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中外电影史”教学探索

2019-03-22 14:31
传播与版权 2019年2期
关键词:电影史史学同学

冯 岭

(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56)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大众文化迅速壮大,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创作走向和审美风尚,引起广泛争议,但其对文化单一性和封闭性的突破,让人们接受了文化共享化、大众性和互动性等理念,从而实现了更为平等、民主的文化交流。这些理念对高校课程教学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作为影视文学方向专业基础课程的《中外电影史》教学也深受其润泽。在《中外电影史》教学中贯彻这些理念,确立新的史学观念,促进了电影史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在教学中,要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把“教师中心”转化为“学生中心”,改变过去由老师主导、学生比较被动的状况,逐步变为由学生从参与到主动投入,甚至主导,真正做到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分组协作与个体独立探究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做到这些,应发挥好老师的引导、提升、扩展、把关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这是“学生中心”教学理念能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一、确立新的史学观念,洞悉日益丰富的历史可能性

传统电影史学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教学中大多数是电影发生、流变的史料呈现与组织,遵循的往往是“时间——阐释”的表述策略,把凡是影响重大的电影发展史料都纳入电影史研究和教学的视野。如今,在当今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不能再拘泥于此,而是应该给学生确立自觉的开放的新的史学观念,电影史的发展不仅有考察艺术作品自身的规律性和时代性的艺术层面,还有社会文化层面、技术层面、经济层面等,如探讨电影创作与电影产业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等。应将这些层面打通,获取一种整体综合的立场,从而以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电影史上电影作品的艺术地位或重新界定其历史价值,或重新透视电影史上的一些电影文化现象,以寻求更加开放的历史意义。

正是这些新的电影史学观念和原则的重新确立,形成了许多专家学者在电影研究方面新的认知和新的观点。例如,李道新教授对电影研究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观点:“力图把主体间性和主体性放到历史的脉络中进行具体阐述,以在历史之中与跨文化交流的姿态,在历史的书写中定位主体性。”[1]“特别是对中国而言,电影呈现丰富的格局,已有自身的传统,电影史更有独特的脉络,尤其不能忽略它自身的主体性。”[2]这些公开发表的前沿性理论表述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使之形成自己的判断,最终形成学生个人独特的观点。

新的史学观念的形成,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能让他们在新的史学视野中进行电影史学习和研究,针对已有电影史研究中的诸多缺陷、电影史研究方法单一等现象,提出了各种质疑,探讨新的电影史的多种可能性,改变过去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方法。

二、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中外电影史》课程教学中,基于大众文化背景下共享和交流的要求,应鼓励师生互动,以“学生中心”为主轴,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解惑,在解惑中升华,培养了大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3]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最终只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和教学效能低下。对问题的不间断追索、批评和反思是问题意识的核心内涵。问题意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动力,会产生深刻且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不是被动地阅读一些似成定论的陈述内容,而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真正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增强来自通过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信心,从而培养自身创新思维的能力。那么,一方面,教师要在课前结合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好相关问题,课堂上巧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用引导思索的方法带领学生进行分享讨论。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问题,自我体察与反思,深化教学内容,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曾提出过此选题“商业效益和文化价值始终是难解的矛盾。试结合希区柯克的创作,讨论该如何平衡商业性和艺术性之间的矛盾?”此选题是以现场演说加上同学间的互动来完成的。这个话题学生既有兴趣,也有自己的见解。主讲学生脱稿发言,并发动自己同学参与讨论,参与者不是事先约定好的,而是随机点将。尽力展开广泛交流,考察问题是否具有可深入性,同时主持者再加以提升,将论题深度的挖掘。

总而言之,教学中教师常常多方面、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良好习惯。当然,无论问题是老师提出的还是学生提出的,都要给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和沉淀时间,这样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余地。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掌握电影史学精髓,也可以达成“如果说,对电影唯一准确的描述就是对其过去的总括(它的历史的全部),那么预测电影的未来趋向,必须根据电影历史的真知”[4]之史学诉求 。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上,围绕一定的中外电影史专题, 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今,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及声音等各种形式综合运用,立体呈现出来,是基本的教学要求,为的是做到图文并茂、绘声绘色,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满足学生系统学习的需要。除此之外,还应探索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教学体验,笔者曾作过以下相关尝试。

