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广播电视中心荔城区记者站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已经成为当前一线媒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重要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强调媒体融合的重要意义,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纳入国家统一改革格局,部署融合建设的工作和时间。媒体融合成为媒体改革应遵循的基本方针。目前,媒体改革已经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为融合发展、创新创造铺垫了良好的条件。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在媒体改革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大重要的作用,故此也凸显其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实况,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义”、“县级融媒体发展中的问题”、“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有效策略”三个方面,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行粗浅探索。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宣传工作和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是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目的。实现两个巩固,首先必须守住舆论阵地,有阵无地,如何实现?例如: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的县级媒体,经过行业治理和整顿后,不具条件的媒体得以清理,县级媒体基本呈现“一台一组一站两微一端”状况,发展虽快,但由于“多而散、资源分散、内容不精准”等问题,宣传质量不高,效果不好。改变这种局面,就是要把县级媒体融合起来,建成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华、展形象”功能的现代化资讯中心,努力壮大宣传阵地,扩大传播渠道,才能以全新姿态占领舆论制高点,吸引更多的干部和群众前来关心国家大事,实现思想意识的高度统一,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
“基层网络传播过程中,县级融媒体起到了载体和媒介的作用”,其更加贴近群众。[1]保障党与政府的政令及时传向群众,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树立“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的思维,努力争取财力支持,积极建设先进技术平台,组建、培训好策采编发评团队,做好融媒体中心的运营策划。如原先县级媒体的状态,绝大部分徘徊在“内容重复、资源浪费、原创稀少、方式滞后、形式单一”的水平线。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后,要建立健全新机制,转变内容生产模式,改变业务生产流程,采取多种手法表达海量信息,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真正赢得互联网时代广大受众的认同喜爱,充分发挥出县级融媒体“接地气、聚民心”作用,确实达到“提高基层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最佳效果。
互联网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互联网一方面需要承担信息传播的任务,另一方面也具有电子商务、文化娱乐和社交的功能,其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和休闲的重要载体。那么,建成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载体呢?前面提到“建成一座高效传达党和国家政令、接地气、聚民心,具政务+新闻+服务职能的现代化资讯中心”。所谓现代化,就是基于互联网、基于新时代、基于老百姓需求的资讯中心。脱离这些原则,县级融媒体将重蹈覆辙、回到“作者就是读者”的老路。因此,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应积极整合政务资源和社会资源,根据人力财力物力精心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公共服务、政务服务和文化娱乐等功能的运营策划案。这样,充分发挥出县级融媒体“先进技术、内容为王”的优势和作用,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才能不断扩大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空间。
2018年以来,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迅速,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给后建者带来启示。但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不同,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层次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这也成为了限制融媒体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部分县级媒体并未充分意识到融媒体的积极作用,虽然遵照上级布置挂了牌,召集媒体宣布“融合”,集中办公等,但是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一项政治任务”。实质由于观念不转换,行动不努力,导致资金投入量较小、技术平台搭建不得力、资源整合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了将融媒体发展资金应用于传统媒体的问题,且由于其缺乏科学和统一的规划与领导,内容整合与平台联动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不足,信息共享效率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无法形成传播合力,不能体现和发挥出融媒体的优势作用。还有的前期对县级媒体融合很热情,也做出一定的融合运营方案。但在遭遇编制体制等融合难题时,不是迎难而上解决问题,而是就此撇下,推诿搪塞,从“多头管”变“无人管”,融媒体中心建设遭遇冷场......追根溯源,是对县级媒体的危机认识不足,忽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
