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超 天津广播电视台
相比于普通的新闻节目,体育新闻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特殊性,特别是针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播报其难度和密度都大幅度上升。另外,随着报道时间以及报道深度的不断增加,新闻生产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已经很难适应目前体育新闻播报的需求,已经暴露出很多现实性的问题。
电视体育新闻的生产必须要坚持事先策划的基本原则,尤其是针对可以预知的体育新闻必须要进行细致的前期策划工作,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新闻的生产质量和传播效果。但是目前在电视体育新闻的生产流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前期策划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第一,工作人员对于新闻策划工作理解出现问题。体育赛事的时间、地点和人员信息都能够实现获知,针对这些问题的策划并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策划,策划工作应当从专业的角度对赛事流程和结果进行分析预判,这样才能为后期的制作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当前体育新闻策划工作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体育赛事本身就具有结果不可预知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时要制定相应的调整计划,坚持动态性和实时性相结合的特点,从而提升后期新闻报道的整体效果。
传统生产流程工作模式中,针对不同时间点的新闻节目需要与之相对应的节目制作小组进行生产制作,导致重复劳动的问题十分普遍,并且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体育新闻事件最终制作出来的效果缺乏延展性和连续性。各个小组之间的工作缺乏足够的契合度,导致体育赛事本身和新闻编辑工作之间脱节现象十分普遍。
电视体育新闻目前多采用直播的方式进行报道,但是在直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新闻播报错误的现象,因此直播报道也被称为“遗憾的艺术”。该问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观众收看体验的同时更掩盖了体育赛事本身的亮点。例如,在2015年《足球之夜》节目中就出现过全程三个小时的直播节目将上港队队徽误放成恒大队队徽。由此可以看出在电视体育新闻直播前、直播过程中都要加强对播报信息的检测,提高自身的纠错能力。
“作战室”源于军事学,在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目前“作战室”的理念已经拓展到了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电视体育新闻生产的主要对象是体育赛事,在播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实时对比赛的发展做出判断并进行专业性的分析。由于体育赛事的报道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因此电视体育新闻的生产队伍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协作能力和紧急处理能力。事实上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体育赛场其本质上和战场是一致的,因此完全可以将“作战室”理念融合到电视体育新闻的生产流程中。
在体育新闻生产中融合“作战室”理念首先需要新闻媒体能够进行“作战室”的模块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对生产的整个流程实现重塑。“作战室”模块主要包括数据分析、新媒体制作、播出翻译、资料搜集、侦查纠错以及决策团队。不同团队以对应的工作内容为核心开展协作式的工作。
在实现“作战室”的模块式建设后构建后新闻媒体的关键工作就是保证各个模块职责的充分发挥,对生产的整个流程进行分割和整合。“作战室”制作模式中,数据分析和新媒体制作团队是整个新闻制作过程中的关键,处于团队的核心位置,要积极建立其它团队与之沟通的便利条件。数据分析和新媒体制作团队完成素材信息和补充信息的搜集之后,对其进行整合分析并发送给播出团队。整个流程中资料翻译团队处于辅助位置,而侦查纠错团队的主要工作是对播出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检查,将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决策团队和播出团队。“作战室”模式的电视新闻生产流程要根据制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具有明显的动态性和灵活性,并且各个模块之间的工作看似独立却又彼此连接,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直接找到相对应的生产制作人员。
综合上文所述可以知道,针对电视体育新闻自身的特点,传统的生产制作流程尽管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但是仍然很难达到良好的制作效果,导致制作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新闻策划落实不到位、分工与协作机制不科学以及制作团队自身纠错能力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对此在新闻生产流程中结合“作战室”理念对于提高电视体育新闻的制作效率,提高新闻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