其一,任课老师应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进行引导,提供延伸阅读的参考资料,根据认知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对重要的历史人物、流派作适度的多向度延展讲述与阐释,并要求参加讨论的同学准备提出需要答疑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譬如,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为了真正掌握新现实主义导演及其代表作,还有他们作品的艺术成就。一学生上台做主持人,与另外扮演当今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的同学畅谈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电影有约”谈话性节目形式当着全班展开深度访谈,从而更好地“恢复”历史的“现场感”,兼用PPT展示知识要点和他们的观点,增强同学们学习电影史的兴趣。

其二,增强同学们的活动主导与策划能力,更有利于发挥同学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这种活动中表现自我,让学生们得到更全面的锻炼,不仅让学习更加有趣和有意义,还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例如,要求学生结合实例,论述学生所喜爱的一位美国导演的电影风格。他们自己策划,让自己一名同学担当主持人,介绍导演,并播放相关视频,接着采访扮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同学,饰演诺兰的同学自如地利用此导演的身份,畅谈他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其三,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借鉴学生已有的经验,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鼓励学生深入研究,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出自己的认识,发出自己的声音。例如,为了强化学生对蒙太奇相关知识的认识,针对选题运用了知识竞答加影视论坛混合方式。一名同学主持,并播放PPT,PPT上有她们设计的若干个有关蒙太奇的选择题,下面有几个同学竞相回答,其中一名同学分数最高取胜。通过独特的、有的放矢的问题设置和相关教学技巧,将相关的问题串联起来。此次活动不仅仅是普及对蒙太奇的基本知识,同时将知识引入深度思考。所以与通常知识竞答方式不同的是主持人还专题论述蒙太奇相关问题,改变仅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状态,超出了过去电影史模式或这样那样概念的限定,使模糊的认识明朗化。

其四,运用演讲方式,让学生自如地谈想法,谈观点。譬如,将20世纪20年代的商业狂潮和90年代市场逼迫导致的娱乐片创作现象相互比较,谈谈中国电影应如何把握艺术、市场和票房的关系。学生脱稿演讲论述,甚至有即兴发挥,阐述自己的思想,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和表达能力。联系讲授的问题, 除了渗透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外, 还尽力找出其中的矛盾,对同样影响电影史发展的商业导演和电影史上的商业传统,以及中国电影如今欣欣向荣的产业化大势进行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四、让学生对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及“创新点”有所了解

应该说,教师首先要能准确把握好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应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有专业性的学术探索,及时吸收前沿信息,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不可否认,教师本身的科研素质和思维方法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学生。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是成功教学的学术基础,教师如果把自己进行研究工作的经验以及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观念、意识与方法渗透到教学中, 既可以提供多样的思想来源,满足学生丰富的学习需求,又可以让学生的创新、发现和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增强对学科的洞察力。

反之,在教学中发现课题,以课题带动科研,在科研中深化教学,改变电影史研究的思维定势和传统视域,使自身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不断提升。

还需要强调的是,依据相关知识和研究方法经常开展相关科研活动,真正熟练地做到理论运用于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对实际影视作品的认知中去,为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创作开拓新的领域。

同时,利用网络和期刊杂志,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将最新的创作动态、影视信息及时地介绍给学生,如各大电影节的作品推介、获奖及相关评论,互联网与最新影片的评介、纪录片热潮中所包含的浓厚的时代气息与文化趣味,以及数字技术与当前电影创作的关系……,都可以成为课堂上探讨的话题。增加课程的信息量和学术含量,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合理地提出问题,准确地诠释问题,实现教学目标的动态性转变。

五、结语

电影艺术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作为面向理论言说的电影史教学也同样摆脱不了文化的影响和反作用。作为民众自己的大众文化,在21世纪将会更加凸显其人文精神和人的主体作用。这种精神必然会促进其电影史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变革。从过去以老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了学生的素质发展,提高学生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虽然会产生不少新的困惑和矛盾,但必然会强化学生的史学思路,对电影史的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的摸索,最终增强学生的文化功力和艺术领悟力,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对电影史学习和研究的知识增长与思维转换。同时,对《中外电影史》教学的方式方法展开的调研和探索,可从中发掘出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内容,不过教学实践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加以完善,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以丰富和充实电影史课程的内涵和形式,以期对中国高等文学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技巧有更深的认知。

猜你喜欢
电影史史学同学
从印度歌舞电影看中国歌舞电影创作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对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思考
从法国电影史的发展看“作家电影”流派的意义与影响
电影史研究 主持人寄语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
当代史学的转向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史学研究纵横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