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播电视台
在电视节目中,常有事件性、动态性、互动性的现场需要记者出镜完成报道。电视节目外景主持人“何时”在“何地”以“何种方式”完成采访报道关乎传播的效果,是值得研究的内容。
他们在镜头前通过连线的方式在采访地向演播室内的主持人或向收看节目的观众报告现场状况,向当事人提出观众想了解的问题,并找出答案,同时对所报道事实的准确性负责,要求出镜时语音语调恰当准确,评论客观公正。
现今在我国电视荧屏上,可以看到很多主持人在外经的报道和访谈,有的精彩细致,但是也有不少滥竽充数。简而言之,目前我国外景主持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对现场的判断能力;缺乏对现场的把握能力;缺乏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提问缺乏针对性”;倾听不足而自我表现有余。
当前,我国电视节目外景主持人面临着新的挑战:1.面临节目类型专业化趋势的挑战;2.面临节目语境国际化趋势的挑战;3.电视节目出镜记者面临节目传播网络化趋势的挑战。
《远方的家》栏目的外景主持人表现出了较为充分的创作前准备和较好的镜头前驾驭节目的能力。
《远方的家》节目组每一期都会到不同的地方去探寻当地的风土人情。在一期节目中,外景主持人承担着串接时空的功能,承担着整期节目“移步换景”的任务。时间上从清晨到傍晚,从进山到下山,从采摘到烹调,记者的每一段口播串接起了时间线;空间上,从一个地标到另一个地标记者的全程参与感受,即使观众没有能够亲自游览,却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在《远方的家》“一带一路”系列特别节目第二集“海定波宁,水韵宁波”中,外景主持人出现的第一幕是主持人谭文颖采访宁波大学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专题教授龚缨宴,两人在“千年基座、百年阁楼、古今交叠、中西合璧”的钟鼓楼下开启了节目的第一段访谈。外景主持人先是站在整体建筑外围距离30米的位置引导大家概览整座钟鼓楼外观的别致之处;随后,跟着主持人的脚步进入了钟鼓楼的里面,探究它的内部结构还有什么奇特之处,通过狭窄低矮的通道上至视野开阔的鼓楼看台上再到进入西洋钟内部,解读大钟从上世纪由上发条运转到现在由“大钟控制器”控制运转的变化历程;再之后,穿过钟鼓楼前面的仿古街道,就来到了江边。在船上、在港口码头,主持人均有以出镜报道来点明位置变换的部分。
外景主持人应该活在现场,表现节目的生气与活力。同样在《远方的家》“一带一路”特别节目第二集“海定波宁,水韵宁波”中,外景主持人描述运用“漆金木雕”技艺的戏台穹顶之时发出了感叹:“抬头看去,你既觉得它像一层比一层高的九重天,但同时又会觉得它像是大海上的一个漩涡,让人顿生敬畏。仔细一看,每一条的漩纹都像一条龙,龙头汇聚到中间,被围绕着中间的部分像是太阳”。这段话即兴发挥而就,体现了主持人智慧与文学素养。另外,受访者如果话语琐碎,出镜记者概括提炼总结,也有利于“点”出节目的主旨。
外景主持人报道表现了电视节目的现场真实性、内容同步性和事件外延感受。首先,报道与访谈来源于可视可听可感的现实场景或现实人物,可以加强所报道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其次,外景主持人可以通过报道与访谈展现当时当地的景况和情感。受众相当于随着外景主持人“一同”完成了一次“旅行”。外景主持人就是受众的同行者,一同欣赏美景,一同感受文化。第三,外景主持人不但报道事实,同时也可能有所评论。外景主持人评论传递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富有人情味,更易让受众产生亲近感。
真正出类拔萃的外景主持人是能用更好的方式表达出来。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背景下,外景主持人在镜头前的语言表达有其应当遵守的一般原则。
总而言之,自己感受到的,才是最踏实的,即是“实感”。合适的报道和采访一定是建立的真情实感的基础上。真诚是内心有着一种迫切与热望,是要坚守最初选择传媒专业及媒体从业的那份初心。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记者,也要多一些的热情与谦卑,不要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出镜记者对于现场的把控要做到“就认真,就不输”,对现场信息有孜孜以求的精神。
外景主持人访谈所获取与传播的信息应该是有效的。访谈内容的有效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信息要够广泛、够新鲜。其次,主持人应该能够挖掘信息的深度,要有一双“新闻眼”。总之,外景主持人要心存疑问,要不断抛给自己有价值的问题,并给予准确合理的解答,注意突出细节、还原事实、客观评述。