融媒体建设中应以高质量的内容为核心,但是很多县级融媒体优质原创内容较少。如部分县级新闻网站中的内容均转载自传统媒体,原创的内容较少,部分县级融媒体在界面和用户体验以及内容的吸引力上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另外,融媒体建设中传播方式相对单一,信息传播的被动性较强,降低了平台的影响力和传播的广泛性。作者认为,破解这个局面,应高度重视以“内容为王”为融媒体中心灵魂,下苦功夫做好政务+新闻+服务,积极探索内容的原创、创新、创优、创造体制,创办有新意、有温度、有故事、有特色,本地人民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中心。运用融媒体“多元发布、全天滚动、多元覆盖”的优势,探索、建立一套符合融媒体运营规律、符合新时期广告和信息宣传规律的服务运营体系,创新性开展融媒体服务。
“目前,部分融媒体建设走进了误区,投入大量资金对原有采编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和空间平台建设,忽略了最重要的业务平台建设。”[2]业务生产中应具有图片处理、视频剪辑和数据可视化等多种技术手段,部分县级融媒体的运行机制、人员引进和培养制度建设中不够灵活,竞争力较低,无法吸引大量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故而在发展中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再者,县级融媒体建设中很多人员均为非专业的兼职人员,工作人员较为分散,专业能力较弱。作者认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创建之时,应该精心做好筹建方案,力争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实现体制编制的改革突破,得到人财物的支持保障,科学论证并设置有如“总编、副总编、信息汇聚、选题策划、采编记者、内容编辑、美工编辑、审核发布、信息反馈、技术保障、设备维护、辅助工”等岗位,开展岗前每个专业的培训,从而使策、采、编、发、评、技术支撑、维护维修等专业人才得到保障。
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重视发挥其在“执政兴国”中“一线指挥部”的不可忽略、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县级领导干部应自觉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全力支持,尽力协助。“同时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完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从而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方案,推动县级融媒体的建设与发展”。[3]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要以创新作为核心,以引导和服务群众为目标,加强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内容生产程序和传播方式,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结合,创建更广阔的工作平台,为资源共享创造有利条件。再者,还要冲破管理的界限和不同媒体形式的限制,高度重视县级媒体融合的效果,保证媒体融合的安全。且打破媒体机构之间的隔阂,采取开放的、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加强县级融媒体工作人员的互动与协作,提高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运营效率。
“没有优良的内容支撑,融媒体中心将沦为鸡肋。”[4]传统的媒体采用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且其功能缺乏多样性,已经无法充分满足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基于此,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过程中,需积极转变工作的理念和模式,不仅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丰富县级融媒体的服务功能,还需全面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把握群众实务的功能,从而为群众提供更大的便利,创建更多的便民项目,完善本地的电子商务、在线医疗、教育、文化活动等服务功能,进而不断优化服务水平,真正起到引导群众的作用。
人才对县级融媒体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制约作用,县级领导干部应当关注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吸引人才,使其投身于融媒体中心建设当中。此外,还需不断丰富人才引进的渠道,与上级部门和互联网企业形成合力,引进复合型人才。结合融媒体发展的基本要求科学确定人员编制,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优秀人才争当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领头羊,从而增强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全面调动融媒体中心专业人员的积极性。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应当充分结合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多个方面的条件,从而形成有特色的融媒体中心经营与管理模式。对于资金较多、技术较强、人才储备丰富的县,可采用自办模式,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从而形成融媒体中心,而条件相对较差的县则可采用合办模式,以此推动资源共享,数据互通和人才共用。
资金供应是约束融媒体发展的关键要素。对此,党政部门要加强资金投入,提高融媒体中心的“造血”功能,有效解决资金问题。在县级媒体融合中心建设中,要设立专项资金,确保融媒体中心运转得到充足的资金供应。同时,应将采编和经营分离开来,为融媒体中心造血创造条件,以此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综合实力。
“郡县治,天下安”。综上,县级媒体是党和政府传达政令,接地气、聚民心的前沿阵地;“融媒体中心是内容生产的神经中枢,是实现内容创新和造就全媒体创新人才的平台”,[5]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工具;是采集、聚合基层信息的最重要、最得力的枢纽,它的融合程度和信息质量,决定着我国新闻传播的整体质量。在媒体竞争多重挤压环境下,重视关心县级融媒体建设,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对推进县级融媒体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