对就业指导工作实施更有效果,并保障学生的就业率,也对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的一些问题:
1.社会环境和就业市场发生改变
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政府依据本国国情适时适度调节本国经济政策,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攀升,增长速度持续增加,这些都让我国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焦点。而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平稳,经济发展增速下降,与我国与日俱增的大学生数量所冲突,很多的大学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不景气出现了优胜劣汰的情况。每一年,大学生的数量都在增加,而机械化的生产和现代科技的优越使得社会对毕业生人数的要求在降低。
2.毕业生不重视首份工作,择业初期处于混沌状态
第一份工作对于每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每个人在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之后,未来的时光很大程度上都会在在一个方向圈子里流转。对于刚刚踏进社会的大学生,第一份工作就开始慢慢的养成自己的职业习惯。而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刚开始选择自己的工作初期的时候,更多的大学生是想着这份工作是否高大上,是否在其他人面前长面子。很多的大学生也不清楚今天自己做的工作是不是自己的事业,也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3.不知道如何判断一个工作机会是不是好
很多大学生在自己的求学生涯和工作初期都不知道什么要素是一个大学生或者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所以更不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学习。一个成功的工作者必须具备四个要素,其中包括知识储备、工作的思维模式、工作所具备的技能和社会资源。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需要可以从这四个要素来分析自己的优劣,并加强自己的劣势。另外经验缺乏,职业心态欠佳也使得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开始找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会陷入盲区,不知道找什么工作,不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就导致了他们出现了不知所措的想法,最终选择逃避,大学生就乱了阵脚,于是就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应该往哪里走。其实一个职业是不分好坏优劣的,大学生在选择企业单位的时候既不要给自己过高的期望,也不要在碰壁之后就放弃自己,觉得自己毫无用处。
4.大学生自身能力与择业观的不匹配
高校刚毕业的大学生在第一次的找工作过程中可能会感受到找工作、工作压力大的困难。其实这之中除了有社会经济环境背景因素以外,毕业生其自身的能力条件与目前企业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外毕业生的自身定位不合理,也是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当前很多的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心里都是追求在大城市、国企等一些条件优越的地方找工作,到了大学生投身到社会时发现落差太大而自身麻木了。
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看法:
1.组织学生学习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和相关制度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和相关制度的学习课程不多,很多大学生对于就业相关的政策制度内容不熟悉。大学生应该学习与就业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作为走出社会的工作者应该获得权利,在碰到社会的不公平对待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去保护自己。另外作为大学生良师益友的辅导员应该熟知教育部门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了解国家对人才发展战略和我国实际情况来调整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程、班会等形式指导大学生学习就业政策和相关制度,使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当前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
2.多关注企业需求,恰当推荐学生就业
现代企业的发展讯息万变,每一年大大小小的企业变化也是巨大的,不同时期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只有适合用人单位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为用人单位创带来更多的利润。如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多变,高校辅导员可以多关注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熟悉市场对人才发展的需求。这样就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社会信息,让高校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能够做好相应的准备。
3.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经过几年的知识学习和技能的锻炼后,大学生会越来越成熟。在大学的生涯期间,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也是学生的好朋友,并且对班级的大学生的熟悉度是更深的。辅导员也可以在大学生求学求职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也可以根据用人单位招聘的需求跟学生洽谈。辅导员会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培养良好的符合企业要求的素质和思维。高校辅导员可以因人而异,对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给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为学生以后到社会就业做好工作准备的铺垫。这也是为用人单位提供更优质的人才。
4.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提升就业心理素质
当下大学生的主力军是“95后”和“00后”,他们生长的环境是比较舒适的,在大学毕业之前都是很少吃苦、少挨饿的。在就业一线的辅导员们需要引导大学生调整好就业的思路,转变自我的认识和观念。出去社会不再是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情都是自己想干就干,不相干就不干的。作为大学生良师益友的辅导员应该在大学生求学期间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有指导意义的结业能力讲座,让学生提前熟悉就业的现状。也可以通过加强实践,让大学生更多地去接触社会工作,了解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要求,并加强自身素质拓展,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者、教育者。在指导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对于自身的角色定位需要有正确的认识。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其中所包涵的内容很多,它不仅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更多的是思想上、职业生涯规划上和求职就业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