交流性原则意味着外景主持人的访谈应该以受众为中心,力求贴近受众,抵达受众。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无论访谈对象是虚拟对象(面对机器镜头进行口播)还是真实的人物,要有对象感,明确内容信息要传达给谁,我们在镜头前应该有怎样的语言样态和神态动作;2.在采访活动中要有距离感的把握,外景主持人应该给观众的理解和思索留下空间;3.外景主持人在采访活动中在情感上还要注意分寸感,要在采访过程中完成好双重身份的自如切换:“一个是个性的自己,一个是职业的自己”。追求记者的客观公正,讲求记者的情感控制,但不能容忍情感狭隘、冷漠自私,毫无对现场信息探知的热情,外景主持人要能针对不同的报道现场的环境氛围、不同的被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做出最合适的判断和选择,保有不同的风格。
穿越中华大地,反映百姓生活,这类节目中的报道就比较适宜外景主持人来完成,同时采用记者自己讲故事、解说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播出效果。创作依托于节目的类型和定位,这相当于是给定文体的一场创作,行文要在节目的背景和宗旨之下,合乎要求,才有可能有好的效果。因此,明确节目定位和类型,去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题材与内容极为重要。
外景主持人能否把握好时机进行出镜报道或完成采访、能否选取合适的出镜场所,是完成出镜创作的一道必答题。在外景采访时,外景主持人可以在不影响嘉宾或被采访对象的情况下,“看准时机进行采访”,以带给观众最鲜活的报道。至于记者现场出镜报道的场所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点:是否符合报道与采访内容,尽量做到“声画合一”——声音画面相辅相成;背景画面是否生动典型,具有吸引力;有没有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外景主持人的核心业务能力之一便是能否完成对正在发生的事的现场进行判断。不同于广义出镜记者所常要面对的新闻现场,在文化旅游类节目中较为紧迫的境况比较少。可需要做出现场判断与应变的情况却也不胜枚举。外景主持人切忌轻易放弃报道现场,留心转念一想,会是另辟蹊径的美。主持人作出合情合宜的应变措施,不要让现场陷入尴尬,不要因为和原先准备的不一样,就惊慌失措,表达受阻。出镜记者能拥有自如地表现,这全在于平日里的多加积累与勤于锻炼,十年磨一剑,这把利剑,是战场上用的,对于外景主持人,报道现场就是我们的战场。
首先,在访谈中应注意提问的角度。主持人能够判断场景,分清楚自己应有的角色,就比较容易做出正确的视角选择;或者多视角审视,全面把控。多视角的意义在于接纳、倾听、开放、包容。主持人向被采访对象提问时,要在前期做好功课,如有充足的时间和可能,要尽可能地去了解被采访人的背景、心理、性格,以提出较为有传播价值的问题。之所以要重视角度的选取,是因为除提出有传播价值的问题之外,应避免谈论涉及让被采访者难言、让采访气氛尴尬的话题。有深度怕触及雷区,易回答又怕流于粗浅。人文旅游类节目的外景主持人不同于时政新闻类的主持人,访谈与采访环境多数较为轻松,因此比起信息挖掘不到位更怕口水片儿汤话式的互动。语气词的过多加入一方面会使嘉宾发言的连贯性受阻甚至打断嘉宾思路,另一方面,也使得节目整体的流畅性受影响。
其次,外景主持人在访谈中应注意提问的方式。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人民的物质水平夯实了,精神水平提升了。从注重生理需求、过渡到更加注重安全需求、转变到开始加入社交需求,相较于物质匮乏时期当今时代的人们更加注重处于金字塔尖的尊重需求和自我超越需求。因而,在采访活动中的提问环节,出镜记者应尽可能将一个问题以交流对象更为舒适的接受方式提出。
有调查显示,在一个人表达的过程中,语言信息只占百分之七,而声调和面部表情所传递的信息却多达百分之九十三。这也就说明了,除了有声语言表达,外景主持人在现场的副语言也是很重要的信息载体。出镜记者的服饰衣着、站姿坐相、表情眼神、采访中的感情互动、情绪控制、待人接物等方面,都是主持人在现场应该注意的细节。实际上肢体语言有时候在采访中往往发挥着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总之,对于外景主持人要求相对其他岗位的记者来说要高一些,大部分记者做好信息采集、整理编辑即可,但外景主持人要有短时间内对信息的获取、筛选与整合的能力,并通过头脑过滤之后形成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出镜记者既应该思想取胜,又必须内容与形式兼备,才能真正赢得受众的认可和信任。
电视节目出镜记者是电视节目人格化传播的体现,出镜记者的访谈应该思维清晰、语言准确、逻辑严密,体现出主流价值观和思想理念。出镜记者的素质决定了节目水准和播出效果,所以,在现场报道及采访中,出镜记者充分激发自己的创作激情和才能。新时代出镜记者应该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秉持工匠精神,将真情与力量注入职业发展中。
出镜记者应该知道并能做到如何更好地讲故事,好的出镜记者对自己完成口播和采访环节是有思路的,思路的生发镶嵌于大的时代背景。声音是出镜记者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桥梁,时代赋予出镜记者新的使命。出镜记者应该拿好手中的话筒,用好自己的语言,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适时地出现在每一个需要出镜记者的地方,合宜地以职业标准、职业状态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