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关系研究

2019-03-22 12:37:58秦蔚蔚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期
关键词:价值观政治思想

秦蔚蔚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1000)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创新驱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不同时代有其特殊的主题,在知识传授上,尤其是高等教育逐渐呈现方式更新,观念转变,管理变革,人才培养转变的新挑战。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在高等教育上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创新性不足,没有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毕业就业失业问题突出,如何能够从教育层面增强国民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关乎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稳定发展的问题。作为新的教育理念体制,创新创业教育应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代背景相融合,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新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在目标内容上相辅相成,能够作为价值引领,进一步丰富学科体系。

1 概念解析及理论基础

1.1 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解析

从创新角度来看,是以新的生产要素和质量条件融合的生产体系,包括新产品开发,生产方法的使用,新市场获得原材料来源,实现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包括技术模式,组织,供应链等方面非技术层面上的创新。相比传统的教育来看,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能够提供人们辨别技能,具备一定的自我评估,洞察力技能,包括机会,资源整合,同时还包括商业管理中的教育,是基于希望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基于现有的国情对创新和创业教育进行整合。

1.2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解析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随社会发展在内涵上也实现了不断地深化,整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群体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能够对其他成员施加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时,成为符合社会所需求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以下特点:首先是政治性,社会性质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服务于社会,政治性是其基本特征。其次是实践性,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形式,无论从出发点和落脚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最终都应当回归于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将其作为价值衡量标准。最后是针对性,是指参与主体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使其能够乐于接受并主动参与。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

首先从人全面发展角度来看,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当建立在对人类历史发展深刻认识的前提下,认为人是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本质。全面发展是从个体到社会性,从身体到精神上得到充分发展,发展程度起决定性作用是社会条件。创新创业教育是指教育对象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下,能够使个体存在差异并实现全面发展,结合自身特点获得相对好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角度来看,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其核心问题,能够反映个人价值观。价值观也被称为是价值观念,使基于人思维上做出认知,理解,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从青年职业选择上来看,马克思对其详细阐述了职业目标发展,选择等方面的态度,指出高尚职业的作用,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立场。

2 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引领

2.1 创新创业教育中价值缺失的主要表现

首先,过度强调个人发展价值,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从创新创业目标方面主要是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基本指向。然而,自实际开展中,并没有关注个体现实外的目标培养,缺少综合素质得提升,片面强调了尊重个体,满足需求而导致一些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极端滋长,使社会出现了价值观空场问题,强调个人创业目标,而忽视了社会政治理想抱负,使创业在发展中背离了社会主流,因此急需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创新创业引导过程中没有关注个体情感,导致个体在探索中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没有对错误的价值观进行干预。其次,过度强调知识技能运用。当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丰富人们日常生活,使我们的价值和选择得到了更新、碰撞,随之而来也会引起很多问题。从目前教育来看,应试教育使学生具备独立精神,分数论的体制将学生变为考试机器,忽视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自信心,道德等方面的培养,而仅限于考试范围,使学生失去自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无法在创新创业上形成正确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被动化,功利化,消极化。

2.2 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引领的实质

党的十九大提出应当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落脚点,重视教育引导。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成败,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上应当与国家意识形态相符合。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能够体现政治方向性,这也是将创新创业融入时代主题的必经之路。对于高校来说,应当将创新创业引入课堂日常、文化活动、网络等多种教育载体中,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渗透,能够为学生注入精神动力。优化创新创业运行。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价值引导时需要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形成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要求,通过不同的模式,采取个性化的施加引导实现受教育者创新意识,能力的提升,然而这一过程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并且学校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需要主动参与。从个体角度来看,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当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目标,并能够实现有效的价值目标,创新创业能够激发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在欲望追求时产生动力,不断使人进取,在社会价值方面能够提升人力资本,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完成选择,并能够选择与社会观念创新思想等方面相符合的职业,形成服务观念,培养高尚情操。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将社会责任转为巨大动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化解社会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3 创新创业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贡献

能够实现多学科交叉。创新创业教育是综合管理学科的重要教育,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从管理事业填补实践运行的空白。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实践上的活动,管理学注重技术问题解决,主要通过多种素材融合实现预期目标。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充实管理活动,相比于普通的课堂活动来说更加注重现实社会实践。其最终教育目标是能够为实现管理活动指明方向。管理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能够为其提供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实现资源最大化产出,减少资源消耗浪费,能够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能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建构

4.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建构的原则

首先,应当使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从创新创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来看,实质上就是要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发展,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将其思维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上。大学生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之后,能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工作绩效,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技能和劳动能力,创造性完成社会生产实践。其次,能够遵循教育规律以及主流价值观。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具有规律性,且不被人的意志所影响,这是同其他社会现象存在矛盾和联系的问题,能够反映教育同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教育是把人作为教育活动出发点,能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通过知识传授,人性指导,使其能够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思考,获取全面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实质上就是要遵循其运行机制,特征以及生存规律,学生成长取决于教育系统面向信息输出和流动的情况。除此之外,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还需要确保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的主流价值观,能够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需要坚持思想和实际问题解决的统一性。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融合,实现方针政策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途径。

4.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建构的运行体系

突出重点,合理布局。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作为指导,这是实施成功的关键。应当准确把握教学理念,对于双向构建理念进行研究,能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符合教学规律的新型教学理念。其次,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协同共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能够指导并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对于高校来说,应当遵循全面性,实践性原则,不断改革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引导教学改革能够将思想政治和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中,使两者与第二课堂专业教育融合,切实融入人才培养中,实现学生思想政治创新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为目标,开展双向建构教育提供途径。优化配置,及时进行课堂反馈,需要适当投入经费保证,这是确保开展双向构建的重点。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激励的政策指导,是高校实施管理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构建双向催化剂。

5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建构的实际运行

我们以某大学为例,近年来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也很暴露了很多问题,通过实证调查,我们发现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增强其学生的创业意向,然而整体上学生对于创业教育认知度不高,课程普及度存在局限性,受到多种因影响,接受创新创业课程学生比较少,总体创业意向较低,同时参与创业孵化程度低,创业实践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不高,大家即便尝试然而并没有树立长远发展目标,也没有做好实现目标的准备。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从政治理论课堂到日常教育相对比较完善,学生普遍能够接受教育内容载体,而且在参与程度上高于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存在内容丰富,模式创新,队伍建设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建构,我们可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要求和教学目标,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课程体系,进一步能够使创新创业讲政治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强化实践教学,推动行业协同育人,提升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6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滞后,基于新形势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了很多问题,而只有实现两者的双向建构,才可以完成最终的教育目标和效果。

猜你喜欢
价值观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