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军 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
当下,图书编校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图书编校人员的工作问题、出版社管理制度尚有漏洞以及出版社领导对员工工作不够重视三个方面,所以要提升图书编校质量,就必须对症下药,从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和管理层三个方面进行整顿。笔者拟根据上述思路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强调利润,不要质量
市场经济环境下,强调利润是没错的,但是如果一味的关注眼前利润而置未来工作发展于不顾,那就是因小失大的愚蠢行为。现在的图书编校人员中,有一部分正在干着这样的愚蠢之事,盲目追求利润而罔顾图书质量,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
2.得过且过,马马虎虎
图书编校人员每天面对大量的书刊文稿,工作自然辛苦,有些惰性较强的员工就会生出各种各样的“小聪明”以逃避繁重的工作,本着“只要能蒙混过关就赚了”的思想得过且过,编校图书时也马马虎虎,常出错误。
1.形式主义泛滥
出版社的某些管理制度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白纸黑字,并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所以这些制度就只能成为“形式”的存在,而无论是底层工作人员还是领导人员都不愿遵守它,则使得“形式主义”泛滥无禁。
2.图书的校勘出版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图书的校勘出版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但有些出版社没有本着为读者服务的态度,在图书的校勘出版过程中偷工减料,而这个过程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出版的图书质量越来越差。
1.图书质量没有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领导人员往往注重的是每位编辑出了多少书,利润是多少,却对图书质量并不关心,更没有把图书质量没有纳入绩效考核范围,这也诱发了很多的图书编校人员产生了求量不求质的工作坏习惯。
2.没有做好教育和宣传工作
除却不重视图书质量,有些领导还不重视工作教育和宣传,这就使得出版社的文化、道德、制度宣传成为了一句空话,大多数的教育口号对于基层员工来说太过陌生,以致于不想学习,不愿理解,久而久之,团队内部的凝聚力也会变小。
1.在求质的基础上求量
所谓“质量”,即在保质的基础上保量。现代图书编校人员每天虽面临着大量的期刊文稿,工作非常辛苦,但是仍旧要怀着一颗初来乍到之心,始终如一的坚持图书编校质量,同时,在面对利润诱惑时做到淡定淡然,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
2.深度落实“终身学习”制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图书编校人员也需要不断进步。“终身学习”制度旨在让工作人员在工作、闲暇时都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所以,出版社要积极倡导“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深度落实“终身学习”制度。
1.深度落实三审、三校和一读制度
三审、三校和一读制度是图书编校质量的最大保障,只有将此制度落实到每一名图书编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所以,出版者必须要将三审、三校和一读制度纳入出版社管理制度中,并提升其管理地位,并将之作为必须遵守的准则去坚持。
2.加强流程监管,为图书校勘出版确立制度保障
图书的校勘出版过程需要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加以管束和指导,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流程的可靠性,最终让出版的图书质量过关。所以出版社必须在流程之外设立单独的监管制度和部门,积极落实各项监察准则和工作规范,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障出版社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1.以身作则,关注工作质量
正所谓在其位当谋其政,身为出版社领导人员,处在重要的管理核心,首先要为下属人员做好榜样,从上至下,高度重视图书编校工作质量,积极寻找工作漏洞并及时弥补修正,其次是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思想,具备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并将之渗透到基层工作人员的心中。
2.加强对编校人员的责任感教育
编校人员只有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将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当成是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使命,才有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之事。身为领导,必须要关心下属的思想动向,积极开展责任感教育活动,以负责任的态度纠正原有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综上所述,提高图书编校人员的工作素质、不断完善出版社管理制度以及出版社领导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是针对图书编校质量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随着图书文化市场的不断壮大,图书编校工作需要适应新时代,实现新发展,解决现存的问题,就是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