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
根据腾讯2018年一季报数据,微信WeChat 合并 MAU达到 10.4 亿,用户数据超过 2018年底我国7.88亿的手机网民数量。由于使用规模大、覆盖人群广,微信不仅是一款社交软件,在传统媒体、自媒体、企业中也被广泛应用,将微信变成了信息传播平台。各种信息在微信中进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即为微信谣言。截止2019年3月,微信官方程序“谣言过滤器”已鉴别1199965条谣言。在中山大学所发布的《微信“谣言”年度分析报告》中表明,微信谣言多选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内容,如社会问题、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等,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我国人口呈老龄化趋势,老年人口基数越来越大,加之互联网技术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网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7.88 亿,网民年龄结构中显示老年网民(60岁及以上)占总网民人数5.4%,相比于2017年互联网在老年人群中的渗透力逐渐增加。由于微信自身特征,在众多软件中脱颖而出,成为老年网民社交软件首选。但由于以下原因,老年网民成为了微信谣言的主要传播者与受害者。
美国社会学家奥尔波特与波斯特曼曾提出谣言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微信谣言常以夸张的标题、与人密切相关的内容让人关注到此条信息的重要性。微信作为网络社交软件,信息门槛低,信息的准确度缺乏保障,传播信息的模糊性强。并且相比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网民,老年网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对外界信息事物的了解渠道较窄,公众批判能力弱,更易相信在微信中所转发的谣言。
在传播学理论中,人际传播的动机可以分为实现自我认知、建立和谐关系、认识与控制周围环境、交流与获得人生经验、满足情感需求等。老年网民使用微信中与亲人朋友进行交流,转发各类微信推送正是为了满足情感需求、建立和谐关系;在微信中关注公众号,接受微信图文推送了解更多新鲜事,是为了认识周围环境。
相比于其他年龄阶段网民,老年网民在微信中社交范围集中在亲人、朋友、同事等熟人关系圈中,这种熟人关系间的传播可信度强,且互动频率高。在群体传播中的趋同心理影响下,老年人也希望与群体中多数保持一致,避免被孤立而遭到群体制裁,也促使微信谣言的传播,由于互动群体的特征,微信谣言的受众也呈现“老龄化”现象。
老年网民成为微信谣言的主要传播者与受害者与自身原因关系较大,子女应多引导老年人加强对微信等网络信息的辨识,提升自身判断能力。其次子女也应多陪伴老年人参与线下活动,多鼓励父母参与社区集体活动,如广场舞、围棋等,帮助老年人培养新的兴趣。
传播学家认为,在大众社会需求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认知的需求。政府相关部门、新闻媒体等机构,有责任针对老年群体的特征,采取适合老年人的信息传播方式,来开拓老年人的视野,加强老年人对于社会的认知。
作为在网络谣言中的传播媒介,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也应加强对信息的审核的与管理,对于故意传播谣言的组织、个人可以加大惩罚力度,严重者甚至可以采取永久性封停等措施,杜绝侥幸心理,一旦发现严惩不贷,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
谣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不同的特性,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手中都握着话筒,这给予现代人高度话语权,但也给谣言的蔓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老年网民首当其冲受到了微信谣言的影响,成为了主要的传播者与受害者。网络谣言的影响不可小视,如何正确引领新时代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也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