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常青团队最年长的美术教师,回顾近年来在朱公瑾名师工作室快乐而又难忘的问津求道,颇有感悟。
朱公瑾老师的成就和声誉在武汉市教育界是出了名的,能成为他的弟子是我们教育晚辈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在2015年变为现实,朱老师成为了常青教育集团特聘艺术专家。记得第一次的教研活动是2015年新学期开学的第二周,全体教师拜读了朱老师的“金粟计划”,也正是在这一次活动中,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位有着坚定理想与信念的优秀教师的身影。出一本诗词集、每月画2—3幅好画、每天看几页书……从教育教学到专业发展再到个人修养提升面面俱到,丰富而详细。满满当当的一年计划,对于这位一直坚守在美术高考一线的专家学者来说,他能有精力和时间完成吗?起初我们是既敬佩又疑惑的,然而一学期下来,一年下来,朱老师真的完成了他要做的每一件事情。他教导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立常志,而非常立志!四年来这一本本沉甸甸的诗集、画册、教材,是他立常志,坚定执着与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的最好诠释!他用他的言坊行表告诫年轻的我们:不要把常立志挂在嘴边,要坚定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立常志!日积月累,潜心钻研,做有理想有信念的教师。
朱老师特别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与培养。他要求我们美术团队的教师要能上一堂好课,能创作一幅好画,能写一篇美文。他说没有扎实的学识,就没有翅膀。教师要时时有一湾源源不断的活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多读书,读好书,勤创作,勤动笔,勤耕耘。四年来,常青团队的年轻教师们在朱老师名师工作室这个高平台里,通过同课异构、教材研讨、外出写生、版画学习与创作、专业讲座、观摩学习等各类学习活动,得到全面提升与锻炼,特别是作为基地校成员,我们比工作室的老师们有着更加得天独厚的学习机会,每周的教研活动,每一节课的研讨点评,都让大家进步的步伐又加快了一点!成长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深体会到“学而知不足”的道理。与朱老师与工作室团队相处的时间越久,我们越感到自身能力的不足,这也促使大家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的成长。
在跟随朱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教学的专业知识,更从他身上看到了什么是“人格魅力”,什么是“师德高尚”。他总是用低调做人和严谨治学的实际行动来诠释“为人师者要有大爱,为人师者要志存高远,为人师者要从心做起”的道理。“做事不怕吃苦,做人不怕吃亏”!他用言传身教,洗涤我们的心灵,教导我们与学生相处,与同事相处,要示范品质,弘扬美德,引领方向!
匆匆四年,常青团队跟随着朱老师的步伐,收获了“成长的智慧”“治学的智慧”,更收获了友谊和学习的快乐。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我们珍惜这四年的美好时光,珍惜与朱老师的深笃情谊。我们唯有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勤奋努力,才不辜负朱老师对我们常青树的深情厚谊。
学习与成长,我们将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