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词语与古汉语词语教学初探

2019-03-22 15:29:58
成才 2019年6期
关键词:符合规范古汉语新词

一、网络新词与古汉语词的教学现状

语言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与人类生命一样,经历了孕育、成长、发展乃至衰亡的过程,语言发展的根本规律是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如今,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越来越多,网络新词的产生和使用便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现象。尤其,许多网络语言已经走进了小学生的生活,网络热词以其诙谐、幽默的特点已经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再加上小学生的心理、生理正处于发展快、不稳定的阶段,对新事物、新现象敏感,兴趣浓烈。他们认为使用新词语、流行语是一种前卫、时尚的标志,他们成了网络语言最忠实热烈的粉丝。

与此同时,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以及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相较“沉寂”的古汉语词汇教学也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古汉语词较生僻,读音复杂,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汇多,与现代汉语差异较大,学生觉得它难学难懂。再者,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仅凭学校课堂上机械性的诵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实不高。

平衡好网络新词与古汉语词汇的学习关系,解决学生对两种不同语言语境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热点和难点。为此,笔者尝试以自身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解决方法。

二、以教学方法化解矛盾

(一)网络词语的规范化教学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规范化、标准化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健康发展的标志。

网络语言之于传统的表达方式,简洁生动,传递迅速,能提高小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它又良莠不齐,有些甚至不符合规范,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如某些字母和谐音别字,要么没有确切的含义,要么属于临时假借,不能承受大量意义的重载。再如,学生在作文书写时不写“我”“我们”,而是用“偶”“偶们”,虽然读起来有些俏皮,但实际上不利于学生的写作规范化。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和提高阶段,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学生规范使用网络词语。

1.教师应主动知晓网络语言,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甄别,以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网络语言。教师要教会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雅,什么是粗俗。引导他们自愿地运用既具时代感又比较高雅且符合规范的网络词汇。

2.教师要对网络新词是否符合规范进行辨析,并明确告诉学生哪些常见新词符合规范,哪些不符合规范,哪些词语只能在平时谈话中和网络上使用,而不能用于书面。比如在让学生明晰“粉丝”这个词的含义之后,引导学生哪个词可以替换“粉丝”,如“崇拜者”。可以用带新义的网络新词“粉丝”,但目前不能用于书面,能否成为书面用语还要看它的发展情况。

网络新词,往往顺应社会的发展而产生,是具时代气息的产物,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剥夺学生使用这种鲜活语言的权利。当然,我们所提倡的进入课堂的是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语言。只要我们正确认识新词语,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就能够让孩子规范使用,受益良多。

(二)古汉语词语的传承化教学

文化都是有根基的,而中国文化的底蕴始于传统文化。几千年来文化寄寓在诗文、绘图、音乐、建筑等各领域之中,古代经史子集借助古代语言而留存、传承、发扬,不读古文就无法透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古代文化的智慧与价值不会随时光而消逝,而会愈发灿烂、历久弥新,传统的古汉语词汇教学的意义就在于斯。我们教者需要调动学生学习古汉语词的积极性,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去化解他们学习古汉语的畏难情绪。如:

1.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采取竞赛的方式推动常用词的学习。如在一段时间内指定学生阅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以此作为内容进行知识竞赛,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给学生讲解古汉语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每天定量积累、补学常用古汉语词汇,营造共学共记的学习氛围。

3.随文学词。在讲授文选的同时,结合具体章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如《景阳冈》一课,因对故事熟识,遇到不太明白的词句也能联系上下文情节理解出大致意思。

4.由于古语词汇的读音、内涵与当今的白话文存在很大差异,可借助有关联的成语进行联想式教学。如“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戟”与现今的成语“亡戟得矛”中的意思相同。“莫使金樽空对月”中的“樽”与成语“移樽就教”中的字义一样。汉语中有许多成语典故是从古汉语中继承来的,相反,我们也可以利用成语典故引导学生理解古汉语词汇。有的成语通过说明来历,讲清故事发生的过程,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等等。

5.从古今词汇意义的对比着手掌握古汉语词。如现代汉语中的“跑”“找”“过了一会儿”“正在”等词语,可对应古汉语中的“走”“求”“既而”“方”等词语。这种对照方法虽粗略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有趣的,也稍微能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

6.拓展古典名著的阅读,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知识或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对古汉语词的认识,增添学习的乐趣。如“掌柜”“郎中”“榜文”等词语,学生们早在古装电视剧中就已了解了。

王力先生说:“曾经有人希望在古代汉语教学上能有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门,这种钥匙是不存在的,但是掌握了常用词的常用意义却是掌握了所有主要的门户钥匙。”学习古汉语词汇,就是学生打开文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

(三)网络词语与古汉语词语的通融化教学

网络语言的便捷性以及古汉语隽永含蓄的特点,能否在彼此的教学上起促进作用呢?比如这些年流行的网络热词——“小伙伴”“且行且珍惜”“醉了”……从字面上,这些词语无需注释,学生们都能心领神会。那么诸如此类的词汇,用古汉语该如何表达,以这样一个切入点,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古汉语词汇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流动性。在教学某些生僻的古汉语词汇时,教师借助诙谐易懂的网络新词进行解说,既便于学生理解,又无形地将网络词汇诗意化。

综上所述,汉语词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教与学过程。不论是沉淀至今的古汉语词汇,还是新时代衍生出的网络新词,它们都是文化发展的必然性,而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传播它与守护它的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的高度上去学习词汇,去引导学生学习词汇,才是最理想的态度。

猜你喜欢
符合规范古汉语新词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工程质量安全手册(试行)(三十二)
四川建筑(2019年1期)2019-02-14 04:07:09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Review on the nanoparticle fluidiz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建筑施工图设计要点及设计中应避免的问题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
语言与翻译(2014年1期)2014-07-10 13:06:11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
语文知识(2014年12期)2014-02-28 22:01:18
古汉语中表反问的一组能愿动词
语文知识(2014年3期)2014-02-28 21:59:31
操作符合规范 工作才能安全
河南化工(2013年9期)2013-09-27 06: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