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之“测试化验加工费”在高校内部的使用与管理实践
——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

2019-03-22 10:59杨兆中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加工费石油大学化验

□吴 优 何 苏 杨兆中

一、问题的提出

(一)“测试化验加工费”的使用成难题。纵向科研项目直接经费的“测试化验加工费”指:项目(课题)实施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包括承担单位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的检验、测试、设计、化验、加工及分析等费用[1]。意味着测试化验加工费的使用包含:一、承担单位不具备测试化验加工能力的,通过支付给外单位完成;二、承担单位具备测试化验加工能力的,通过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完成。对于一般高校而言,不具备加工能力,而具备检验、测试、设计、化验分析能力,但缺少内部独立经济核算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属于此类高校。长期以来,西南石油大学科研项目的“测试化验加工费”都通过外协完成,由于研究经费数额不大,研究工作进展顺利。自2008年国家实行“油气开发重大专项”,学校承担了大量的重大专项子课题,科研经费激增,加之课题牵头单位将课题的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测试化验加工费”拨付到校,经费结构极不合理,造成测试化验加工费的执行严重滞后,直接影响课题的完成质量。为了完成经费执行任务,2008~2013年,项目负责人采取“测试化验加工费”在校内完成相关测试工作,再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通过税务局开具“测试化验加工费”的发票。整个过程缺乏真实性的同时,违背了经费使用的“三性”原则,更滋生了科研腐败现象。

(二)高校科研基地存量满足测试需求。目前我国高校已建有相当数量的政府批建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建有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平台、实验室、联盟)60余个(含合作),共有各种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58万台(套、件),总价值4.42亿元。能满足油气勘探、开发、石油化工、机电、材料等科学研究需求。为落实学校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求,2013年特制定西南石油大学校内测试分析费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二、校内常规性测试分析费使用、探索、实践

(一)校内常规性测试分析费定义。校内测试分析费是指我校师生为完成学校承担的纵、横向科技项目(或开展其他科技工作,以下简称依托项目),除使用大型仪器设备(若使用大型仪器设备,按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外,申请校内通过资格审查认证的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含重点实验室、研究室、研究院、中心等,以下统称实验室)开展测试、化验、检验、分析,专用软件开发、研制、检测,加工及数据处理等(简称校内测试分析),由科研处审定后,从依托项目测试化验加工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等预算经费支出并实行校内转账的科技经费。校内测试分析费的管理及使用等相关事宜由科研处牵头,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财务处、学院(研究院、南充校区等,以下统称学院)、实验室及项目负责人等共同实施。

(二)实验室开展校内常规性测试分析资格申请、审查和认证。拟开展校内测试分析的实验室必须是政府批建的省厅级以上的科研基地(平台、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向科研处提交《西南石油大学XXX实验室开展校内测试分析申请》,申请明确实验室的科技人员,实验人员,实验设备及价值,具备开展哪些“测试、化验、检验、分析,专用软件开发、研制、检测,加工及数据处理”等校内测试分析能力,收费标准等。科研处组织专家组会议对其人员、条件、收费标准等进行资格审查认证。如果实验室开展校内常规性测试分析范围扩大,须重新向科研处提交申请。通过资格审查认证的实验室,学校赋予其开展校内测试分析相对独立的内部财务结算权,并建立校统一财务账号。

(三)测试分析和校内转账管理。项目负责人按照依托项目测试化验加工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等预算向科研处提交《西南石油大学校内测试分析申请书》,申请写明依托项目、研究内容、开展分析测试的中心、开展的研究内容,出资科目(“测试化验加工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支出金额等,并附校内测试分析费预算明细表(测试分析内容、执行标准、测试条件、数量单价、预算金额)。申请必须由项目负责人签字、所在学院盖章生效。科研处对《申请书》进行审核批准后,由实验室依据该申请书完成校内测试分析任务后,提交:第一,“西南石油大学XXX实验室校内测试分析原始记录及收费台账”,台账明确时间、地点、测试分析人员(本人签字)、测试分析内容、工作量(实物、时间等)及其他、收费台账(必须与实验室收费标准对应)、台账原则上须详细记录到每天、每次测试分析(超过1个月的,可每2~3天记录一次)。经实验室负责人签字后生效。第二,“西南石油大学校内测试分析报告”,报告包含:一是开展校内测试分析的依据完成的校内测试分析内容(性能、指标、图表);二是完成的实物工作量、校内测试分析决算明细表(测试分析内容、执行标准、测试条件、数量单价、预算金额),经实验室负责人签字后生效。由依托项目所在学院组织技术、财务、管理专家组(5人,非项目组成员、实验室人员,技术专家应不少于3人)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意见(须组长签字,附专家组签字名单)。验收合格后,依托项目负责人凭所有申请材料(1套,同时应自留1套)到科研处开具《西南石油大学校内测试分析转账通知单》交财务处从依托项目测试化验加工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等预算经费支出科目一次性转拨校内测试分析费到实验室校统一财务账号。

(四)校内常规性测试分析费的管理和使用。第一,总额的5%为学校间接成本费,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第二,总额的3%为实验室所在学院组织校内测试分析的间接成本、相关人员费及绩效支出等。第三,总额的92%为实验室开展校内测试分析收入,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财务处、学院和实验室(指定专人)统筹管理。具体使用办法按照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相关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五)经费的监督审计。实验室收取校内测试分析费及其使用情况接受有关部门及学校的监督、检查和审计。项目负责人或实验室弄虚作假,不符合规定申请校内常规性测试分析及转账或其它不规范行为引发的违纪违法问题,由当事人承担相关责任。

三、管理成效分析

“十二五”期间,学校完成了1.7亿元的校内分析测试转账业务,全部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办公室的审计。科研经费的使用更合理,符合经费使用“三原则”,极大地遏制了科研经费的腐败问题。

自学校出台了《校内测试分析费管理实施细则》,解决了大额经费使用的问题,使得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数和科研经费大幅增加,“十三五”前3年已签订项数127项,合同经费2.6亿元,比“十二五”5年期间分别增加14%和30%。

管理办法运行至今已5年有余,学校实现了科研平台对外开放、资源共享的同时,使33个科研基地、平台“相对实体化”。“校内分析测试费”广泛用于实验室的建设,使得实验室的分析测试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科研,达到良性循环,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条件保障,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产出,科研基地的人才培养功能显现、对外开放及其承担科研任务的实力和水平大幅度提升,为2016年9月,“工程学”、“化学”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11月,“工程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助一臂之力。

猜你喜欢
加工费石油大学化验
踔厉奋发的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地质化学化验的误差及成因分析
砥砺奋进中的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铁矿石化验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铁矿石粒度与化验环节的关系探讨