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婉玥 水城县融媒体中心
电视专题片是电视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视三大主力节目——新闻类、专题类、文艺类中,专题类兼有新闻类的真实性和文艺类的艺术性;内容包括万象,涵盖千千世界;形式上受到博取,被称作“信息窗、知识库、服务台”,比较能体现电视文化的特点。《广播电视简明词典》对专题节目的解释是:“与综合节目相对应,内容相对专一的广播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科技人生》栏目,专门介绍我国杰出科学家及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在科技类节目中,采访对象相对明确与固定,采访内容更加系统与全面。
细节要体现在节目中,更多在于编导前期的准备。选题方面,要寻找一个既具有影响力又不会使节目内容看起来枯燥无味的话题。科技类的专题片往往会侧重于科技成果或是研究领域的内容,大量的术语会使观众不易理解,为了吸引观众,就要从看似枯燥的内容中寻找能够吸引观众,打动观众的细节。这些细节不是大量的专业术语解释或是某项科研成果,而是通过挖掘人物内心表现人物性格及成就来吸引受众。
在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专题片《修复国宝》中,主人公贾文忠是青铜器研究鉴定、文物修复专家,1979年参加工作至今已修复鉴定多件文物。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人物作为本片的主人公呢?原来编导在前期的准备中了解到这样一个细节:2010年3月在郑州大剧院有一场民间的鉴宝活动,活动中有青铜器、木器、漆器、瓷器等领域的文物鉴定专家,参加鉴宝的民众有两千七百多人,来鉴定青铜器的多是慕名贾文忠前去的。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因为贾文忠而去?在后来的采访中我们得知,贾文忠在鉴定过程中完全凭自己的一双眼睛,他说到,自己的眼睛就像X光机一样厉害,很多民众也是为了一睹他的这一本领而前来鉴宝的。
这个细节引起了编导的好奇:为什么他的眼睛能够像X光机一样厉害?由此我们了解到贾文忠出生在一个青铜世家,爷爷、父亲都是著名的青铜鉴定、修复专家,在这样的环境中从小耳濡目染,真假宝贝见了很多,最终通过勤学苦练,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从事青铜器的鉴定与修复工作,而在三十多年的工作中,有一件事对他有很深的影响,1990年三门峡虢国墓发现并出土了一套青铜编钟,他用自己独特与唯一的方法成功修复了青铜编钟,并再现了青铜编钟的演奏。《修复国宝》由一场民间的鉴宝活动引出1990年三门峡虢国墓出土的青铜编钟的修复者贾文忠,正是由于编导抓住了事件中的细节,并且由这个细节引出更为重要的线索,从而片子得以升华。此片中一个小的细节得到了升华。
电视专题片中的细节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精彩的细节大到一个故事,一个片段,小到一个表情,一个画面。
1.从同期声中抓住细节表现人物
现代观众已不能满足“只见画面闻其声”的从头到尾仅仅充满解说词的电视专题片,更希望能从电视上欣赏到形形色色的真实声画世界。这就需要不仅记录下客观世界的完整图像,还必须同时嵌入现场感客观事实的音响――同期声。同期声就是画面里出现的人物语言、动物声音和环境音效,它们都能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和现场空间氛围。
2.从背景画面细节强化内容理解
所谓画面细节,是指在电视荧幕里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部分。社会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完整画面体现,往往是由许多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细节所组成的。细节画面在叙事、写人、描景、状物等各方面都有不同寻常的表现力。
许多细节会以背景交待的方式来表现,背景中的细节可以更生动的表现事件的发生以及人物性格的特点,增大观众收视的信息量。具体说来,背景交代是表现细节最有力的方式。对人物采访的镜头中,观众的视听重点会放在被采访人的言谈话语所设及的内容上。但对于背景细节的强化,更有助于言谈内容的理解。
电视专题片的制作,主要依靠细节决定,强调通过细节来表达情感,塑造人物。真实生动的细节是塑造人物性格特征、丰富情节主要因素、增强故事感染力和表现深度的重要手段。这些细微的生活情节,通过视觉形象细腻地表现和细节内涵的开发与展示,可以起到小中见大,以一敌十的重要表现作用,电视专题片有了细节才有了鲜活而又真实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