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彬
笔者现今在重庆一所高校教授美术学课程,拟对于教学中发现的几点问题做些浅显的总结,希望对于改进教学、提升美术教育水平有所帮助。
(一)大多数学生对于美术史和当下艺术发展现状缺乏了解和兴趣。对于创作题材和表达形式也只是处于自发状态,大多直白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对于作品的形式感和自己的艺术观念缺乏思考和系统的表达。更没有对自己以后的艺术发展道路有过思考和规划。如果不对美术史有精细的研究就不会知道前人们都做过什么,更不会从前人的身上学到优秀的品质和艺术造诣。理论和实践都要做到一定的量才有可能对学生们有所帮助。
(二)作品缺乏学术高度。学生的作品应该有一定的学术高度,而不能像老年大学里初学绘画的老年人们一样照葫芦画瓢,这就需要在对美术史和当今艺术发展很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该做什么样的作品,怎样的作品才会对社会有益以及彰显个人的意志和价值。
(一)美术作品是以物质为载体的,对于材料的要求以及整个绘画制作过程都应该也必须采取高标准。廉价的材质很难产生高价值的作品。比如像画框做工粗糙,画布在绷上画框之后必然会受到影响,从而也影响到绘画质量。画布质量低劣,绘画时的手感会很差,保存也难长久,搬运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损伤,更会影响到藏家的收藏。学生们对画材和作品缺乏尊重和爱护,很多绷紧的画布由于保存不善被其他杂物挤压变形甚至捅破,对于自己作品的保护也缺乏尊重和保护意识,在没一个学期之后很多画都被当作垃圾扔掉。在整个作画过程中更是缺乏精工制作的精神,绝大部分学生只是把整个课程当成一个过程走完,有一个学分能顺利毕业以谋得一份工作就行,而从来没想过怎么做事、做作品,相信这样的态度即使他们以后参加工作了也难以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尤其是相当一部分从事了教师工作,自己都没有一种对品质完美的追求怎能教好学生。
(二)教育的本质在于身教而非言教。对于整个绘画过程来说是个修行的过程、追求完美的过程、穷尽在自己的能力将作品做到极致的过程,这是一种精神。笔者在中央美术学院读本科的时候周末都会和同学们凑钱请模特加班画课堂作业,而现在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会在周末请模特继续画课堂写生的,如果教师硬性要求她们周末来写生,即使是学校报销模特费用她们依然会抱怨甚至找各种借口推诿拒绝来上课。但是作品最后的面貌会一览无余地诉说着每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做艺术的是个善于思考的人,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高素质的人。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想只能生产一批又一批会画点画的平庸的学生。尤其是师范类毕业生,他们面临着走向中小学教师的岗位,可想而知这样的毕业生能教出怎样的课程,又将对中小学的学生们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缺乏文化知识素养。油画和水彩诞生于欧洲,人们对西洋画的学习和研究应该基于整个欧洲的历史和文化,而不是简单地给学生照搬西洋画的绘画材料和步骤。如果只是模仿西洋画的绘画过程和材料无异于清朝的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学习洋人的造枪、造炮技术而忽略或故意忽略先进社会体制层面的原因。
(二)教师和社会大环境普遍缺乏对学生的启蒙影响。启蒙的过程不是一方对另一方居高临下的说教,应该是在研究客观世界的基础上与对方平等的讨论,这样的讨论在很多高校的美术课堂上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几乎全部是技法内容,这和民间传统手艺作坊制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放眼国际社会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我国在很多领域已然落后了很多,而且这种差距正在进一步扩大。知识分子作为21世纪的普通公民应该具备独立思考、思想自由的意识。个人素质的提升绝不仅仅是在外貌衣着等外在妆容可达到的。现实世界里有很多素质很低的人拥有着巨额财富或者身居高位,也可能在这样的一个国度里表现出高素质或者特立独行反而会被嘲笑或者招来麻烦,但是即使环境不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人们也应该用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学养,并将这一切融入自己的言行和作品。未来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比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整体国民素质的比拼。罗马俱乐部总裁雷列奥·佩西在他的《未来一百年》中提到:“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提示未来,这一点必须首肯”。个人素质分为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先天的因素人们左右不了,比如智商、性格等,本文着重强调后天素质的培养和对美术教学的影响。陈独秀号召青年要“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他向当时社会提出独立人格,首当其冲的就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决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者之一,也是一百多年前出生的人,作为后人人们对很多当下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堪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集体意识完全高于个人意识,若是个人穿着打扮和行为有点特立独行就会被认为是怪人或者给以鄙夷的眼光或者成为非议的人。使得普通民众的观念和行为受到压抑,个性萎缩,背后对别人的议论和害怕被别人议论也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观念也在切实影响着学生。“个性解放”是个很幽默的名词,人性本来是不需要解放,生来就是自由的,只需要被引导和完善,只有被禁锢了的个性才需要被解放。倡导个性并非鼓励学生们傲慢无礼任意乖张,或者通过穿着奇装异服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应该具有独立精神和思想自由。孔夫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大概也包含这个意思。如果思想意识平庸又不学习新的理念势必不能做出有创造力的作品。如果再缺乏精益求精的做工和韧劲,那么不要说艺术家就连工匠都不如了,更不要说实现自我,失去了求学的意义,当然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教师。教师如果没有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和创作状态学生也不会受到积极的影响,这无疑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更高了。自由是天赋的权利,没有自由就谈不上创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受各种政治运动和“左”的思潮的影响,自由更是被禁止提及的腐化堕落的资本主义的象征名词。独立人格、思想自由更是从清华校训中挖去,清华校训也成了被阉割的校训。
(三)缺乏阅读习惯,文学素养低。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曾说过:“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言语无味。”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随时随地提升自己,读书、读好书自然是一种极佳的手段。虽然互联网和多媒体日渐发达,电视、电影也具备了一些读书的功能,但是由于影视行业里娱乐成分较多还不能完全替代读书的作业,且因为传播的方式不同,对于文学作品来讲,有些文字之美也不是镜头和蒙太奇可以表达的。读书不该是无聊时候的一种消遣方式,而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作为艺术家没有大量的优秀的精神食粮是难以创作出好的作品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最起码的对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什么样的艺术家生产了什么样的艺术作品应该有个大概了解,在创作自己作品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避免闭门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